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_第1页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_第2页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_第3页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_第4页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简介远古时代日本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约12000年前因海水的进退与大陆分离,赏樱会,日本的由来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4世纪统一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2世纪末幕府统治镰仓、室町、德川(17世纪),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是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而在东方,最先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恰恰正是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的日本。两个同为孤悬海外的列岛国家,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惊人巧合。大国崛起,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天皇(身份、地位、性质),背景(原因、条件),措施(内容),目的(直接、根本),结果(成败原因),评价(影响、作用、意义),政治:经济:外交:,外患:,内忧:,日本明治维新,一背景,1.幕府统治危机必要性,2.武装倒幕运动可能性,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天皇(傀儡),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矛盾,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天皇,幕府将军是国家最高首领,掌国家握实权。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幕府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日本武士,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只是傀儡,毫无实权,富农、工场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经济实力增强没有政治权利,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武装起义,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商人以“出机”、“换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材料三:见教材P107页(学思之窗),封建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在经济上有什么变化?,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大名等对现状不满武士地位恶化:变为反幕府重要力量;,农村阶级分化出现新兴地主,农民贫困破产;,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实力增强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不满。,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但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德川齐昭,日本锁国政策,清朝闭关锁国,VS,政治:经济:外交:,外患:,内忧:,西方列强侵略,日本明治维新,一背景,1.幕府统治危机必要性,2.武装倒幕运动可能性,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叩开了日本大门。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随后,俄、荷、英、法也迫使日本缔结不平等条约。,黑船事件后,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由“锁国”走向“开国”。,(2)、外患-黑船事件,列强侵略对日本的影响,、日本被迫开埠通商,丧失了一系列的主权(具体)、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1、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先进的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政治:经济:外交:,外患:,内忧:,西方列强侵略,日本明治维新,一背景,1.幕府统治危机必要性,2.武装倒幕运动可能性,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黑船事件,2.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弱小,提不出好理论。,高杉晋作,被幕府镇压失败,要富强必须倒幕,高杉晋作“维新三杰”,“大政奉还”,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幕府仍控制政权,西乡隆盛,幕府统治终结;明治政府建立,2、明治政府建立,“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尊攘派:高杉晋作),“倒幕运动”,倒幕派:代表人物;,根据地:西南四强藩(110图),结果:,1867年-大政奉还,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统治地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2、明治政府建立,“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尊攘派:高杉晋作),“倒幕运动”,倒幕派:代表人物;,根据地:西南四强藩(110图),结果:,1867年-大政奉还,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结果:幕府统治推翻,明治政府建立,戊辰战争,代表人物:西乡隆盛,彻底打败幕府的日本进入明治时期,1869年迁都东京,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京都,东京(江户),迁都,1868年,天皇(身份、地位、性质),背景;,目的(直接、根本),幕府统治危机,明治政府建立,巩固统治,措施(内容),富国强兵,三、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文教:,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废藩置县,三府七十二县,京都,大阪,东京,皇族,士族,平民,四民平等,华族,历史小常识,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1.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3)确立立宪政体: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A.原因:农民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地主不满,掀起“自由民权运动”;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B.内容:,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对天皇负责;,实行君主立宪,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日本天皇制立宪政体示意图,总揽统治权批准立法掌握军队统帅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直接对天皇负责大臣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枢密院,神圣不可侵犯,是天皇顾问实际为决策机关,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处,日本1889年宪法以-为蓝本,议会:君主:内阁:,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德意志帝国宪法,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形式上都是君主立宪政体,评价,(1)进步性:,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日本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日本天皇制,(2)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里。,经济:发展新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防止了白银外流。,二、经济:发展新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2.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提高土地所有者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经济:发展新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2.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3.改革地税制度,一律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二、经济:发展新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2.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3.改革地税制度,一律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1)发展过程,政府建立“样板”企业,投资新建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无偿或低价转让国营企业,政府引导下,出现兴办工业热潮,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就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政府扶植2.大资本家控制3.重点发展军事工业。,(2)特点,(3)作用,三、文化:倡导“文明开化”(116),1.含义: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改造旧文化,2.具体表现:,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重视教育,在日本,一万元日币上的头像是教育家福泽渝吉,五千元的头像是教育家新渡户稻造。,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校体制创办各类技术学校,并派大批人员出国留学,招聘大批外籍教师来日任教。到年,外籍专家大部分被解聘,日本基本实现了科技人才的自立。,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天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你对此有何评价?,【自主探究】,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1)选派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2)按照欧美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3.倡导“文明开化”,(3)生活习俗方面的西化:历法、服饰、饮食、建筑,材料: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大国崛起解说词,问题: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4.建立新军队,建常备军,改进装备,军事院校,培养人才,武士道教育,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增强国防力量,提升了国家地位,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确立立宪政体。2、经济:改革币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地税;殖产兴业。3、文化:“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和魂洋才)4、军事: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四、明治维新的评价:,积极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标志。体现在:政治:建立起中央集权,开始向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农民十分贫困政治: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里,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议会形同虚设文化:天皇崇拜、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后果:专制主义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极大灾难(挑起二战),思考“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一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步征服中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