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_第1页
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_第2页
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xxxx乡自古就有跳花灯、舞龙灯、唱傩戏、对山歌、贴对联和赛诗等民风民俗,早在1992年贵落花灯班就被四川省评为“xxxx一秀”,沈从文边城小说中的“中寨民族风情街古镇遗迹”保存完好。近年来,该乡围绕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基层文化体系,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素质和健康生活意识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重资金投入,建好共享和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整合资金,打捆使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一是投入60万元建成330平方米的乡综合文化站,配套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排练厅、文化活动室,配齐电脑、投影仪、电视、照相机、音响等设备,特别是排练厅实现排练、交流、活动“一厅多用”。文化站全面实行对外开放,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二是整合每年50万元集镇建设管理资金和50万元民生资金,投入120万元毗邻综合文化站建成占地318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文化大舞台,因地制宜,紧邻广场建成230余米的登山步道,被群众誉为“中平的花灯广场和凤凰山”。三是投入10万元在6个行政村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其中,茶园村农家书屋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农家书屋”。 (二)重队伍建设,打造孕育和传承文化的基层力量。对文化工作做到有请必应、有难必帮,对文化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一是配齐乡文化站站长1名,落实体育、舞蹈等专业人才3名,人员配置实力雄厚,个个爱岗敬业,成为全乡文化建设的骨干。6个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各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其中茶园村管理员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二是注重发展“草根”演艺队伍,逐步形成贵落花灯班、贵兰傩戏班等8支乡土气息浓郁、看家本领过硬的艺术团体。鼓励“走出去”参加文艺演展和比赛活动,乡文化骨干队伍下村指导社团800余次。三是建立文化骨干力量传帮带机制,组织骨干培训4期72人次,发展文化骨干45名、演艺人员446名,如中寨村文体人员就达120余人,占全村总人数的10%以上,成为文化活动的先锋。 (三)重活动搭台,搭建演绎和品味文化的艺术载体。依托两级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喜乐见闻的文化活动。一是日常活动普及化。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对外开放时间和活动安排上墙公示。突出“健体提智”主题,坚持每日开展球类、棋类活动,广场坝坝舞普及花灯操、摆手舞;乡村周末影院按时播映,每月至少组织乡敬老院老人观影1场,累计播放31场次,惠及2800余人次;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并作为乡中心校读书阵地,组织学生轮流阅览,累计参阅1800余人次,外借图书1.7万余册次。二是特色活动品牌化。在综合文化站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和亲情视频聊天室,周末集中开放,心理咨询70人次、亲情视频服务55人次,撑起了留守儿童的心灵避风港;举办健康、家庭和法制教育讲座17期,405余名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得到提升。三是互动活动常态化。把文体活动延伸到毗邻村组,与一河之隔的迓驾镇马鞍村共同举办篮球友谊赛、苗王节文艺汇演、春节联欢晚会等,架起边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成为全县“边区协作”的样板。 二、几点启示 (一)不等不靠、强化责任抓认识是前提。xxxx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土地、资金、人员等方面积极支持;广大群众自觉摒弃迷信习俗和生活陋习,自觉参与文化建设,构建起了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生动局面。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文化繁荣的内在动力和核心条件,重视和支持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为基层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整合资金、节约使用抓建设是重点。xxxx在文化阵地建设中,坚持每年实施一个项目,分步筹集资金,特别是集镇建设管理和民生工作两笔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明显。同时,不盲目地贪大求洋,不一味地追求建设规模和装修档次,而是注重功能完备、经济适用,并预留了文化广场扩建用地。事实证明:只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开动脑筋,坚持节约节俭,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就能不断改善群众文化服务条件。 (三)务实创新、注重实效抓管理是关键。xxxx每年争取县级资金5万元,乡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文化设施日常维修和文化活动补助,确保有限经费使用得当。同时,健全岗位职责、运行保障、群众监督和服务管理等制度体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