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1)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2)烧杯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烧杯中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3NO2+H2O=2HNO3+NO【解析】(1)无色的NO能与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2NO2。(2)轻轻摇动平底烧瓶,使得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烧杯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又因为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故烧瓶中液面上升。解题必备一、氮气的性质N2约占空气体积的左右,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N2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 +O22NO。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收集方法NO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有毒排水集气法NO2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向上排空气法2化学性质(1)常温下,NO不稳定,易与O2结合。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2) NO2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归纳总结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总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内气体颜色慢慢变为无色,水面不断上升,最后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约1/3处NO2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有无色气体NO生成把充满NO2的试管倒立水中,再通入O2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内无色气体约为原NO2体积的1/3,通入适量O2后液面继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NO2溶于水生成的NO全部与O2反应被水吸收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NO2可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学霸推荐1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2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退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3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尾部喷出大量高温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CO2、H2O、N2、NO等,在发射现场可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4如图所示,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试管内气体呈棕色试管内气体呈无色试管内液面不变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气体是O2试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2【答案】B3【答案】B【解析】NO遇到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