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备战月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C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 阅读桃花源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人将他称作“田园诗人”。B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C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做过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D“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屋檐热列畅快呼朋引伴B潦草烘托决别各得其所C烂曼草垛捶打花枝招展D造访憔悴遮蔽暴怒无常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贮蓄(zh)静谧(m)应和(h)咄咄逼人(du)B莅临(l)徘徊(hui)黄晕(yn)翻来覆去(f)C娇媚(mi)棱镜(lng)粗犷(kung)淅淅沥沥(l)D吝啬(ln)着落(zhu)嘹亮(lio)絮絮叨叨(do)6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7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张岱):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岳阳楼记范仲淹):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和旅客(体力)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范仲淹):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欧阳修):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8 .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D其不善者而改之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多读点“不易懂”的书方敬杰喜欢读书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捧一本新书,细翻几页,感觉有点看不懂,有时会选择坚持下去,读后欣然有悟;有时则随手放在一边,不再翻动。什么情况读什么书,自然各人有各人的阅读标准和阅读习惯。读书的目的也五花八门,为谋生,为修身,为休闲,或兼而有之,但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目的,只要读书,就难免“看不懂”。读书如交友,有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有的则不打不相识,日久见人心。这说明,遇到“不易懂”的书,能坚持,就能有所收获。经历能决定一个人的认知,但这样的认知常受时空之限。而阅读恰好能超越这个局限,帮助人们轻松获取前人的经历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阅读半径的大小,就决定了他认知圆圈的大小。倘若只选择对口味看得懂的书读,知识水准只有量的积累,而少有质的飞跃。如同运动的时针,虽一刻不停,但所划的圆圈大小并未改变。要想跳出原有知识的圈囿,就应当坚持读一点“看不懂”的书。由“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就是认知的过程,就是读书和学习的使命。据说前几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竟然高居榜首。是经典,却“死活读不下去”,似乎很矛盾、很尴尬,但这恰好印证了马克吐温说过的: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却没有人愿意去读的东西。如此说来,要想读懂经典,就得下一番苦功夫。正如消化能力不强的人,无法消受高热量的食物一样,低能量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能看懂高能量的书。增强思考和感悟的能力,提升阅读和鉴赏的水平,就应当坚持读一点“不易懂”的书,关于阅读方面,有人提倡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也许就是在引导读者提升阅读质量,直接阅读含金量高的书。有志于读书的人,就要下苦读之功,像占领和坚守思想阵地一样,突破“不懂”的防线,才能不断获取思想和精神的精华。其实,“懂”与“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有时初读不懂,随着阅读的持久和深入,整本书读完了,前后贯通就懂了;有时不懂是由于人生的经验和阅历不够,要等到有足够丰富的人生积淀,才能水到渠成,开物成务;有时今天读是这种感受,明天读却是另一番感受。读书与人生相伴,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环境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收获。即使是同一本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来。苏轼的观潮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仔细琢磨,诗人的感受道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没有见过的事物,想方设法都要亲历一番,见到之后却不过如此,虽无憾却乏味。这种“原来如此”的省悟,有老僧参禅时“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感受,也有桥画竹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差别。外物本来不变,因为心境不同,所以感受各异。今天看似不懂,没准过一阵子就懂了;今天认为懂了的东西,没准今后理解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板桥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读书,是否亦可作如是观?书本中的思想之弦最容易被人生的经历拨动。我们读书常有这样的经验:读着读着,书中所言道出了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而有时自己的经历正好印证了书中的道理。这种思想的碰撞,经历的沟通,心灵的共鸣,也许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总之,“读不懂”不是读书的绊脚石,而是拓展阅读空间、增强理解力和感悟力的铺路石。读点“不易懂”的书,要在虚心问计上下功夫。清文学家张潮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读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许多人书本知识可能不甚丰富,但观察问题往往有真知约见;哲学词汇可能知之不多,但很多时候却能够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解决问题。读书亦如探索,碰到“不易懂”的时候,与其“绕”过去,不如坚持下去,不求甚解,假以时日,定然迎刃而解,受益良多。(王文炎选自湖南工人报9 . 结合全文,谈谈读点“不易懂”的书有什么好处?10 . 作者引用苏轼观潮诗,有何作用?11 . “读不懂”不是读书的绊脚石,而是拓展阅读空间、增强理解力和感悟力的铺路石,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试分析其妙处。12 . 作者认为要坚持读“不易懂”的书,你是否赞同,为什么?三、句子默写13 . 根据提示默写。 孔子说:“_,_。”可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以此为乐。此中有真意,_。(饮酒陶渊明)秦川历历汉阳树,_。(黄鹤楼崔颢)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_”的诗句,编辑微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愿。四、作文14 . 你的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车站,你总会去过吧!它是起点,也是终点。那人,让你难以忘怀,却擦肩而过;那事,让你疾首痛心,却如影随行。挥手,洒脱地告别天边的云彩;拥袍,无力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