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基础油(1)标准基础油系指按有关标准生产的基础油,如早先中国石化总公司颁布的石蜡基中性油标准、中间基和环烷基油基础油标准(SN、ZN、DN标准),近期颁布的基础油系列标准(VHVI、HVI、HVIS、HVIW、MVI、MVIS、LVI等)。 非标准基础油(2)非标准基础油该类基础油亦是各基础油生产厂所生产的有正规标准的基础油,其所谓“非标准”,系指与中国石化总公司所颁布的3类基础油相对而言,该类油与前者的区别在于或根据油品需要,或囿于当前生产条件,或围于眼前全厂经济效益,生产出高于或低于总公司标准的油品。例如深度精制、深度脱蜡产品变压器油、电器用油组分、真空用油组分、白油组分等;又例如精制、脱蜡深度不够,但却达到厂内控指标的产品,某些厂生产的机械油组分、软麻油组分、废润滑油再生厂生产的基础油,合成烃基础油类亦可归入此类。在目前全行业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前,这类油有一定比例。 特种基础油料(3)特种基础油料该类油或作为特种润滑油品原料,或作为非正规产品,或作为某局部时期、范围下的油品原料而有一定市场,但一般无固定作润滑油基础油的规格标准,如轻脱油、重脱油、抽出油、汽油、航空煤油、直馏柴油、直馏润滑油组分料、各种用作再调合的成品油-大部分为HI液压池和机械油等。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试验方法ASTM D2007ASTM D2270ASTM D2622/D4294/D4927/D3120 类别饱和烃含量/%黏度指数VI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0.3II类90%80120 90%1200.3IV类聚-烯烃(PAO) V类 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润滑油的这种要求,加氢法生产的II或III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表2 我国基础油的分类 类别黏度指数VI超高黏度指数IV140很高黏度指数120VI140高黏度指数90VI120中黏度指数40VI90低黏度指数VI40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基础油 低凝 UHVIW VHVIW HVIW MVIW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国内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石蜡基基础油以俄罗斯和韩国产品质量最佳,国内来源主要由贸易进口后分销,进口此产品的企业有青岛森拓贸易有限公司、天津SK代理等。此产品适合用作高档润滑油原料。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HVI高粘度指数中性油,规定粘度指数不小于95。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以及HIV-650和两个HVI-120BS、HVI-150BS光亮油。 MVI为中粘度指数中性油。粘度指数不小于60。适用于配制粘温性能要求不高的润滑油。粘度牌号为:MVI-60、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MVI-900以及MVI-90BS、MVI125/140BS和MVI-200/220BS三个光亮油。 LVI为低粘度指数中性油。未规定最低粘度指数。适用于配制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低凝点润滑油。粘度牌号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LVI-1200以及LVI-90BS、LVI-230/250BS两个光亮油。 HVIS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有较优良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发损失指标。适用于调配高档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HVIW为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大于95外,还规定了较低凝点、较低的蒸发损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适用于调配高档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液力传动液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HVI中性油。 MVIS为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适用于调配汽轮机油等。其粘度牌号对应于MVI中性油。 MVIW为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数不小于60外,还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发损失。适用于调配内燃机油、低温液压油等二、基础油的性能(技术指标)在观察基础油的好坏,主要看的是基础油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技术指标。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般理化性能(1)外观(色度)(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水分(9)机械杂质(10)灰分和硫酸灰分(11)残炭特殊理化性能(1)氧化安定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染病寒健固实之抢出
- 2025年口腔科口腔常见病症诊断与处理模拟答案及解析
- 卡通动漫绘画技法规定
- 天然气质量监测技术指南
- 业主投诉维权处理流程
- 2025年老年医学失智症辅助诊疗技术实操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科学科危重病人处理技能测验答案及解析
- 水利工程设计制度
- 关节康复医学规划
- PEP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知识解读
- 2025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三级律师试题题库及答案
-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收费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全套 第1-5章 计算机视觉概述-图像噪声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酒店运营管理权委托合同
- 移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