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_第1页
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_第2页
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_第3页
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_第4页
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摘要】目的:综合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医院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360例综合治疗后的中低复发率的乳腺癌患者,随访24个月。随访者分为两组:传统的医院内随访(咨询、临床检查、超声、钼靶检查或MIR)和电话随访(远程会诊、超声或钼靶)。检测的内容包括:精神症状发病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一般健康问卷)、患者对疾病信息的需求、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被要求进行的临床研究、疾病复发的检测时间。结果:与传统随访患者相比,电话随访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来医院检查的时间37131d,中位数60.5d,后者10152d,中位数39.0d(P=0.228)。结论:电话随访能减轻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的压力,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于中低复发率的患者以及距离遥远和行动不便的患者,这有利于减轻医院的工作负担。【关键词】乳腺癌;医院随访;电话随访传统的医院内随诊、常规钼靶和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癌是否复发和转移的主要随访手段1。虽然上述手段不一定提高所有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但这种监护形式可提高患者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2。乳腺癌局部复发是常被偶然发现的,而且多数复发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规超声和钼靶检查可能会发现多数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因此,通过临床检查随访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复发是有意义的3。另外,随访能使乳腺癌患者有机会获得该疾病的信息,并能得到精神和心理方面上的需要4。在我国,连续的随诊主要在医院进行的,但医院内随访存在许多缺点,特别对遥远的地区的患者,他们到医院不方便,既费时间,又浪费钱财。如果能使随诊由医院随诊转为电话随诊,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服务,医院的工作压力可以减轻。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从2006年开始接受乳腺癌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通过建立有组织的干预策略来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360例患者,他们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青岛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青岛海慈医院普外科。患者完成了初期治疗(手术,放疗,化疗)。所有肿瘤属低、中度复发率特点,所有患者的预后指数1.2方法同意进入研究小组的患者随即分为医院随诊组或电话随诊组。每一名到医院随诊的患者约有10min的咨询时间,由2名专门培训的护士随诊这些患者。咨询内容包括咨询、临床检查、钼靶及超声检查。所有的电话预约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进行登记。每一个电话随访的患者有20min的时间,10min进行咨询,10min了解咨询结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电话预约随访的患者都接触相同的专业护士。电话咨询内容涉及:乳腺癌的治疗及其副作用、基因的危险性、性问题、自我保健、常规要求患者进行超声和钼靶检查。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和各种因素相关性比较采用字2检验或秩和检验,P2结果2.1一般随访调查从2006年3月-2008年2月征集患者,2009年4月资料收集结束。研究小组的患者在小组中平均24个月(243个月),大多数满足试验标准的患者同意加入该实验(225/360,62.5%),135例拒绝参加该实验的患者提供了家族的人口情况、治疗信息和拒绝理由,一些家庭成员不喜欢他们的家人或亲戚参入这个活动。参入试验者被随机分为医院随诊组(172例,48%)和电话咨询组(188例,52%)。在试验开始时,两个实验组在人口情况及疾病临床特征方面极其相似。从试验开始,参入者的平均时间为20个月,63%的参入者持续参加24个月或少一些。拒绝参加试验的患者主要有下列因素:地点、社交背景及患者社会身份。80%来自乳腺专科医院的患者愿意参入这项活动,而在笔者所在市综合医院,63%的患者愿意参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1,df=1,P=0.025)。职业女性较农村患者更愿意参入(字2=15.77,df=8,P=0.046),随访312个月的患者(61.4%)比咨询6个月的患者(58.1%,字2=7.66,df=2,P=0.022)容易参入活动。问卷资料反馈的比例在试验中期较低,对于一些参入者,只有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得到问卷资料,来自笔者所在医院乳腺中心的6例患者和来自区综合医院的18例患者没有反馈任何问卷资料。那些在试验结束时的参入者,在试验初期较短的诊断时间(中位数18个月)至少参加1次随诊后退出的试验者的时间较长(中位数25.5个月)(秩和检验U=5902.5,P=0.019),在试验初期,从治疗后到第一次随诊的时间较短(1525个月,U=6046.0,P=0.033)(资料没有显示)。2.2精神疾病发病率调查虽然平均得分在电话咨询组相对较低,但通过意向治疗分析发现,电话咨询和医院咨询在试验初(12.62.8)分vs(14.63.1)分、中(19.23.4)分vs(28.27.4)分和结束(14.23.0)分vs(19.54.6)分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无明显改变。2.3信息需求调查表1清楚地说明了两组患者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在试验初期,多数人咨询有关基因的危险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有关性的问题咨询较少。在两个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需要的信息逐渐减少,除了与性有关的信息外,在试验中期,两组对信息的需求无明显的不同。在试验后期,基因危险性的信息的需求最多。2.4满意程度调查在试验初期,两组患者对获得信息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表2),但在试验中期和后期,电话随访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医院随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6肿瘤复发在试验期间,两组共发现17例(5%)乳腺癌患者复发(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9例),其中,医院随诊组6例(青医附院1例,其他医院5例),电话随诊组11例(青医附院1例,其他医院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33,df=1,P=0.250)。医院随诊组发现复发的时间37131d,平均为60.5d,电话随诊组为10152d,平均3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U=21.0,P=0.228)。3讨论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型肿瘤,它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病期长,潜在复发的时间也长,短的术后数月就复发,长的术后数年,甚至十年后复发的也屡见不鲜5。预后好,即使复发了,经过再治疗,还可再次根治,或者长期带瘤生存。正因为有这两个特点,乳腺癌患者首诊治疗后,必须坚持长期随访。在我国,连续的随诊主要在医院进行的,但医院内随访存在许多缺点,特别对遥远的地区的患者,他们到医院不方便,既费时间,又浪费钱财。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从2006年开始接受乳腺癌患者电话随访。2006年前,笔者所在中心乳腺科的门诊量是150200例,而术后乳腺癌患者只有510例,极少数的乳癌术后患者与其他患者混合在一起,增加了这些患者的看病难度,许多患者在第一天可能挂不上号,也可能做不上检查,增加了这些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我们对两种随诊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医院随诊和电话随诊评价精神疾患的发病率的效果一致。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结果没有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电话随诊评价方法虽然成功用于术后乳腺癌患者,但在本研究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方法的敏感性。焦虑强度和GHQ-12的评分结果显示,该研究组在各个方面的评分没有任何差异。接受电话随诊的患者和医院随诊患者比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感。(2)对信息的需求和满意程度。电话随诊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向患者提供有关乳腺疾病信息,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两实验组患者对信息的需求无明显差异。在对满意程度的调查发现,试验初期,两组患者对获得的信息满意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在试验后期,接受电话随诊的患者对获得的临床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满意程度,获得的信息对他们有更多的帮助。(3)对肿瘤复发的调查。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具有中低复发倾向,而研究提供了有限的时间来检测复发,因此,2年来只有17例患者发现复发。常规随诊的患者中,复发的患者都是有临床症状的。在两个实验组,发现复发的时间没有差异,尽管通过电话随访,并没有延误复发的诊断。电话随访对高危险发病组没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这个阶段,只适用于低复发的患者,没有大规模的病例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资及时发现高危复发。电话随访是否能发现高复发的患者需要大规模的资料。利用适当的设备对高复发患者进行检测,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也是今后的工作。电话随访具有很多优点:每次随诊的时候,所有信息可以重复给需要的患者,患者不需要回忆以前的信息,以前的信息本次确保可以重复得到。这种随访形式可以使患者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有利于减轻医院的工作负担和压力6-7。另外,电话随访非常方便和实用,尤其在偏远的乡村。患者到医院随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要穿越很远的路程,特别对于行动不便者8。电话随诊患者坐在自己的家里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能感到更舒服。虽然电话随诊患者看不到医院忙碌的工作环境,但能得到更多的关于自己疾病的信息。电话随诊对其他疾病的患者提供了借鉴经验,有许多不同专业的专门护士,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减轻医院临床的工作负担9-10。参考文献1RojasMP,TelaroE,RussoA,etal.Followupstrategiesforwomentreatedforearlybreastcancer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0,25(1):1753-1768.2BoekhorstDS,PeerNG,VanderSluisRF,etal.Periodicfollow-upafterbreastcancerandtheeffectonsurvivalJ.EurJSurg,2010,167(7):490-496.3AshkananiF,SarkarT,NeedhamG,etal.Whatisachievedbymammographicsurveillanceafterbreastconservationtreatmentforbreastcancer?J.AmJSurg,2011,182(3):207-210.4BeaverK,LukerKA.Follow-upinbreastclinics:reassuringforpatientsratherthandetectingrecurrenceJ.Psychooncology,2011,14(2):94-101.5GaleaMH,BlameyRW,ElstonCE,etal.TheNottinghamprognosticindexinprimary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ResTreat,2002,22(3):207-219.6DonnellyJ,MackP,DonaldsonLA.Follow-upofbreastcancer:timeforanewapproach?J.IntJClinPract,2009,55(7):431-433.7SneeM.Routinefollow-upofbreastcancerpatientsJ.ClinOncol,2004,6(3):154-156.8McArdleJ,GeorgeWD,McArdleCS,etal.Psychologicalsupportforpatientsundergoingbreastcancersurgery:arandomisedstudyJ.BMJ,2006,312(7034):813-817.9GrunfeldE,ManyD,VesseyMP,etal.Specialistandgene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