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7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7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7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7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三 化 学(第21周) 【教学内容】 复习物质的量反应热【教学目标】 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概念及其有关计算,掌握气体摩尔体积、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概念及其运用。【教学过程】一、 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物理意义:衡量宏观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物理量,它是七个国际单位制物理量中的一个(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光学强度)。其单位是摩尔。2、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2gC12所含碳原子数,由此可以看出:(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精确值(12gC-12含碳的原子数是个定值)(2)阿伏加德罗常数可通过实验测定(3)6.021023是个非常近似的值。3、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M=显然摩尔质量与1mol物质的质量意义不同,只不过数值相同,且等于其式量。单位不同,一个是gmol-1,而另一个是g。 4、引入摩尔的意义:摩尔象一座桥梁把单个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跟很大数量的微粒集体,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例:化合物E(含二种元素)与氨气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式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原子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40和0.074,由此推断:(1)化合物G的化学式为_ (2)反应消耗1molNH3,可生成2molH2,则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_和_ (3)1molE和2molNH3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化学式为_解析:( 1)由E+NH3G+H2可知,G中必含N元素,则1molG中含B、H、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B:=3,H:=6,N:则G的化学式为B3N3H6即所谓的无机苯。(2)同样由E+NH3G+H2可知,由于G中含B元素,则E中必含B元素,(NH3中无B元素)而每消耗1molNH3(只含3molH原子)则可生成2molH2,(含4molH原子),由H原子守恒可知,E中必含氢元素,即E由B和H两种元素组成。(3)据题意:1molE恰好和2molNH3反应,应理解为E和NH3按nE:=1:2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因为E+2NH3G(B3N3H6)+H2,反应前后N原子必相等,则NH3的计量系数至少为6,而B3N3H6的计量系数应为2,则E的计量系数应为3(nE:=1:2)又由于1molNH3反应可生成2molH2(题(2)中的条件应继续运用),则6molNH3应生成12molH2,即反应式为3E+6NH3=2B3N3H6+12H2,由B原子守恒,1molE应含2molB,再由H原子守恒,1molE应含6molH原子,即E的化学式为B2H6(即所谓乙硼烷)。从本题的解析过程应看出:解此类习题一是要充分运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关系,熟练运用摩尔、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二是认真审题,充分利用题设条件,特别是在解答下一问时要注意到上一间所提供的条件。二、 气体摩尔体积(1) 等物质的量的液体、固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构成它们微粒的大小,而温度、压强对其体积大小几乎没有影响。 2、等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因为通常情况下,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的大小由温度和压强决定,温度升高或压强减小,平均距离增大,反之减小。但只要是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 3、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同温同压,只是在0,1.01105Pa),1摩(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只要是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1) 标况下1摩任何气体所占体积一定是22.4升(2) 非标准状况,1摩H2所占体积一定不可能是22.4L(3) 标况下,1mol水蒸气所占体积为22.4L(4) 标况下,1molSO3所占体积为22.4L(5) 标况下,1molNO2气体所占体积为22.4L 解析:(1)不对,抓住气体摩尔体积中的约是;(2)不对,非标准状况1mol气体也可能为22.4L(如温度为273,压强为2.02105Pa)(3)(4)不对,在标况下H2O为液体,而SO3为固体。(5)不对,因为2NO2 N2O4+Q,标况下(温度低)NO2部分转化为N2O4,气体物质的量小于1mol。 4、阿佛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V1=V2,则n1=n2引伸:(1) 同温同压任何气体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2) 同温同压任何气体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式量)之比(3) 同温同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体积)的反比(4) 同温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压强之比一定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例1、标况下,mg气体A和ng气体B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B、25时,1kg气体A和1kg气体B的分子数比为m:n C、同温同压时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比为n:m D、标况时,等质量的A和B气体的体积比为n:m解析:由题设条件,可看作气体A的式量为m,气体B的式量为n(这是至为关键的)本题即为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引伸的运用,显然在运用时注意前提条件A中缺少同温同压条件,只有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则A、B物质的量相同。质量比才为m:n,而B中与温度压强没有关系,但,C中同温同压密度比等于其式量比,应为m:n,因此正确答案为A、B、C。例2:4mLO2和3mLNxHy(yx)混合气体在120, 1.01105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反应后N2、O2、H2O(g)混合气体密度减小,(1)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推算NxHy的化学式,计算的根据是_(用文字叙述)。即(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_。解此方程当_时合理,所以NxHy的化学式为_。解析:(1)由题意可知氧气过量,且产物为N2和H2O,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 NxHy+yO2=2xN2+2yH2O(2)计算x、y依据是什么?注意题目提供条件及隐含条件:同温同压,反应前后均为气体,且质量不变。显然依据是同温同压同质量任何气体,密度比等于其物质的量反比。计算方法用差量法:4 NxHy+yO2=2xN2+2yH2OV 4 2x+2y-4-y3 (2x+y-4) 2x+y=8,即x=2, y=4合理,因此化学式为N2H4。三、 物质的量浓度1、C=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1L水溶解了22.4LHCl, C=1molL-1?(错,溶液体积不为1L,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2)16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C=1molL-1?(错,溶质物质的量小于1mol)(3)74gCa (OH)2溶于水配成1L溶液C=1molL-1?(错,Ca (OH)2微溶)例2、标况下,盛满HCl烧瓶与用排空气法收集的HCl(VHCl占75%)烧瓶例置于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相等,均等于)思考:CH3COONa、NaClO溶液PH值相同,则这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因为等物质的量浓度CH3COONa和NaClO溶液,NaClO水解程度大)(2) 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1) 非电解质:微粒数=CVN0(2)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不考虑水解)设化学式AmBn,则其微粒数=CV(n+m)N0(3) 弱电解质:分子、离子共存。VL、CmolL-1、电离度为的CH3COOH,所含微粒数目为CV(1+)(4) 考虑水解例1、温度均为0.1molL-1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l-NH4+H+OH-思考:在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H2SO4,使其数目略有增加的是( ) A、SO32- B、Fe3+ C、HCO3- D、Na+(答:B,因为Fe3+要水解,加酸、抑制其水解)10mL0.1molL-1AlCl3溶液和0.1molL-140mLKOH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答:K+Cl-AlO2-OH-H+)(3) 物质的量浓度配制(2) 达到两个规定 规定配制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规定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如配制500mL、1molL-、NaOH溶液,必须取20gNaOH,500mL容量瓶,而不能取10gNaOH配成250mL溶液。(3) 操作步骤在配制溶液之前首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称量或量取溶解(适量水) 转移 洗涤23次(一般每次用水1015mL)振荡 定容摇匀、溶液配制以后要立即倒入试剂瓶中,容量瓶不允许久置溶液(凡有精确刻度的仪器均不能久置溶液,均不能作为反应容器)(4) 误差分析思考:下列操作会引起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还是偏小或不变?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转移溶液时溅出少量溶液至容量瓶外 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定容时视线高于容量瓶刻度浅(即俯视)(答不变 均变小 偏高)四、反应热1、 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思考:(1)化学反应是否一定伴随热量的变化? (2)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答(1)不对,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是热量的变化,通常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2)不对,必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例如:NaOH(固)、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均不能称为反应热)2、热化学方程式注意:(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系数仅表示物质的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同(计量系数还可表示微粒数或体积),因此可出现分数或小数。(2)必须标明各种物质的聚集状态,否则热方程式无任何意义。如H2和O2反应生成水,水的状态不标明,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放出量是不同的。 (3)热方程式中的热量值必须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一致。如:铝在纯氧中燃烧,每生成1gAl2O3(固)放出QkJ热量,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4Al(固)+3O2(气)=2Al2O3(固)+204QkJ。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是否将热量写成QkJ?不能,因为该反应中生成了204g Al2O3,即放出204QkJ热量。【能力训练】一、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同温同压下,aLXm气体和bLYn气体化合,生成cL的化合物z,则z的化学式为( ) A、XaYb B、XnYm C、XamYbn D、2、 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N0个SO2分子和N0个SO3分子所占体积相等B、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0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C、18g水在室温下所含的H+数为N0D、0,101.3kPa22.4LCl2中所含的氯原子数为N03、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氩气和氟气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质量 C、原子数 D、体积4、 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和Cl2恰好完全反应,其产物只有N2和NH4Cl,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之比应接近于( )A、1:11 B、7:11 C、11:1 D、11:75、在体积为VmL、密度为dgcm-3的溶液中,溶有式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c= B、m=VdC、w%= D、c=6、一个的原子质量为mg(15.9949u),若阿伏加德罗常数N0,下列式子中可表示一个原子质量的是( ) A、 B、 C、 D、7、设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0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和1molH2所含质子数目均为2NC、16gNH2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0D、2L0.3molL-1硫酸钾溶液中含0.9N0个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8、实验室测得乙烯和O2的混合气体密度是H2的14.5倍(同温同压),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A、0.250 B、0.276 C、0.724 D、0.7509、化学反应aM+bN=cW+dE,已知20gM和10.5g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5gE,则M与W两种物质摩尔质量之比为( )A、 B、 C、 D、10、已知下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 +O2(g)=2H2O(l)+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2220.0kJ,已知5molH2、C3H8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3847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 )A、1:3 B、3:1 C、1:4 D、1:11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分别充满NO和CO两种气体(其中N、C、O三种元素分别为14N、13C、18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均相同B、两容器中所含微粒的质量均相同C、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中子数均相同D、两容器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12、某种气体1L(标况)与适量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和水蒸气,在273、101.3Kpa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bL,当冷却至标况时气体的体积变为aL,则用a、b表示的该烃的化学式为( )A、CaHb B、CaHa-b C、CaHb-2a D、CaH2(b-a) 二、 填空11. 标准状况下有6.72L甲烷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13.6gH2S气体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序号表示) A、体积_ B、密度_ C、质量_ D、氢原子数_ 2、称取金属、钠、铁、铝各mg,在室温下分别与VL4molL-1的HCl充分反应,试推断在下列三种情况下,V值的取值范围(用含m的表达式表示)2. 铝与盐酸反应放出H2最多_3. 钠与盐酸反应放出H2最多_4. 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