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家庭、对儿子傅聪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成才、如何为国争光的问题。B美国作家夏洛蒂的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愿与人格独立的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历程。C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鲁直率,爱憎分明。D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土林的“群丑图”,展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2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朝花夕拾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B朝花夕拾是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作品,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C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D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如无常,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C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如诸葛亮的诫子书。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从来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hung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钟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f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辉hung(_)条f(_)迸溅(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的写法是“_”。(3)“端”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发端”的“端”意思应为(_)。(只填序号)A正,不歪斜B正派,正直C事物的一头D用手很平正的拿(4)本段文字,作者使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大师治学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着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金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来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使加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及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5 . 本文第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描写_、描写。6 . 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7 . 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浸透着林语堂怎样强烈的情感?8 . 阅读以下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请你谈谈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繻动,觉得很快乐。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阅读世上最温暖的花,完成小题。世上最温暖的花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摘自思维与智慧)9 . 下列词语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气息B棉衣C翻晒D秋阳10 . 结合文意,写出第段加点词语“有了着落”的含义。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11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进行赏析。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12 . 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世上最温暖的花”的含义。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 .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小大之狱狱: (2)吾妻之美我者美:(3)望其旗靡靡: (4) 闻寡人之耳者闻:14 .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属予作文以记之B皆朝于齐于是入朝见威王C一鼓作气而或长烟一空D望其旗靡,故逐之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15 . 以下选项对于原文划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小的信用不能被神灵所信服。理解:这是曹刿和庄公关于治理国家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会减弱;第三次就穷尽了。理解:这句话强调了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如今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一鼓作气”来形容做事时要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C王之蔽甚矣。翻译: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理解:这是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的结论,以此来讽谏齐王。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翻译: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觉得徐公不如自己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理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邹忌对自己的形貌非常满意,有自恋倾向。16 . 曹刿和邹忌的劝诫都是成功的。曹刿入朝见国君,以“_”引导国君一步步思考,逐渐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邹忌则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国君形象地认识到_的重要性。(第一空用原文,第二空用自己的话。)五、句子默写17 . 填空。(1)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目的:_,_。(孙权劝学)(3)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4)自古逢秋悲寂寥,_。(刘禹锡秋词)(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_,_,_,_。(口技)(6)长歌行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是:_,_。(7)核舟记第一段最能反映王叔远构思精巧的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8 .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19 . 下面是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七、名著阅读20 . 下列对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B西游记中与猪八戒有关的故事情节有:高老庄招亲、乌鸡国救主、四圣试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