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钩虫.ppt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钩虫.ppt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钩虫.ppt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钩虫.ppt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钩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钩虫(Hookworm)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DepartmentofHumanParasitology,MedicalCollege,ShandongUniversityZhouHuai-yu,教学要求,重点难点,1.钩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包括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2.钩虫的致病机理、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3.鞭虫成虫、虫卵,生活史。,1.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特点;2.钩虫生活史与蛔虫的异同;3.钩虫性贫血的致病机制。,钩虫(hookworm)简介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和美洲钩口线虫(Necatoramericanus)。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有9亿之多。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教学内容,一、形态,1成虫(Adult):约1cm,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其前端较细,有一口囊。腺体: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咽腺3对,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胶原酶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两种钩虫成虫体形比较,十二指肠钩虫有两对钩齿,美洲钩虫有一对板齿,两种钩虫成虫口囊比较,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左图美洲钩虫交合伞撑开时略呈扁圆形;交合刺:一刺末端呈钩状,常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右图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撑开时略呈扁圆形;背辐肋:远端分两支,每支两分三小支,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2.虫卵,6040m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卵内多为2-4个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二种钩虫卵不易区别,3.幼虫,幼虫:通称钩蚴,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阶段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称为感染期蚴丝状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主动钻入人体,约需时30min至1h,二、生活史,主要掌握:从感染幼虫到成虫产卵时间:5-7周。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感染阶段:丝状蚴(larva3)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血肺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感染方式途径:经皮肤,赤足下地接触疫土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生食转续宿主的肉类。经胎盘、母乳感染,三、致病,1.钩虫丝状蚴致病1.1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粪疙瘩)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有针刺、灼烧感,奇痒难忍,进而可有丘疹出现,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液出。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疱,最后结痂愈合。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手指、足趾间,也见于手、足的背部。,1.2呼吸道症状: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症状有咳嗽、痰中有血、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叫钩蚴性肺炎。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2.1贫血: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此乃钩虫病的最突出的症状表现。贫血发生机理:钩虫口囊发达,有抽筒作用,泵吸血液;钩虫以血为食及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造成宿主的失血;钩虫头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易愈合,伤口渗血,其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大致相当;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造成多个出血部位,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此外,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引起血液的流失;宿主蛋白质、铁的缺乏。,2.1.1钩虫咬附于肠粘膜,2.2.2肠壁出血,2.2.3钩虫所致舌炎,2.2.4钩虫所致反甲,2.2.5钩虫引起的贫血,长期失血造成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主要症状有:皮肤蜡黄、粘膜苍白、头晕、气短乏力和心慌等。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以下肢多见,中医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等。,2.2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造成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导致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有:初期为上腹不适及隐痛、后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食欲增加而体重却渐轻。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2.3.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死亡率高(4-7%)。2.4消化道出血2.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从粪便中查虫卵。2.钩蚴培养法检出率同饱和盐水浮聚法,但需5-7天。3.痰中查钩蚴,五、流行,1.分布地区:钩虫病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坝地区。其中以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和台湾省较为严重。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钩虫病和带虫者为传染源。用未处理的人粪施肥,赤足下地种植旱地作物时极易感染。由于条件适宜,矿井下也是感染钩虫的场所,如四川曾调查煤矿工人平均感染率高达52%,六、防治原则,1.治疗患者:常用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400mgqd3d)、噻苯咪唑等。2.加强粪便管理、处理3.个人防护:穿鞋下地;涂沫防护药物如15%噻苯咪唑软膏;1.5%左旋咪唑硼酸洒精等。,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一、形态,1.成虫前细后粗、似马鞭雌虫(长30-50mm)尾端钝圆雄虫(长30-45mm)尾端卷曲,有交合刺一根,2.虫卵,50542223m,较蛔虫卵小纺锤形,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明的盖塞(opercularblug)内含一卵细胞,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2000.,二、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盲肠,严重感染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感染虫期:感染性虫卵(粪便内新鲜虫卵没有感染性,需要在泥土中发育35周)感染方式、途径:经口,虫卵污染食物、水、蔬菜等。致病虫期:成虫诊断虫期:虫卵,三、致病,1.机理:机械性损伤+分泌物刺激+虫体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2.可造成:肠壁粘膜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少数可有肠壁增厚、形成肉芽肿等病变重度感染可有慢性失血。,3.临床表现:,轻度感染:多无症状,但粪检可发现鞭虫卵重度感染:可有头晕、腹痛、慢性腹泻、消瘦及贫血等症状。儿童重度感染时,如有营养不良或并发肠道其它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料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重度鞭虫感染致直肠脱垂,四、实验诊断,鞭粪便查虫卵,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推荐使用此法)虫卵小,容易漏检,一般应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