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了警察叔叔的多次巡检,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B马的头部比较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C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了。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2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用来展示武装力量的建设成就。阅兵不仅是展示最新的武器装备,还有其他的作用。隆重的阅兵式既可以提振军人的士气,又可以提高群众们的爱国热情。今年的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可谓场面宏大,震撼人心,这次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阅兵式是一次让人终生难忘的盛会。A“仪式”是名词,“的”是介词,“隆重”是名词;“武装力量”和“场面宏大”都是偏正短语。B第句“这次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阅兵式是一次让人终生难忘的盛会。”中“这次”做主语,谓语是“让”,宾语是一个句子。C句子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D句子有语病,应该将“不仅”和“阅兵”对调。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古刹/刹车丧葬/垂头丧气妄自菲薄/日薄西山B昭然/池沼取缔/根深蒂固偃旗息鼓/揠苗助长C攒聚/攒钱艾滋/自怨自艾一声不吭/引吭高歌D虐待/戏谑诧异/叱咤风云鞠躬尽瘁/群英荟萃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是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B今年 5 月 28 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 4.2 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C弥勒市为打造旅游开发业,大力投资生态建设,然而生态园的夏天,是游客到此旅游的好地方。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使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5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一文语言精炼,表现力强。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出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B答谢中书书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山川自然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陶醉自然、不愿受官场羁绊的感受。C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两岸群山的静态美、山中自然声鸣的丰富,表现了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笔下的“闲人”并非是指空闲的人,可理解为被闲置却有诗情雅趣的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种爱丁立梅(1)认识陈家老四,缘于我婆婆。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下班回家,陈家老四正站在我家院门口,跟婆婆热络地说着话。(2)陈家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亲过世早,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另立门户。他们与他感情一般,与母亲感情也一般,平常不怎么往来。只他和寡母,守着祖上传下的三间平房度日。(3)他没正式工作,蹬着辆破三轮,上街帮人拉货。婆婆怕跑菜市场,有时会托他带一点蔬菜回来。他每次都会准时送过来,看得出,那些蔬菜,已被他重新打理过,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婆婆削个水果给他吃,他推托一会,接下水果,憨憨地笑。路上再遇到我,他没头没脑说一句,你婆婆是个好人。(4)他却得了绝症,肝癌。穷,医院是去不得的,只在家里吃点药,等死。精气神儿好的时候,他会撑着出来走走,身旁跟着他的白发老母亲。小区的人,远远望见他,都避开走,生怕他传染了什么。他坐在我家的小院子里,苦笑着说,我这病,不传染的。我们点头说,是的,不传染的。他得到安慰似的,长舒一口气,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感激地冲我们笑。(5)一天,他跑来跟我婆婆说,阿姨,我怕是快死了,我的肝上积了很多水。(6)我婆婆说,别瞎说,你还小呢,有得活呢。(7)他笑了,说,阿姨,你别骗我,我知道我活不长的。只是扔下我妈一个人,不知她以后怎么过。(8)我们都有些黯然。春天的气息,正在蓬勃。空气中,满布着新生命的香,叶在长,花在开。而他,却像秋天树上挂着的一枚叶,一阵风来,眼看着它就要坠下来,坠下来。(9)我去上班,他在半路上拦下我。那个时候,他已瘦得不成样,脸色蜡黄蜡黄。他腼腆地冲我笑,老师,你可以帮我一个忙么?我说,当然可以。他听了很高兴,说他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花。你能帮我找些花的种子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见我狐疑地盯着他,他补充道,在家闲着也无聊,想找点事做。(10)我跑了一些花店,找到许多花的种子带回来,太阳花,凤仙花,虞美人,喇叭花,一串红他小心地伸手托着,像对待小小的婴儿,眼睛里,有欢喜的波在荡。(11)这以后,难得见到他。婆婆说,陈家老四中了邪了,筷子都拿不动的人,却偏要在院子里种花,天天在院子里折腾,哪个劝了也不听。(12)我笑笑,我的眼前,浮现出他捧着花的种子的样子。真希望他能像那些花儿一样,生命有个重新开始的机会。(13)一晃,春天要过去了。某天大清早,买菜回来的婆婆突然说,陈家老四死了。(14)像空谷里一声绝响,让人怅怅的。我买了花圈送去,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他白发的老母亲,站在花旁,拉着我的手,含泪带笑地说,这些,都是我家老四种的。(15)我一时感动无言,不觉悲哀,只觉美好。原来,生命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活的,就像他种的一院子的花。而他白发的老母亲,有了花的陪伴,日子亦不会太凄凉。6 . 文章的主体部分重点叙写了陈家老四哪两件事?7 . 结合语境,说说第(8)段中“我们都有些黯然”中的“黯然”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黯然”的原因。8 . 请简要赏析第(10)段的画线句的妙处。9 .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种爱”的理解。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立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觉,太阳出来时较之冬天的太阳不太一样了,此时阳气充足,吹面不寒,阴冷之态消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如此,大陆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冬去春来,这不仅是天地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们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时节的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立春节气受农民欢迎,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人们观察到,当雷声在天边传遍,万物的精神似乎为之一震,而不妄为,像做好了某种准备,花朵、小草也生机勃勃。因此古人体会这种现象,会以勤勉应对天时天道,繁育万物,使人间欣欣向荣。现代科学证实,电闪雷鸣既是给大地活筋通络,又是在给大地施肥。春雷既是新生的号角,又是新生的肥料。中国的先哲对这一时空观象有诗,“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即人类和自然的自处相处之道在于成己成物,管理者的责任或志向在于给当代后世提供好的环境。现代人曾经任意妄为,给生息栖居的城镇钢筋水泥土化,让自己的身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终于意识到错误,而有了改正。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城镇都有了绿地、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一个社会或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如果忽视绿地、湿地建设,就失去了春意,失去了生机。春天来了,不仅中国人无数次地呼唤、歌咏春天,全世界都对春天有一言难尽的情感,有名的春之声的歌词:“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谷音在回响。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忘掉了恐惧和悲伤。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奔跑,欢笑,游玩。”但只要听过一遍的人都同意,春之声的音乐远比歌词更动人。(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 有删改)10 . 小节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11 . 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立春”的影响。12 . 将下面的材料与本文对比,说说二者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材料: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13 . 请从语言和修辞的角度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现代科学证实,电闪雷鸣既是给大地活筋通络,又是在给大地施肥。14 . 下面理解,符合原文表达的一项是( )A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的。B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用了下定义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C文章第段,用散文化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现了立春对人类的重要。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在说明白雪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中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5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尾高面下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芳:芳香D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云归而岩穴暝学而不思则罔B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醒能述以文者以其境过清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行者休于树17 . 下列对文章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有误的项是( )A第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B第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8 .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解 衣 欲 睡 月 色 入 户 欣 然 起 行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19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21 . 填空。(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对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乙文写景的名句是“”。(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观,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绘了“月色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乙文则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语句中。四、句子默写22 . 古诗文默写填空。(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5)年少万兜鍪,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女子写词气魄绝不输男子。李清照在渔家傲里用“_,_。”两句写出了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却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 找不到出路的苦闷;秋瑾在满江红里用“_?_。”道尽女子的豪迈与面对挫折的自信。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夜归丁卯桥村舍许浑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注)许浑: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23 .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4 .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26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1)骆驼祥子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