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农技人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更谈不上任何传奇故事,只是默默无闻的,像一头伏冀耕耘的老黄牛,竭尽全力地想做好每一件事,淡泊名利,专注业务,乐于奉献,不图回报。参加工作18年来,她一直沉浸于田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认真从事经济作物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培训农民以及高效设施农业相关项目的实施与研究。她用自己无悔的青春默默耕耘,为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她用朴素的人生经历,演绎了当代的不凡历程! 她没有辉煌的过去,记得小时候,当时的农村,家里人多地多,由于体质弱,个子小,在帮家里干地里农活时,她总是落在最后,任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别人,所以当时她就想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考虑去学农,最终她选择了文科“秘书”专业,以为这样就可以不和泥土打交道,不要去干那些她怎样费劲也干不来的农活。中专毕业后,1996年8月,她分配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工作,从事的主要是综合性的文字档案等事项,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但工作不久,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学历的不足和专业知识的贫乏,由原先对农业的一种厌烦和规避转为对农业知识的渴求和对农技人员的羡慕,她以最快的速度、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专业自学中去,边工作边学习,以较快的速度在2年半的时间内,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扬州大学“农业推广”大专学历,接着又函授获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凭。 2000年1月,她主动请求从综合部门办公室调至业务站农技推广站从事经济作物、蔬菜栽培工作,有人不理解,问她为啥好好舒服的办公室不呆,怎偏偏选择到业务站去蹲田头,做泥巴人,她笑而不语,其实她只是觉得这样心里踏实,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有一种自然纯朴的情感,她总希望自己可以为农民做点什么才行。但理想和事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人常说:隔行如隔山,这种由原来在综合部门搞管理、搞服务一下子转换到了业务科室做专业,这种跨越式的转向让她比别人工作起来要更加吃力,为了能够早日上手,她通过自学书本结合田间实践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脱变,一头深深扎入田间地头,到第一线去,从最初的搞品种试验观察记载苗情开始,无论日晒雨淋,天天都骑着自行车往远在6公里以外的试验基地跑,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雷打不动,看着地里头的蔬菜秧苗一天天长大,她像个守护孩子的母亲,就怕有个什么闪失,小心翼翼的,就这样她静静地沉淀在试验基地,不懂就找资料,请教专家、同事和农民,认真细致地记载田间档案,确保各项数据精确无误。无论是在夏季40多度的高温大棚内,还是在严冬野外冻得伸不直双手的露地菜田里,为了完成品种试验和技术研究,经常是在田间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复杂,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更加层出不穷,就这样她白天下地,晚上看书,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下来,多年的积累和沉淀,让她慢慢的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18年来,密密麻麻记载的60多本工作笔记近100万文字见证过她曾经奋斗过的足迹和坚强的毅力。 她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立足的根本是要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要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胸怀全局,无私奉献。所以在每次遇到时间急、任务重、标准高的工作,她都会主动加班加点,早来晚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决不拖拉推诿。在做项目材料和试验报告时,晚上连续加夜班,工作持续到深夜两、三点睡对她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工作关系,平时她接触最多的是菜农,聊天最多的也是菜农,只要她一到蔬菜基地,在田的菜农都要争着拉她到自己的大棚内看看,田里番茄生什么病了,该用什么药来打?黄瓜的叶子为什么中午就萎蔫了,而早上和傍晚却看起来很正常?新育的蔬菜苗为什么会止住不长了?,菜农们的问题多,她总是耐心的一一解答,教给他们有效的处理方法,菜农们都有她的 _,田间蔬菜作物一有异常情况,他们都会打来电话咨询,晚上在8点半后接到农户咨询电话是常有的事.她就和家人开玩笑说自己的手机是*的“菜篮子”农技110专线。就这样,每年为了解决菜农们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接受来访咨询和下乡勘察不下于100次。除了技术指导,平时老百姓想要种一些新奇特的蔬菜、经济作物品种,若找不到种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她总是不厌其烦,自己贴运费、托人情千方百计帮着菜农们找来种子种苗,从不多收一分钱,有一次,一个菜农觉得过意不去,在应付的种苗款中偷偷多夹放了几张百元大钞,她发现后笑笑谢绝了。因为对蔬菜特殊的感情,虽然作为工薪阶层守着工资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只要碰上卖菜的,她从不还价,因为她知道农民种菜卖菜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老百姓挣的是俩辛苦钱;如果下雨天,只要遇上零售的菜农,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她都会掏钱将剩下的菜买了好让她们早些回家。 “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她的人生信条,多年来,她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前后共引试经济作物、蔬菜新品种128个,其中面上推广应用了43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2项,农业新产品11个,新设施7项。由她主推的“番茄-瓜类-白菜间套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占*市设施蔬菜适用面积达62.3。 在做好蔬菜、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她借助项目实施和农民培训,有效实现了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工作以来,她先后制定撰写了6个本专业省、市地方技术标准,主持过3个省级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并得到专家好评;参与实施7个部、省级项目,全部通过验收;曾技术主持了xx年度的草菇周年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实施对草菇产业链初步研发,生态循环,变废为宝,良种良法全市推广150万m2,实现草菇周年无公害生产和市场全年均衡供应。xx-xx年度,她技术主持了省三项工程项目*市大棚蔬菜新技术综合基地展示,项目有效实施使得农户大棚蔬菜种植亩净效益达16725元,亩增收2350元,同比增幅23.6%,在全市推广应用23810亩,新技术、新品种覆盖面增加47.72%,新增产值5595.35万元,带动农户3410户,这大大提高了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收入。她还参与实施了xx-xx 年稻蔬高效模式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xx-xx年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xx-xx年*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多个部、省级项目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xx年3月,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实施的项目获得了“镇江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结合项目实施,她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以农业科技入户等形式培训各类农民22500人次,赠送各类科技资料3000多份。为此,她多次荣获“农业科技入户优秀指导员”、“科技入户先进工作者”、“农民培训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汗水浇硕果,论文写大地。她曾多次获得“镇江市蔬菜工作先进个人”、“单位满意工作人员”、“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先后有30余篇技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