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1)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1)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1)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1)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古有一人,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悟苏轼闲人情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2、品味精炼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3、抓住关键词句,引用相关资料解读文本。4、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我们来聊聊大家在阅读苏东坡的数字人生时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闲聊,他长什么样?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在诗、词、书、画等诸多领域均有极高造诣,流传后世的诗作2800多首。民间故事中,有一首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小形容他面容的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意思是说他额头扁平,眼睛之间距离较远,长着一张大长脸。作家林语堂查了很多史料,对苏东坡的相貌是这么描述的:“魁伟,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他的“Title”(头衔)你都知道吗?“三苏”: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宋代书法成就“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诗风格体现者“苏黄”:苏轼、黄庭坚豪放派代表“苏辛”:苏轼、辛弃疾“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辛”留名,词开豪放一派;用笔行书自成一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名家如何评价他?苏东坡有无数狂热“粉丝”,包括皇帝在内,宋史苏轼传记:“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北宋词坛才子秦观满心佩服苏东坡,其言曰“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苏轼当过徐州太守,人称“苏徐州”)。作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苏东坡,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记承天寺夜游感知文本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读1、再读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如果我想从题目中看出这写的是什么事,你怎么读?如果我想看出地点是哪里,你怎么读?我想看出时间,你怎么读?读文,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关键字处重读,拖长,语气舒缓,再加上一些情感,就能把一篇古文读出文言的味道。2、自由大声读,读出自己的发现。3、个别学生读,全班学生随读。4、师生共同配乐读。,1、参考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作出标记。,疏通文意,2、合作交流、质疑。,3、翻译,品玩文章,方法是“字斟句酌、读出自我”。刚才我们翻译课文有相对固定的标准,而现在的品玩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示例:“欲”就是想要。东坡和我们一样,也有麻木,也有漠然,也有浑浑噩噩。毕竟,他也是肉胎凡身。他会和我们一样,白天吃喝拉撒,天一黑,没感觉,睡!于是,解衣,上床,做梦,扯呼。就这么回事。许多许多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闭上眼睛,世界就与我无关;眼帷垂下,天地就彻底熄灭。但是,“想要睡”又表明还未睡,灵性如东坡,总有反观自己内心的生活习惯。有此习惯,这一天不会这样就过去,冥冥中一定还有和天地的约会!幸好东坡没有睡去,不然世界就少了一段人类心灵史的记录!我们就这样“字斟句酌,读出自我”。大家品玩第一段,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分享。,理文章之脉,记承天寺夜游,叙事,写景,抒情,寻友赏月,庭中月色,月下抒怀,赏庭中月色,作者是如何描写庭中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与苏轼共赏月色,“盖竹柏影也”放在“水中藻、荇交横”之后,有什么效果?,品读复杂的情感比较体验:改动后的句子,阅读的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齐读加上虚词的文本,感受情感变化之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啊!(读出惊喜)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噢!(读出顿悟)盖竹柏影也。唉!(读出不甘、不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用了什么手法把月亮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和诗意?,赏庭中月色,比喻,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清明澄澈,与苏轼共赏月色,清丽淡雅,景中有情。作者借描写庭中月色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品月下抒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首清冷的月光曲.doc,自由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思考,由此段可以看出“闲”还是什么?。,品闲1、读出一份“闲”文章中,苏轼称自己为“闲人”,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的“闲”呢?请同学们用:“课文原句,闲也,这是一份闲”来回答。,苏轼真的很闲吗?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在黄州的四年又四个月,他作诗220首,词66首,赋3篇,文169篇,他还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彩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闲人”心中有何情?1、欣然起行。2、相与步于中庭。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闲情雅致: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悲凉感慨: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温馨提示: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品月下抒怀,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阅读苏东坡.do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首先,“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闲人,即清闲的人,并非是指无所事事的人。,知人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一个有着闲情雅致的苏轼,但若仅此只是一个表层,从文中我们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还得借助一些背景资料。苏轼21岁中进士,名动天下;25岁参加制举考试,成为“百年第一”。宋仁宗曾说:“我为子孙觅得两位宰相,那就是苏氏兄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会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贬官儋州: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知人(读出自得于达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哈哈!”,悟豁达胸襟,这是一种饱经忧患仍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的豪迈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旷达情怀;这是一颗即使在艰难岁月中也始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时时刻刻发现美、欣赏美、体会美的敏感心灵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获人生启示,面对遭贬的困苦境遇,苏轼仍能从容安闲地邀上好友在月下寻“乐”,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定风波.doc,心静如水恬淡闲适光明磊落豁达从容,苏轼,感悟苏轼,学习小结让我们来读2000年的一份法国世界报,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前的12位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再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打开两扇心门珍藏一缕月光常怀豁达之心永做乐观之人,小结学法苏轼旷达情怀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共同小结刚才学习中用到的方法:文言文学习方法:赏析法比较法诵读法,苏轼的奇思妙想,游过千年依然香。我们怎么才能同苏轼一样拥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豪放乐观!,眼中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心中情:闲情雅致: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悲凉感慨: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主题阅读,提升感悟1、品读篇目:浣溪沙2、凭借所学赏析法、比较法、诵读法来思考,批注。1、自读浣溪沙一词,尝试带着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解读此诗词。、苏轼写了蕲水清泉寺哪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情感?、此首词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