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审美是什么,二、西方审美形态(五)丑,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把握西方审美形态中丑的含义和本质、丑的流向,学会在审美现象和艺术作品中辨析鉴赏这种审美形态,了解丑在历史上的演变等。知识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掌握西方审美形态中丑的含义和本质、丑的基本流向,丑在历史上的演变等理论知识。能力结构: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辨析鉴赏丑这种审美形态,贯彻美学精神,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丑的本质,美与丑、丑与恶的相对性和转化,艺术丑的审美价值等。素质教育关注点: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美的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视其(执戟郎)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厚禄不难致。”,二、西方审美形态(五)丑,1、丑的含义及本质。(1)丑是形式上的畸形,违背正常状态和自然规律的表现。(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中的相国;庄子人间世中的支离疏;海的女儿与美人鱼传说;),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b)精,足以食十人。”会:ku,辞源P795;会撮,后颈椎骨;挫:zu,捏,见辞源P683;筴:C,见辞源P1279;鼓筴,占卜;播(b):见辞源P711,通“簸”,撒,扬。,据清任昉述异记载:“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1991年7月2日,新加坡联合日报发表了题为南斯拉夫海岸发现1.2万年前美人鱼化石的报道:科学家们最近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秘鲁小美人鱼塞隆,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像(1913年),华沙第一个美人鱼铜像建于1855年,位于华沙古城市场中心。目前耸立在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铜像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特斯霍娃于1934年以波兰女英雄什塔海尔斯卡为模特创作,1937年建成。,美人鱼是波兰首都华沙的象征,是华沙的守护神。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齐格蒙特的国王在全国到处巡游,想为王国寻找一个理想的京都。一天,国王来到维斯瓦河畔一座风景秀丽的孤家村落。这里只住着一户渔民,国王四处查看时,一条人身鱼尾的美人鱼从河里跳出水面,为国王唱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歌。国王立即爱上了这个地方,遂决定在这里建都。国王问正在河边嘻戏的两个渔家孩子:“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孩子回答:“没有名字”。国王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哥哥答,叫“瓦尔斯(Wars)”,妹妹答,叫“沙娃(Sawa)”。于是国王决定把他俩的名字连在一起,作为这个地方的名称,这就是“瓦尔沙娃”(中文译为“华沙”)。,(2)丑是性质或内涵上的错误或鄙陋,是否定性的价值,但不至于引起痛苦或伤害。(亚里士多德诗学:“丑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贵州傩戏面具;猪八戒;),贵州古傩戏唐氏太婆面具,贵州古傩戏及其面具,傩戏,源于一种以驱鬼逐邪为目的的古老傩舞和追傩仪式,面具是它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随着傩文化的发展,戏剧人物的个性逐步确立,其面具也就变得写实意味浓重,间或显出滑稽,神形毕至,成为增添演出艺术魅力的手段了。唐氏太婆,又称“唐氏仙婆”。因容貌丑陋而被夫弃,后被玉皇大帝收留,成为把守桃园洞的神祗,守护洞中的面具。因此傩堂在繁冗的开坛仪式之后,要启用面具演出神戏,就必须由土地或尖角将军去拜请唐氏太婆打开桃园洞,恭请24个名号的面具,才标志演出正式开始。,2、丑的三种流向,(1)化丑为美:A、丑可因内在的善,心灵的智成为美,外在的畸形因为内在的充实、精神的伟大而得到超越。(庄子德充符哀骀它:“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孔子,无盐女钟离春;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多),孔子相貌,1、孔丛子“河目隆颡”,长眼高额头;2、荀子则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上古时代人们避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用来吓唬鬼魅,其样子狰狞可怖。3、史记“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顶,根据索引的解释,就是“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孔子的头顶骨中间低而四边高。“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1.91米)4、孔子很高但身材上下却不大成比例,头顶凹陷而前额又凸起,皮肤泛青。,马远(宋):孔子像,无盐,姓钟离,名春,钟离春。相传为齐国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人,世称无盐女。无盐是个长相至陋不堪的孤女,生得臼头深目,长指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如漆。令人望而却步,年过四十,不但流离失所,甚至无容身之处。曾自诣齐宣王,当面指责其奢淫腐败,宣王为之感动,乃“罢女乐,退谄谀”,并卜择吉日,立无盐为后。,钟楼怪人剧照(1923),巴黎圣母院剧照,B、外在美也可因内心的阴暗,心灵的愚昧而转化为丑,内在的灰暗掩盖了外型的光彩。(巴黎圣母院浮比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潘岳)C、美丑相对:(庄子旅店二妾、丑小鸭),(2)丑变为邪恶:外在畸形的形式加上内在灵魂的罪恶,有害的内涵使形式的丑陋充满杀气,令人生畏。(美杜莎;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列宾祭司长;红楼梦中恶人薛蟠:打死人命,折磨英莲;),美杜莎,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三姐妹之一,居住在遥远的西方,是海神福耳库斯的女儿。她的头上和脖子上布满鳞甲,头发是一条条蠕动的毒蛇,长着野猪的獠牙,还有一双铁手和金翅膀,任何看到她的人都会立即变成石头。宙斯之子珀尔修斯知道这个秘密,因此背过脸去,用光亮的盾牌作镜子,找出美杜莎,在雅典娜和赫耳墨斯的帮助下割下了她的头。,委拉斯开兹(15991660)(西班牙):教皇英诺森十世(1649),画家在构图和人物动作的安排上,紧紧扣住人物精神的传达。教皇正襟危坐在宝座上,身子微向左侧。在他狭长的面孔上,嵌着一双凶狠的眼睛,斜视着这个世界,他那冷峻逼人的目光令人望而生畏;稍嫌肥厚的鹰钩鼻子内藏奸诈;紧闭的嘴唇上长着稀疏的胡子,威严里含着狠毒;双手架在椅把手上,拉开的架势简直不可一世,那双瘦削无力的手却掌握着教廷的大权。为了再现教皇的个性和权威,画家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表现力:火红的上衣与白色的长袍形成纯净热烈的对比,更衬托出人物面部与手部的光彩;华贵的服饰显现出柔软的质感,在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尽管画家想赞颂教皇,可是他那现实主义的手法却无法美化教皇,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专横跋扈、阴险狠毒、内在空虚而外表自负的教皇形象。,(3)生活丑转为艺术美:艺术透过丑的形象展示揭露生活的真相,发人深思。(罗丹欧米哀尔),罗丹:欧米哀尔(老妓)(1885),毕加索(1881-1973):哭泣的女人(1937),3、丑在历史上的演变。,(1)原始时代:神秘怪诞的原始艺术与原始人的宗教意识紧密相连,美丑不分的时期。(旧石器时代的石雕裸女;图腾面具;商代青铜器的饕餮纹。),维林多夫的维纳斯(3万年前,奥地利摩拉维亚),西藏图腾面具,商代青铜器饕餮纹,饕餮纹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主要特征是它的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与耳。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身相对组成的,夔龙纹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纹饰,多用作辅助花纹。饕餮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牛、羊是祭祀活动的主要“牺牲品”。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2)古典时代:和谐鲜明的美感经验使人们膜拜美而贬斥丑。(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雕塑、绘画;),米洛岛的阿芙洛蒂忒法国卢浮宫收藏(公元前130-202年),利塔圣母像(喂奶的圣母)(约作于1490年,木板蛋彩,圣彼得堡俄米塔希博物馆藏),拉斐尔(1483-1520):草地上的圣母(1507年,巴黎卢浮宫美术馆藏),达芬奇(1452-1519):施洗者圣约翰(约作于1513-1514年,巴黎卢浮宫藏),施洗者圣约翰(St.JohntheBaptist)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画板油画,作于1513年-1516年间,画面显示圣经中施洗者圣约翰。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施以洗礼,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者圣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米开朗基罗(1475-1564):大卫(1501-1504年,现藏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美术馆),周昉(唐):簪花仕女图,仕女的衣着华丽,身着彩纱、薄如蝉翼、裙摆垂地、雕花绣凤、美丽自然。她梳着当时最流行的发髻,曲眉明眸、体态丰腴、浓丽华贵,而盛唐时的风俗也就可见了。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艺术同样非常繁荣,当时以人物画为主,名家辈出,周昉就是当时以人物画驰名的画家。周昉曾学张萱,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了“周家样”。他的艺术成就一部分就体现在他表现宫廷生活和贵族仕女的题材中。唐朝名画录中将其作品评为“神品”,尤其称其仕女画为“古今冠绝”。簪花仕女图就是表现出这样的“冠绝”之处,作品取材于宫廷贵妇人们百无聊赖的富贵生活。她们簪花、赏花、戏犬、漫步,舒适悠闲的生活掩饰不住寥落的心情。宋人苏轼在周昉画美人歌中所写的“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戏”可见画中的人物看似安逸闲适,实则寂寞失落的一种生活状态。,太原晋祠北宋仕女像: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祠内有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1),是供奉周武王王后、太公姜尚的女儿、姬虞的生母邑姜的祠堂。殿中的33尊侍女与周柏、难老泉被称为晋祠三绝。圣母殿,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正面副阶柱上有宋代木雕蟠龙,殿内帐中有圣母坐像,是北宋雕塑精品,四周还有三十几躯仕女立像。这些像经后代妆銮,已非原貌。殿内文物严重损坏,正在装修,没有进去参观.圣母殿内43尊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亦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近900多年的历史。主像圣母邑姜,头戴凤冠,身披蟒袍,气宇不凡端坐于凤椅上,雍容华贵中更显端庄慈祥。42尊宫女宦官左右分立,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出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像5尊,侍女像33尊。,齐白石丁亥款黛玉葬花图1897-1902年。立轴,纸本,设色,尺幅:13738厘米齐白石画仕女有“齐美人”之称。此图是白石老人早年的作品,齐白石60岁后作仕女中的线条“明显渐粗”大胆运用“书法勾线”,在黄慎、金农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减笔仕女”。齐白石七十岁以后画仕女,用笔特征是“粗笔大抹,用笔极简”。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有很多名家绘此场景,但仍以白石老人所绘最佳。他笔下的黛玉颇具古典美气质,这幅仕女画在拍卖市场表现不俗。,(3)近现代:美丑并存,丑自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文明进程使人们明了人性的复杂与本能欲求的合理存在。雨果:“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巴黎圣母院;现代主义文艺:毕加索与达利),毕加索:立着的裸女(1906),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907,1906年秋,毕加索在兴奋之中创作了与他过去的画风截然不同的两个裸女。两个裸女的创作标志着毕加索对旧画风的摆脱。1907年春,毕加索坐在“洗衣船”里的画室,苦苦构思一幅反映巴塞罗那亚威农大街妓女生活的作品。好几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完整的草图出来了。五个裸女坐在夜总会的舞台上,柔嫩的粉红色肉体在蓝色的背景映衬下显得非常突出。整幅画的前景都是花与水果。经过四个月的修改,一幅尺寸巨大的亚威农少女诞生了。这幅立体主义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像一颗炸弹投向巴黎画坛,引起了同行知己们的漠视、误解甚至抨击。雅各布公开表示不欣赏,俄国收藏家什楚金则感慨:“这对法国艺术是多么大的损失!”德兰还向画商肯惠勒说:“我们总有一天会看到毕加索自缢在那幅大油画后边的。”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1907年,毕加索画出了这一幅亚威农少女。这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毕加索:哭泣的女人1937年布面油画60.8厘米50厘米英国伦敦塔特陈列馆收藏,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于现代派艺术中最具先验性效应和性格特征的杰出肖像作品,是立体派理念的一个发展,他在艺术里果断地把丑化为美,同时又在现实中义无反顾地使美向丑沉沦。哭泣的女人也是毕加索后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动人的一幅。有人说他把自己给了魔鬼,把画笔给了上帝;而对于这一幅作品,他把痛苦给了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朵拉玛尔。这幅画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这幅人物画是毕加索不朽巨作之一。女人脸部扭曲和断裂的方式是立体派手法的一个发展。女人的面部因无法控制的情绪而痉挛,悲愤的大眼和前额颠倒支离,眼睫毛是齿轮般的,眉毛是倒悬的锯齿般的,特别是那引人注目的嘴唇和牙齿之间凄凉的蓝白色域上,由于悲伤而破碎;她面色忽黄忽紫,浸透着墨绿的苦涩;她长着钢丝般的头发,头顶的帽子红得让人心焦;她用手撕着自己的脸,泪如雨注,声嘶力竭地放声大哭,哭得使人憋闷、心烦意乱。扭曲和断裂的,不只是一种线条的表现方式,更是极度痛苦的心灵。,达利(1904-1989):燃烧的女人青铜,1981年长57厘米宽47厘米高174厘米160千克,火中的女人综合了达利最喜爱的形象:火和抽屉女人。达利发现火很有趣,因为它们有自己的生命,而且给看到它的人一种魔力。火还赋与女人以欲望的冲动。达利曾经用弗罗伊德的理论来解释这件作品,是孩子对封闭空间好奇心的发生。不仅满足了他们想要了解这里有什幺,而且驱除了对未知有害因素的恐惧感。弗罗伊德解释抽屉是女人隐藏欲望的象征。达利在这里增加了许多微开的抽屉,暗示她们的秘密是公开的,而且不再害怕。两个拐杖从雕塑中升起,象征了权威、稳定和欲望力量的结合。,达利头插玫瑰的女人,青铜1981年长155厘米宽50厘米高210厘米304千克,三、中国传统审美境界,1、中和之美:中国传统审美境界中强调艺术创造的多样统一美、艺术创造的适度美、自我与对象的和谐美。(阴阳五行;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子路与公西华);论语“过犹不及”;“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生梦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解说,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太极图说宋周敦颐“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2、风骨之美:在审美现象、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指挺拔劲健而又潇洒飘逸的审美境界。,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骨风指潇洒飘逸的气质,骨指挺拔劲瘦的体态。王羲之“风骨清举也”;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着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嵇叔夜之为人也,严严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风清骨俊,篇体光华。”“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错文囿。唯藻耀而高翔,故文笔之鸣凤也”;建安诗歌,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反例:肉鸭与墨猪),王羲之兰亭集序,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灸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诗人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作者简介: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一种毫不逊色的洛神赋。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诗人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诗人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3、传神之美:,强调超越外在形态的逼真描摹而去揭示事物的内在个性和精神生命的审美境界。(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画裴楷“颊上添豪,如有神明”、谢鲲“胸中有丘壑”。(白居易长恨歌、吴道子的画、宋元山水、朱耷鱼鸟图、郑板桥兰竹图、齐白石虾图等),吴道子(约685758),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年时曾跟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没有成功;改习绘画后,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很有成就。后来做过一些小官,玄宗时入宫,任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是盛唐时期的杰出画家,擅画佛教人物、山水。技法上远学张僧繇,近师太宗时的张孝师,并把中原画风与西域画风融合起来,自成一家,运用“莼菜条”式的线条以及自创的淡着色法作画,被人称为“吴装”。他发展了张僧繇的疏体,落笔雄劲,气势博大,所画的人物衣纹飞动,犹如被风吹扬,号称“吴带当风”,人们把他所开创的宗教绘画新样式称为“吴家样”,对后世影响极大,有“百氏画圣”之称。记载说他曾画过三百余堵壁画,形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他画嘉陵江,三百里风景一日挥就,传为奇谈。其真迹已不可见,但他的画风可以从敦煌172窟盛唐净土变、103窟盛唐维摩变及传为北宋武宗元所绘制的朝元仙杖图中窥见。吴道子的学生很多,卢棱伽是他的得意门生。但现藏故宫博物院、传为卢棱伽的十六尊者像被专家认定为五代后的增仿之作。五代北宋时的著名画家王瓘、高文进、武宗元等都属于他的传派。八十七神仙图人物动态、神情各异,活灵活现。堪称“以形写神”和离时于空的一大杰作。,唐-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4、韵味之美:,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中容纳无限的想象空间、蕴涵着醇厚悠远美感的审美境界。(唐代意境理论,王昌龄“论诗之三境”,司空图“韵外之至”“味外之旨”;北宋范温:“概尝闻之撞钟,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然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王孟诗派等含蓄蕴藉的古典诗歌;中国写意画;古典名曲等),元-倪瓒秋林野兴图卷本,水墨,纵97厘米,横68.5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是一个追求以绘画遣兴怡怀的画家。他在汲取前人之长的基础上融合变化,创造出一种不落俗套的新格体,因此使他的水墨山水画具有不拘形似、表达胸臆的意象特征。在艺术思想方面,倪瓒主张物我合一,借景抒情。他认为,绘画应是借助自然景物或情境抒发自己之情,进而表达胸中“超逸”的性情,达到疏放心怀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画家的绘画思想。此画近处缓坡错落,皴法隽爽;坡上有树丛,且远近有别,点叶也富于变化。树下有一茅亭,造型简洁、古朴。亭内有一高土临河而坐,一派肃穆沉静之态,另有一童子侍于其后侧,形象谦卑。隔河的远山,以淡墨画就,虚灵而空潆,与对岸的缓坡既有对比又有呼应。此画的笔法表现多见李成、郭熙、董源、巨然诸家之法。该画所描绘的大概是倪瓒在自家园林“清闷阁”幽居读书的情景,抑或是抒发了他宁静安闲的心绪。,5、芙蓉出水之美:,追求自然平淡、于朴实清新中寄寓精神韵味的审美境界。(诗经、古诗十九首、六朝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古体诗歌、唐宋散文、明清小品文;陶器、青铜器、宋代的服饰与建筑、上古乐曲、中国写意山水画、中国的白瓷、青瓷等),南宋-刘宗谷瑶台步月图(局部),瑶台步月图是南宋代表性的人物画,现藏故宫博物院。画风写实性极强,五位婀娜的仕女是画的主角,也让我们看到了南宋贵族阶级女性的服饰风格。(图1、2)结合考古方面出土的服装实物、雕塑等材料,可以让我们对南宋仕女服饰有个初步的了解。图1、2南宋瑶台步月图宋代流行在庭院中或屋后空旷处建筑露台,可供赏月、喝茶、饮酒,登高。瑶台步月图画的便是露台的一角,有深棕色嵌玉栏杆围绕、且有莲花柱头装饰于栏杆转角处。时值中秋,仕女们正于露台上赏月。中间三位女性地位较高,皆上身穿“褙子”,下着浅色裙子。“褙子”是宋代代表性服装,有单有夹,宋代棉花种植尚未普及,单衣料子多是丝绸,其中又以罗为主,夹衣内夹丝绵。基本款式为直对襟,两腋下开衩,衣领处的花边是装饰的重点,有时下摆、左右开衩处、袖口处也贴花边。总体上讲,图中的女性服饰给人的感觉是纤秀、婉约,也是社会审美倾向所致,科举制度的进步,对文士的优待调动了读书人的积极性,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相比其它朝代,宋代皇帝文化修养也颇高。文人的倡导,是整个社会倾向于儒雅、内敛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宋明理学影响力的扩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更趋向端庄、贤淑。从瑶台步月图女性服饰上,我们也可以感知到宋代这种纤细、素淡、保守的服饰风格。,白瓷工艺品-五龙瓶灯,白瓷执壶,白瓷狮面铺首炉,中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巳较普遍,河南内邱邢窑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601-2-70:2025 EN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2-70: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sleep apnoea breathing therapy equipme
- 2024 年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石家庄市鹿泉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中国现代农业园区行业市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常州市武进区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必考版临床技能水平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岗位技能(劳务员)试题及劳务员附答案
- 2025年福建莆田市城厢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招聘若干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院感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考后答案及真题解析
- 2025年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朱德的扁担 教学课件
- 胰岛素抵抗综合管理方案与减重训练
- 环境消毒效果评估方案制度规定
- 《红岩》第03章+带读课(课件)
- 2025浙江宁波华润兴光燃气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房山初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和答案
- 2025安徽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润心育德-“七彩少年”小学德育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 2026届新课标全国Ⅰ卷高三语文9、10月份各地模考好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篇)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档案
- 《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市政桥梁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244-2022》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