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D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 . 新青年六卷1919年1月发表文章:“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该文章署名应当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3 . 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4 .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刊载敬告青年一文,并由陈独秀创办的刊物是( )A青年杂志B国闻报C时务报D民报5 . 下列人物中不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康有为B陈独秀C胡适D鲁迅6 .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人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7 .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民主科学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君主立宪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8 . 民国十年,在一位生活在上海的15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学校的课程里有外国语课C和同学相约去影院看电影D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9 . 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10 .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 . 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ABCD12 .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13 . 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1861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什么活动?(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14 . 近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展开开辟道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材料三: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材料四: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4)从材料四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