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_第1页
(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_第2页
(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_第3页
(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_第4页
(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3 水体的运动规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跟踪检测三水体的运动规律(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题序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水循环过程及其应用511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8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3、46综合题1、2、9、10、12、13一、选择题(2019湖北黄冈等八市联考)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 km、最宽处约1 km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的不同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据此完成13题。1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a2月b5月c8月d11月2造成沙坝两侧湖面不同景观的主要因素有()天然沙坝湖泊面积湖水水位湖水温度abcd3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主要来源的季节最可能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c2.a3.d解析 第1题,由于兴凯湖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湖泊面积较大,天然沙坝被淹没面积较大,因此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8月。第2题,大兴凯湖面积大,水量多,湖陆风明显,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惊涛拍岸的景观;小兴凯湖位于北侧,受到沙坝和沙坝上的植被阻挡,风力到达小兴凯湖湖面时减弱甚至消失,故小兴凯湖湖面较平静。第3题,由于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大气降水多,大气降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的主要来源;冬季大气降水少,乌苏里江水位较低,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流出,此时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的主要来源。(2019山东淄博一模)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入海水道,多年来受上游来水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图示意磨刀门水道上游马口水文站19602007年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偏离平均值变化。据此完成46题。4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a径流量持续增加b径流量持续减少c输沙量先增加后减少d输沙量呈波动性减少5造成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上游()a植被破坏b降水量减少c河道采砂d蒸发量增加619942003年水、沙的变化会导致磨刀门水道()a河床变宽b河床变深c弯曲度增加d分叉增多4d5.c6.b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偏离平均值有增有减,a、b两项错误;输沙量偏离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故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c项错误,d项正确。第5题,19942007年马口水文站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植被破坏会导致输沙量增加,a项错误;年径流量偏离平均值有增有减,说明降水量有增有减,b项错误; 河道采砂可能导致输沙量减少,c项正确;蒸发量增加可能导致气候变干,输沙量会增加,d项错误。第6题,输沙量减少,导致沉积作用减弱,河床可能变深,b项正确。(2019安徽蚌埠仿真测试)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水平辐散所造成,因表层流场的水平辐散,使表层以下的海水垂直上升的流动,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如图为海南岛周边海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7图中上升流最显著的海域是()abcd8该时期,促使图中最显著的上升流的形成的风为()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成荒漠b处沿岸形成渔场c地有利于晒盐d地海域多寒潮7a8.b9.c解析第7题,“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由海水越深水温越低的规律可知,上升流海域的水温会比附近海域的水温低。通过图中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地的水温比其他海域都低,说明该地有上升流,故选a项。第8题,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既受东亚季风影响,又受南亚季风影响。根据水温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东亚季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所以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是可以排除的,c、d两项错误;由材料“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可知,这种风为离岸风。东南季风相对海南岛的地来说,为向岸风,所以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西南季风相对地来说,为离岸风,离岸风使地形成上升流,故选b项。第9题,地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不易形成荒漠,a项错误;处海水温度高,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没有上升流,海水不易发生搅动,饵料少,不易形成渔场,b项错误;地纬度较低,蒸发旺盛,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兼之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c项正确;地位于低纬度海区,离冬季风源地远,不会有寒潮,d项错误。(2019安徽江南十校综合测试)蒸发皿蒸发量作为大气蒸发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检测气候和水循环变化有重要指示意义。如表为19552001年全国及各干湿区蒸发皿蒸发量不同变化趋势站点所占比例(%)。据此完成1011题。趋势全国干旱区半干旱半湿润区湿润区显著减少46503753不显著减少25242822不显著增加20142418显著增加91211710近50年来,我国蒸发皿蒸发量()a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干旱区最大b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湿润区最大c全国及不同干湿区都呈减少趋势d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不及一半11我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平均气温降低b平均风速增大c相对湿度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10c11.d解析第10题,由表可知,近50年来,全国及不同干湿区的蒸发皿蒸发量都呈减少趋势,c项正确;近50年来,我国蒸发皿蒸发量显著减少的站点比例湿润区最大;近50年来,我国蒸发皿蒸发量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干旱区最大;呈减少趋势的站点比例超过一半。第11题,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和大气污染物增多,白天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晚保温作用增强,造成气温日较差减小,使蒸发皿蒸发量减少,故选d项;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风速增大和相对湿度降低,都会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增大。二、综合题12(2019山东济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呼伦湖(如图所示)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属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水系,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湖水补充来源除湖面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和地表径流。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其主要补给河流。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长25千米,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呼伦湖已经呈现富营养化状况。(1)新开河的吞吐受图中其他河流流量影响较大,据此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推断在新开河以吐为主的年份呼伦湖的盐度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20122015年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径流量增加,但呼伦湖水位涨幅并不大,分析其原因。(4)说明近年来入湖营养盐类的主要来源。解析第(1)题,由材料“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长25千米,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可知,新开河的吞吐主要受呼伦湖与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影响。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呼伦湖的主要补给河流,因此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大时,呼伦湖水位上升;若海拉尔河流量较小,则呼伦湖水流入新开河,新开河表现为吞;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小时,呼伦湖水位下降,若海拉尔河流量较大,则新开河水流入呼伦湖,新开河表现为吐。第(2)题,新开河 “以吐为主”的年份说明新开河水流入呼伦湖,则呼伦湖为内流湖,蒸发为湖水减少的主要方式。陆地径流将盐分带至湖泊,但无径流将盐分带出,盐类物质不断累积导致盐度上升。第(3)题,呼伦湖水位的变化受补给水量、湖泊面积、植被以及河流调节等多种因素影响。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面积较大,蓄水量大;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流域内草原广布,能调节径流;新开河为吞吐型河流,对呼伦湖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径流量增加,但呼伦湖水位涨幅并不大。第(4)题,由材料“受人类活动影响,呼伦湖已经呈现富营养化状况”可知,近年来入湖营养盐类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结合该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方式分析盐类物质的来源。答案 (1)新开河吞: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大,海拉尔河流量较小。新开河吐: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小,海拉尔河流量较大。(2)盐度上升。该区域气候较干旱,湖水蒸发旺盛;此时湖泊成为内流湖,入湖径流带来的盐类物质不断累积,盐度上升。(3)呼伦湖面积广大;流域内草原广布,调节径流;新开河为吞吐型河流,对呼伦湖水位有调节作用。(4)呼伦湖流域以畜牧业为主,牲畜粪便随径流入湖;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草原退化,使更多营养盐类随径流进入湖区。13(2019湖北武汉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1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2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3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图1图2图3(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2)判断图3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解析第(1)题,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也就是从下游往上游行进,为保持坝内外的水位一致,鱼类正常通行,需要先上游落闸,下游启闸,鱼群从下游进入生物通道;之后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从坝内进入上游河段。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长江作用主要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鄱阳湖作用是指鄱阳湖向长江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3中甲作用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乙作用主要集中在46月份。根据中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46月份,我国锋面雨带由南向北从珠江流域逐渐推移到江淮流域,位于长江以南的鄱阳湖流域比长江干流更早的迎来雨季,即鄱阳湖46月水量大增向长江汇流,则乙为鄱阳湖作用,甲为长江作用。第(3)题,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的原因和人类活动有关,要从工程拦截泥沙或生物固沙两方面分析。结合图1及材料可知,库区上游的水库蓄水会导致泥沙在上游库区淤积,减少其下游的泥沙量;三峡上游近年来的植树造林及水土保持林建设初见成效,由于水土保持效益增强,河流泥沙携带量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减少。第(4)题,水库的调蓄功能及河流的泄洪能力与水库的库容、河道的淤沙状况直接相关。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淤积减轻,库容量相对增大,其调洪蓄洪能力增强;由于水库的水量增大、水库往下游排沙量的减少,水库下游受流水冲刷作用加强、冲蚀力加大,河床会被冲蚀加深,河道淤积减轻,河道容水量增加,有利于泄洪;水库下游含沙量小的江水同样也会进入通江湖泊,对湖泊的冲刷会减缓其萎缩速度,加大湖泊的调蓄能力,三峡水库的调蓄功能增强及其下游的河道、湖泊调蓄功能增强,减轻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答案 (1)先上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