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生理.ppt_第1页
生理学——血液生理.ppt_第2页
生理学——血液生理.ppt_第3页
生理学——血液生理.ppt_第4页
生理学——血液生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血浆蛋白65-85g/L,白蛋白40-48g/L,球蛋白15-30g/L,纤维蛋白原,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调节水平衡;维持酸碱度;运输。,防御;运输。,与血液凝固有关,血浆蛋白(plasmaproteins),二、血量(bloodvolume),循环血量,储存血量,7080ml/Kg4.24.8L,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比重:1.050-1.060(二)、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取决于血细胞比容、血流切率的影响。血液的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三)、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1、渗透现象及其临床意义为什么不能输入蒸馏水?153mmol/LNaCl,280mmol/LG,2、渗透压及其决定因素:,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量,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晶体渗透压:小分子物质(晶体物)形成胶体渗透压:大分子物质(胶体物)形成血浆渗透压的数值:5330mmHg;280-310mosm;773KPa;7.6大气压晶体渗透压5305mmHg胶体渗透压25mmHg(虽然值小,但也有重要生理意义)毫渗1mOsm=19.3mmHg,3、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四)、血浆pH值,pH为7.35-7.45,NaHCO3/H2CO3,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部位骨髓(二)、造血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erythrocyteRBC),(一)、形态、数量及功能1、形态2、数量男性:4.0-5.51012/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新生儿:6.01012/L;Hb:200g/L3、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免疫功能,(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可塑变形性(plasticdeformation)2、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3、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即第一小时末,玻璃管中析出的血浆柱高度(mm)。魏氏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生成的原料2、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VB12、内因子、叶酸。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爆式促进激活物(BPA)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雄激素4、红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leucocyte,WBC),(一)、形态、数量及功能1、形态:无色有核细胞2、数量:(4-10)109/L少于4109/L,WBC减少:传染性疾病,放射性损害,化学品中毒,脾功能亢进,再障;多于10109/L,WBC增多:急性炎症,极度增多可能是白血病。,白细胞分类计数:每类白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增多,具有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碱性粒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3、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强,吞噬受损红细胞及进入机体异物,还有免疫作用,向淋巴细胞传递免疫的信息。、淋巴细胞:具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血液中80-90%,执行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淋巴组织中,执行体液免疫功能。(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四、血小板(thrombocyte/plateletPLT),1、形态:无细胞核,两面凸起的椭圆小体,2-4m。2、数量:(100-300)109/L。3、功能: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促进止血。,(一)、形态、数量及功能,(二)、特性,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粘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一)、血管收缩(二)、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三)、血液凝固,二、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一)、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1、除因子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2、除因子和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3、除因子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4、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5、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6、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瀑布学说),凝血酶原复活物,凝血酶原,凝血酶(thrombin),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分类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程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凝血因子分布全在血中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多少凝血时间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凝血小结,(形成凝血块),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因子,因子X,激活因子结合因子,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原因在于:1、体液抗凝系统:丝氨酸蛋白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蛋白质C系统:肝素:,(三)、抗凝系统,2、细胞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3、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4、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5、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四)、凝血过程的加速和延缓,1、凝血过程的加速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维生素K:促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以加速凝血。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除钙剂: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血Ca2+草酸铵或草酸钾与Ca2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血Ca2降低血液温度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2、凝血过程的延缓,三、止血栓的溶解,生理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第四节血型和输血(BLOODGROUPANDTRANSFUSION),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一、ABO血型系统,(一)、命名法(分型原则),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的类型而命名。,凝集原(agglutinogen):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凝集素(agglutinin):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A凝集原,B凝集原,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ABO血型的分型,(二)、ABO血型系统的抗原,(三)、红细胞凝集反应,(四)、ABO血型的测定,B型,A型,AB型,O型,(五)、ABO血型的遗传,(六)、血型在人群的分布,二、Rh血型系统(一)、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等六种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Rh阳性:有D抗原(汉族99)Rh阴性:无D抗原(苗族12,塔塔尔族16)(二)、Rh血型抗体1、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2、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1、输血:2、妊娠:Rh-的母亲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