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A山的倒影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用放大镜鉴赏邮票D用照相机照相2 . 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此中露水相当于( )A照相机B幻灯机C投影仪D放大镜3 . 关于光的反射,图所示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4 . 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A近视眼镜B远视眼镜C凹镜D凸镜5 .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50cmD20cm6 . 图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钢笔错位B小孔成像C看水中的鱼D隔水看花7 . 2019年9月8日,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河南郑州开幕,国际会展中心“大玉米”的灯光秀美轮美奂,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能看到耀眼的灯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大玉米”在湖中的倒影,是倒立等大的虚像C用照相机拍的“大玉米”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若想用相机拍摄更大的“大玉米”,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把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调大一些8 . 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前3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将该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后,移动光屏,则光屏上清晰的像的大小将( )A缩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9 . 鲁能巴蜀中学的校园里丹桂飘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桂花树的树叶光合作用时,吸收绿光B我们看到桂花树是光的漫反射C桂花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D摄像师给桂花树照相,是光的折射1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黑板表面越平滑,字就越看得清,漫反射的效果越好B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都遵守反射定律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11 .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在莲花湖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老花眼”戴的“老花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无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12 . 自然世界中有很多奇妙的光现象,图中几种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ABCD13 . 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一次放大作用B二次放大作用C三次放大作用D四次放大作用14 . 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A发出红光B发出红外线C反射夕阳的红光D吸收夕阳的红光15 . 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16 . 下列关于物体成像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近,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大C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物体成放大的虚像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17 .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18 .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5cmB10cmC20cmD30cm19 . 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的清晰的像时,那么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8cmB10cmC18cmD25cm20 . 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光心2f处放一个点光源S在另一侧得到一个像点S若透镜绕其光心转动一个不太大的角度则像点S的位置将 ( )A在原来的主轴上,但靠近光心B在原来的主轴上,但远离光心C在原来的主轴上,且位置不变D偏离原来的主轴二、填空题21 . 阳春三月,高邮油菜花盛开,吸引了无数游客(1)游客漫步在花海中,穿行于河道间,田埂上“香气袭人知昼暖”,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有关(2)高楼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油菜花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2 . 某同学身高1.8米,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则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米,像高_米。23 . 如图所示,MM是A和B两种介质的界面,A、B中有一种介质为空气。一束光从介质A射到界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入射角是_度,反射角是_度,折射角是_度。图中表示空气的是介质_(选填“A”或“B”)。24 . 如图所示的是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光路图其中光线a是_光线,光线c是_光线,折射角的度数是_,界面的_侧是空气25 . 如图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 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落成启用。它直径500m的球面形成了一个_镜,对来自太空的电磁波具有_作用。26 .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它对太阳光的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7 . 在下列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图,其矫正做法是_图。28 . 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1)实验时,为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应调节_、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的实像。(3)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_(选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4)照相机就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之一,某同学用照相机拍摄图甲“中国光谷”图象时,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像,请问为了拍摄完整图片,最简便的操作是:_。29 .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三、实验题30 . (1)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实验中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的,若以接缝ON为轴线,将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小明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的大小会改变。折射角大小的改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想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以上步骤数次;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0304560折射角0162330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折射角大小的改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_。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一定还会有所发现,请写出两点:_;_。3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32 .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54536060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33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不能选 F作为平面镜,原因是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原因是_;(4)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此刻的时间是_。四、作图题34 . 眼睛看到从平面镜反射来的光线如图所示,在图中确定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35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下左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36 . 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五、综合题3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它用不导电、透明度高的材料制成,应用非常广泛甲图是常见的玻璃光纤乙图是光从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情景,它不会“溜”出光纤这是因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加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先达到90,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射,此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图丙是甲乙两地埋设的光纤,当光以0=53从光纤的一端射入时,折射角1=37,此时折射光线恰好在光纤中进行全反射并传到另一端,光在该光纤内传播的速度为V=2.25108m/s,传播的时间为1105s光纤不仅能传光,也能传图象,将多根光纤捆成一束用于传光,就成为传光束,传光束中各根光纤可任意组合或分开传图象的光纤束称传像束,传输时每根光纤单独传递一个信息元,合起来便将图象从一端传到另一端(1)光从空气中进入到玻璃时_(可能/不可能)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2)关于光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光纤的材料只能用玻璃制成B. 光纤传输信息时必须让它弯曲C. 光以任意角度射入光纤,光不会溜出D. 将光纤置于磁场中不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3)甲乙两地埋设的光纤临界角为_(4)光纤通信时,既要传光又要传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传光束与传像束中的光纤在两端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与婴幼儿视力保护研究报告
- 服装服务协议格式合同
- 设计合同终止结算协议
- 自卸渣土运输合同范本
- 玉器成品买卖合同范本
- 采购食品配送合同范本
- 租车行业电子合同范本
- 自家井水销售合同范本
- 设备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私人间的抵押合同范本
- 多元文化主义政治困境-洞察及研究
-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 冲压工艺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移民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租车紧急预案管理制度
- 2025秋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1.2.4 绝对值
- ICU呼吸衰竭的护理查房
- 油田试井队管理制度
- 局部麻醉完整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31∕T 1491-2024 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