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ppt_第1页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ppt_第2页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ppt_第3页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ppt_第4页
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过程设备设计、第2、2,2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将旋转曲面用作中间面的外壳。中间面是与外壳内外表面距离相等的表面。内部和外部表面的垂直距离是壳壁厚度。使用直线或平面曲线作为母线,通过绕同一平面内的轴旋转一周来创建曲面。旋转曲面,2.1旋转薄壳应力分析,3,薄壳,t/R1/10,厚度薄壳,t/R1/10,t薄壳厚度R中间面953354圆周应力(圆周应力)963354径向应力,非常小,忽略,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图a:图b:薄壁:di-d,压力容器应力分析,6,2.1.2旋转薄壳的鲁莽门OO回转轴;o(中间面与旋转轴的交点)极;室正交圆锥(总线k2B)和旋转曲面相交结果圆;平行圆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横截面)和中间面的相交线,通过同一点的纬线与平行圆走在同一个圆上。R平行圆半径;R1(点b处经度线的曲率半径)第一个曲率半径;R2(在b点垂直于子午线切线的平面相交旋转曲面从b点获得曲率半径为的平面曲线)考虑第二曲率半径,R2=r/sin考虑壁厚,具有平行圆的直角圆锥可以切割实际壁厚,具有平行圆的横截面不能切割实际壁厚。压力容器应力分析,8,图a: N 径向力,ns3354圆周力,N,N聚合法向力,NN3354剪切力,法向力,剪切力聚合称为薄膜内力;图b:qq横向剪切强度c: m 、ms 力矩、m m力矩、m m力矩、无力矩理论(薄膜理论)和力矩理论(弯曲理论)、水平剪切、弯曲、扭矩统称为弯曲内力9 轴向力N和圆周力ns、无弯曲支承的应力状态、压力容器应力分析、10,2.1.3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式、压力容器应力分析、11,abcd薄壳微元素。 修剪为三个部分:外壳的内外面、具有d 的相邻角度的两个经度平面和具有d 的相邻角度的两个平行线圆锥。Ab=dl1=R1dbd=dl2=R2d微元素区域da=dl1dl 2=r1r 2ddd径向应力,=N/(dl2t)或N=;图a,b:12,图b:沿外壳子午线的曲率经常变化,因此n 根据变化。因为ABCD是微元素,所以n 根据很小,可以忽略的话,d;ndn13、压力容器应力分析、14、区域平衡方程式、压力容器应力分析、15、图2-6中的:mom是切割为称为区域薄壳的圆锥mdm 的部分薄壳。,rm纬毫米的平行圆半径方向线和旋转轴oo 的角度,=90-,sinchain=r/r 2nn 3354切割为两个正交圆锥,垂直宽度为dl的环r换句话说,面积平衡方程是mm 截面(壁厚t)中区域壳的内力在oo 轴方向上v=2 rmt cos 平衡条件下v=v :rm2p=2rmtcos,即面积平衡方程。17、气体内部压力下的旋转壳体用微元素平衡方程代替面积平衡方程:2.1.4鲁莽门理论的应用,a .球壳壳体各点的第一曲率半径等于第二曲率半径。也就是说,R1=R2=R,替代混合方程式为:=,替代区域方程式:合成:压力容器应力分析,18,b .薄壁圆柱,R1=,R2=R,将混合方程式取代为:;955=2因此,四分之一椭圆曲线母线被认为是围绕短轴旋转的(因为可以围绕长轴获得深碗状磁头,所以制造起来不容易)。已知椭球面的第一个、第二个曲率半径R1、R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1,表达式中的R1、R2分别在面积表达式和混合表达式中求一阶、二阶微分y 和 y 。后缀表达式如下:椭球壳各点处的应力不相等。椭球大小的轴比a/b影响壳体应力。A/b=1(实际球形薄壳)时,最大应力为圆柱薄壳 的一半;a/b越大,椭球薄壳的应力也越大。法向应力 是所有a/b值中的拉伸应力, 是极点中最大的,赤道最小环应力 是a/b中的压缩应力,此时直径较大的薄壁椭圆封头上可能出现局部屈曲。必须增加壁厚或使用环加强材料。常用标准椭圆形封头,a/b=2,极95=pa/t,赤道上 =-pat,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3,注意:容器顶部闭合,a点压力:p=P0向上平衡p0和:2Rt;=r2p 0;容器顶部开口,或没有气体压力(p0=0)的情况下=0;,;,P0,25;随机点m: p,27,(1)外壳的厚度、中间曲面和载荷必须连续,不能有变形,在具有相同材料物理特性的(2)外壳的边界上不应用横向剪切、弯矩和转矩,(3)外壳的边界上的约束遵循子午线的切线方向,并且不能限制边界上的角点和挠曲。实际上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很困难的,即理想的瞬间状态不存在。对此的方法是,将力矩较大的区域修正为具有力矩的理论,同时用鲁莽孟理论计算外壳应力。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8、不连续效果和非连续分析的主要方法,实际薄壳通常由一些简单的几何薄壳(例如球形薄壳、圆柱薄壳、圆锥薄壳、椭球薄壳和板)组成,是组合的薄壳。,2.1.5旋转薄壳的不连续分析,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9,当壳体在内部压力下变形时,相互连接的几何薄壳均会产生各自的位移和转角,因此在接合(边)处产生彼此之间的约束(边力和边力矩),以产生接合处的总应力增加为一个应力和第二个应力之和的边应力。这种情况称为不连续效果或边缘效果。无瞬时理论产生的应力的径向应力 和圆周应力 (也称为薄膜应力)。二次应力不连续应力,也称为边应力,如果同时考虑薄膜应力和边应力,计算过程可能会变得复杂,因此可以单独计算,用无瞬时理论计算薄膜应力,用力矩理论计算边应力,然后叠加。30,由边和边力矩引起的圆柱薄壳的弯曲解决方案(圆柱薄壳的边应力x, )一般旋转薄壳的边工作和由边工作力矩引起的弯曲解决方案(一般旋转薄壳的边应力)复合薄壳的不连续应力计算范例(复合薄壳的边应力计算范例),一般理解,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1,1,1,(r,为薄壳旋转半径和壁厚(t)时,边力矩m衰退95.7%,边应力可以完全忽略,但比r小。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2,边应力是由于两个相互连接的几何壳体的自由变形不匹配而导致的,在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中,边应力达到屈服限制时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弹性约束松弛,变形调整,边应力自身受到限制。因此,实际上更常见的是仅计算薄膜应力,不计算边应力,而是针对设计中的个别情况处理局部结构。但是,对脆性材料薄壳、疲劳负载或在低温下工作的薄壳等,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和限制边应力。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3、2.2厚壁圆筒应力分析、外径/内径1.1的气缸描述符,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氨、合成甲醇等。厚壁圆筒,厚壁圆筒的应力特性:(1)径向应力相对较大,不能忽略。也就是说,不能将三向应力状态(2)法向应力和环应力视为均匀分布,因为沿壁厚出现应力梯度。(3)在高温下工作时,热应力沿壁厚出现应力梯度。厚壁圆筒应力分析方法:“无瞬时”理论不再适用:静态问题、平衡、几何、物理和其他三个方面表达式、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4,2.2.1弹性应力、Pi内部压力;P0外部压力;D0外径;Di内径;K=D0/Di直径比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5,压力负载产生的弹性应力,a .法向应力z,图b: B .环形应力 和径向应力r,由于轴向对称,和r是极座标r(壁厚)的函数,压力容器应力分析,36,mm1nn1轴方向1长度单位微元;R微元素极坐标,37,(1)微元素平衡方程,(2)微元素几何方程由于结构和力的轴对称性,微元素的径向位移(参见虚线),38,根据变形的定义:径向变形环变形,(3)物理方程,根据广义霍克定律为了求解几何表达式和物理表达式,厚壁圆筒中的三向应力:法向应力圆周应力,仅内部压力或仅外部压力时的三向应力,表2-1和图2-17,拉丁美洲公式,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0,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1,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2,温度变化引起的弹性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在x、y、z三向受刚性约束,根据广义霍克定律,应变率包括热变形:三维约束最大热应力:44,x、y双向约束(图c),zt0, Kr=R0/r座标式比率;R圆柱墙主体任意点的圆柱坐标;pt et/(2-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6,47,厚壁圆筒的热应力和分布规则:(1)ttt通过表公式表明,与壁厚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装置壁越厚,热应力越大,(2)热应力随壁厚变化。rt内外壁均为0,最大值小,内部加热rt0;95t,ztrt:内部加热rt0,外部墙面095t,ZT:内部加热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外部墙面上,拉伸应力,内部墙面在压缩应力外部加热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内部墙面上,拉伸应力,外部墙面压缩应力更大。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8,c,c。内部压力和温差同时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总应力,表2-3,压力容器应力分析,49,-r=rt;=t; z= z ZT,图2-21比较图2-22所示,叠加后:内部加热条件,改善内壁应力,改善外壁应力恶化外部加热条件,改善外壁应力,改善内壁应力恶化,50,(1)热应力随约束程度增加(2)热应力不仅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还受初始温度的影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弹性系数和泊松比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变化的(3)热场和结构不同,因此热应力可以是拉伸、压缩应力或整体、局部应力。(4)热应力与温度变化率相关,如果在短时间内实现相同的温度变化量 t,则热应力更大。因此,必须控制设备的加热或冷却速度。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1,2.2.2弹塑性应力,弹塑性应力耐压的厚壁圆筒,内壁圆柱体首先屈服,塑性状态,屈服柱层向外延伸,内圈在整个壁厚处为塑性区域,外环为弹性区域,内环和外环边界圆柱半径为Ri,边界圆柱压力为PC。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2,诱导:格式:s材料的屈服极限r壁厚本体中的任意半径,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3,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4,残余应力,内压厚壁圆筒从弹塑性应力状态卸载后,塑料区域无法恢复到原始大小。也就是说,发生了残余变形,位于外环上的弹性区域被残余变形阻挡,或者发生了残余变形。由于残余变形,气缸壁内的应力不会完全消失的残余应力称为残余应力。,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5,压力容器应力分析,56,诱导,塑胶区域(RirRc)中的残余应力:诱导,弹性区域(RcrR0)中的残留压力容器应力分析、提高60,2.2.4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耐压厚壁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