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高考化学专题复习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 考点回顾1、考点阐释(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理解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有关概念。(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2、考查角度考查的方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题型特征主要为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或给出已知条件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比较不同状态时热量的大小、反应热的计算等。该部分知识原属于高考中的“冷点”,由于新教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所占篇幅较大,内容也较为丰富,加之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现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也几乎成了必考题。预计今后考查反应热内容将不断拓宽,难度也有所提高,题型也会有新的变化。该部分知识原属于高考中的“冷点”,由于新教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所占篇幅较大,内容也较为丰富,加之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预计考查反应热内容的题源将不断拓宽,难度也有所提高,题型也会有新的变化,又由于反应热与物理中的“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的综合将成为命题的热点。3、常见失误(1)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或有的注明,有的不注明。(2)不能灵活运用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3)“、”号的使用不清(4)热化学方程式的转换不清二、 经典例题剖析例1、已知298 K时,N2(g)3H2(g) 2NH3(g);H=92.4 kJmol1,在相同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5 mol N2、2.85 mol H2和0.1 mol NH3,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92.4 kJ B.Q2Q1=92.4 kJ C.Q2Q192.4 kJ D.Q1=Q292.4 kJ 【解析】 此题涉及到等效平衡及可逆反应的概念。题示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 N2(g)和3 mol H2(g)完全反应的反应热为92.4 kJmol1,而将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不可能反应完全(可逆反应的特点),故Q192.4 kJmol1;题示两平衡为等效平衡,即平衡时物质的含量相等,故n(NH3)平也相等,由于第二种情况下已有0.1 mol NH3故反应再生成的NH3较第一种情况少,故Q1Q2。 【答案】 C 【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放出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生成的氨的多少。例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2H2(g)O2(g)2H2O(g);H=Q2;2H2(g)O2(g)2H2O(l);H=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2Q2 【解析】 n(气体)=11.2 L/22.4 Lmol1=0.5 mol,其中n(CH4)=0.5 mol4/5=0.4 mol n(H2)=0.5 mol1/5=0.1 mol 据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得知0.4 mol CH4与0.1 mol H2分别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热为0.4Q1和0.1Q3=0.05 Q3,放出总热量为0.4 Q10.05 Q3。 【答案】 A 【点评】计算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根据生成液体水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例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有以下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1的是 ( )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 H2SO4(aq)Ba(OH)2(aq)BaSO42H2O(l);H2 NH3H2O(aq)HCl(aq)NH4Cl(aq)H2O(l);H3 NH3H2O(aq)CH3COOH(aq)CH3COONH4(aq)H2O(l);H4 A. B. C.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水所放出热量来定义的,且H(aq)OH(aq)H2O(l);H=57.3 kJmol1特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的反应,据此分析,题中所列四个反应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点评】只要抓住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的实质即可。例4、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g);H=a kJmol1 H2(g)O2(g) H2O(1);H=b kJmol1 2H2(g)O2(g) 2H2O(l);H=c 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反应热表示方法的规定即H为“”表示放热,H为“”表示吸热,可判断H2燃烧放出的热量应用负值表示,故A、B不正确;根据相同物质的反应,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可判断ab,故C错;根据相同反应,反应热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可判断2b=c。 【答案】 D 【点评】 该题选用了H2的燃烧这一考生熟知的(放热)反应为知识背景,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点。常见解误有:忽视了H的正负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忽视了H值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忽视了物质三态变化对反应热的影响。例5、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H=57.3 kJmol1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 kJmol1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H=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H=Q3 kJmol1 上述反应均为在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2Q1Q3 C.Q2Q3Q1 D.Q2=Q3Q1 【解析】 中和热研究的是稀酸碱溶液的反应热。式中CH3COOH为弱酸,其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故Q157.3。式中浓H2SO4遇NaOH 的水溶液因溶解而放出大量热,故Q257.3。式为强酸强碱的溶液中和,故Q3=57.3,故有Q2Q3Q1。 【答案】 C 【点评】 该题的知识点涉及到了中和热的标准与条件,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H2SO4的溶解热等对中和热的影响。例6、(06江苏)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C(s)O2(g)=CO2(g);H1 C(s)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解析】 选项两式比较,同样是1molC,前者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后者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前者放出热量多,H小。中硫的状态不同,由于硫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成气态,再氧化燃烧生成气态二氧化硫,其放出的热量的总和,明显小于由气态硫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以前者放出热量少,H大。中反应物的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不同,前者放出热量少,H大;中前者吸热,H为正,后者放热,H为负,所以前者大于后者。 【答案】C 【点评】比较时要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计量数、正负号例7、(07全国II理综)已知: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解析】反应热H =E(反应物)E(生成物)436kJ/mol243 kJ/mol2mol431 kJ/mol183 kJ/mol。H1929kJmol1【解析】CH3OH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和H2O(l) ,A错误;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应比反应物高,B错误;CH3OH如与O2反应转变成H2 放出能量,C错误。CH3OH(l)变为CH3OH(g)吸热,放出的热量变少,所以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反应热与物质聚集状态之间的关系。例9(06上海)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解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应表现为吸热,题中吸热反应只有A【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放热、吸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关系。例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 H=393.5 kJmol1 CO(g)O2(g) CO2(g); H=283.0 kJmol1 计算1 mol 固态碳粉燃烧生成CO(g)放出的热量,并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要求的是1mol固态碳粉生成CO(g)时放出的热量及相应热化学方程式,即:C(s)O2(g)CO(g);H = ?据题示信息可将两个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组成如下关联框图: 其中式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给出,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即得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此即已求出1 mol C(s)燃烧生成CO(g)时放出热量为110.5 kJ。 【答案】 110.5 kJ;C(s)O2(g) CO(g);H=110.5 kJmol1 【点评】 学生只要对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答此题就很容易了。三、 方法总结与2020年高考预测(一)方法总结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书写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热化学方程式右端应注明热量变化,放热H0 kJmol1,吸热H0 kJmol1;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液、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一般用正整数,也可用分数表示,且必须与标明的热量相符;格式要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测量时的温度、压强;对某反应来说,温度、压强不同,反应热也不同;如果未注明条件,一般是指25和101 kPa;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因反应热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因此方程式中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反应热相对应。2.解题注意点(1)利用“思维拓展使用指导2”的有关内容要点,帮助学生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普遍性,记住一些常见例子,并能总结出“放热”及“吸热”的规律性。(2)“燃烧”是最典型的放热反应,它能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量,结合已有知识,悟透“如何促进燃烧”“如何防止燃烧(灭火)”的条件要素,同时建议将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典型“燃烧”反应,从原理、现象、产物等角度进行列表归纳比较,以求在类比中提高对燃烧规律的认识(如H2、CH4、C2H4、C2H2、CO、H2S、白磷、硫、木炭、镁条、铁丝、铜丝、钠、酒精等在空气或O2或Cl2中的燃烧或反应)。(3)在比较“燃烧热”和“中和热”时,一定要讲透定义中的“关键词”,强调应注意的一系列事项,以及在“计算”“测定”等方面应引起关注的问题。 (二)2020年高考预测(1)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常为填空题)或判断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常为选择题)。(2)比较反应热的大小(3已知相关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方法思路是:先比较要写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主要不同,找出无关的物质并变换化学计量数使其相同,再通过加减消去,然后算出热量。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热量也相加减,当物质化学计量数出现负号时,可移项变号。(4)综合试题的可能性较大,即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四、 强化训练及解答技巧(一)选择题1、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 )Aab B D无法确定2、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 CO2(g) ; H-393.51 kJmol-1C (金刚石) +O2 (g) CO2(g) ; H-395.41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3、已知 H2(g)1/2 O2(g)=H2O(g) ; H1a kJmol-1 2 H2(g)+ O2(g)=2 H2O(g) ; H2b kJmol-1 H2(g)1/2 O2(g)=H2O(l) ; H1c kJmol-1 2 H2(g)+ O2(g)=2 H2O(l) ; H2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b0 Bbd0 C2a=b0 D2c=d04、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26.0kJ B51.9kJ C155.8kJ D467.3kJ5、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2O(g) = H2(g)1/2 O2(g); H1+242 kJmol-1B. 2 H2(g)+ O2(g)=2 H2O(l); H2- 484 kJmol-1C. H2(g)1/2 O2(g)=H2O(g) ; H1+242 kJmol-1D. 2 H2(g)+ O2(g)=2 H2O(g); H2+484 kJmol-1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7、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 ( )A. +8Q kJ B. +16Q kJ C. -8Q kJ D. -16Q kJ8、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3H8(g) +5O2(g)=3CO2(g)+4 H2O(l); H= -2220kJ/mol实验测得H2和C3H8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为 ( ) A.1:3 B.3:1 C.1:4 D.1:1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2 H2(g)+ O2(g)=2 H2O(l) ; 2 H2(g)+ O2(g)=2 H2O(g)B. H2(g)+Cl2(g)=2 H Cl(g); 1/2 H2(g)+1/2Cl2(g)= H Cl(g)C. NaOH(aq)+ H Cl(aq)=NaCl(aq)+ H2O(l) ; NaOH(aq)+ 1/2 H2SO4(aq)= 1/2Na2SO4 (aq)+ H2O(l) D. C(s)+ 1/2 O2(g)= CO(g); C(s)+ O2(g)= CO2 (g);10、已知298K时,2SO2 (g)+ O2(g) 2 SO3(g) ; H - 197kJ/mol,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人2mol SO2和1mol O2,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 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人1mol SO2和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Q2Q1/2 BQ2Q1/2C. Q1Q2197 kJDQ2Q1/2197kJ/211、下列有关H+(aq)+OH-(aq)=H2O(l); H -57.3 kJmol-1的离子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和强碱 C.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 D.代表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的反应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 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13、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 + 1/2O2(g) = H2O(l);H= 285.8 kJ/molCO(g) + 1/2O2(g) = CO2(g);H= 283.0 kJ/mol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 5518 kJ/mol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 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14、X、Y二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热量大于Y放出的热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W大于Z。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Z2X BZ2Y CW2X DW2Y(二)填空题15、已知1 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 气体放出283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热量; 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热量。(1) 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 若 1 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 为 890 kJ( 填“”、 “”、“ ”)。(3) 若将a molCH4、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和液态水时,则放出热量(Q)的取值范围是 。(4) 若将a molCH4、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和液态水,且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则放出热量(Q)的的取值范围是: 。1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mol-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 O2(l)=H2O(l) 的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17、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00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丁烷的燃烧热为 kJ /mol。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C4H10(g)+13/2O2(g)= 4CO2(g)+5H2O(g);H= kJ /mol。18、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肼 ,过氧化氢 。 (2)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2O(l)H2O(g);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出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 。 (5)已知N2(g)2O2(g)2NO2(g);H=67.7 kJmol1,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9、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丁烷的燃烧热为 kJmol1。已知1 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C4H10(g)O2(g)4CO2(g)5H2O(g)中的H= kJmol1。 (三)解答题2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aCO3(s)CaO(s)CO2(g); H=178.0 kJmol1 C(s)O2(g)CO2(g); H=393.5 kJmol1 如果把0.5 t CaCO3(s)煅烧成CaO(s),在理论上要用多少千克焦炭? (2)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2%,某农家沼气池平均每天产沼气1.12 kg,计算这些沼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时,分别通过灶具的空气的质量? (四)创新试题22、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N2 (g) 2O2 (g) 2NO2 (g) H = + 67.7kJ/molN2H4 (g) O2 (g) N2(g) 2H2O (g) H = -543kJ/mol1/2H2 (g) 1/2F2 (g) HF (g) H = -269kJ/molH2 (g) 1/2O2 (g) H2O (g) H = -242kJ/mol(1)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有人认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3、细菌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农村富有秸秆、杂草等废弃物,它们经微生物发酵之后,便可以产生沼气,可以用来点火做饭。(1)已知:(C6H10O5)n+nH2O 3nCO2+3nCH4;H0。请设想出这个反应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_(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写出煤和沼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并指出 哪一种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小? _ _ 。(3)我国农村大约有700万个沼气发生池,如果每个沼气池平均每天产生2立方米的沼气(主要是甲烷),1mol甲烷完全燃烧能放出890kJ的热量,计算每天可节约燃烧值为3.36107J/kg的标准煤 _千克(4)若建立沼气发电站,则可以实现把 转化为电能,沼气被称为 级能源。24、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A.电解水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2)氢气燃烧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C(g)O2(g)=CO2(g) H=393.5 kJmol1H2(g)O2(g)=H2O(l) H=285.8 kJmol1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_。(3)氢能源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型氢化物(又称间充氢化物),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LaH2.76、TiH1.73、CeH2.69、ZrH1.98、PrH2.85、TaH0.78。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96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10.64 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_。【解析答案】1、C 2、A 3、C 4、A 5、A 6、C 7、D 8、B 9、D 10、D 11、D 12、A 13、B 14、A 15、(1)H2(g)+1/2O2(g)=H2O(l); H= -286 kJmol-1(2) (3) 283a kJQ890a kJ (4)284.5a kJQ586.5a kJ16、 H2(g)+1/2O2=H2O(g); H= -241.8 kJmol-1 -285.8; 285.817、C4H10(g)+13/2O2(g)=4CO2(g)+5H2O(g); H= -2900 kJmol-1 2900; -268018、 ;HOPH(2)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 kJmol1 (3)408.8 (4)生成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5)N2H4(g)NO2(g)= N2(g)2H2O(g);H=567.85 kJmol1 19、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5)偏小;偏小 20、【解析】 每摩尔丁烷完全燃烧放热: 5105 kJ/=2900 kJmol1 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4H10(g)O2(g)4CO2(g)5H2O(g);H=2900 kJmol1 燃烧热的数值对应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 kJmol1。 当H2O(l)变为水蒸气时 H=2900 kJmol1544 kJmol1=2680 kJmol1 【答案】 C4H10(g)O2(g)4CO2(g)5H2O(l);H=2900 kJmol1 2900;2680 21、【解析】 (1)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求出0.5 t CaCO3(s)分解所需热量(x),再由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求出需要的焦炭质量(y)。 也可由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得如下关系式求解:393.5 CaCO3(s)178.0 C(s) 100 g/0.5106 g=178 kJ/x x=8.90103 kJ 12 g/1000y=393.5 kJ/8.90103 kJ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的人的教学课件
- 腹水病人的护理教学比赛课件
- 协商解决离婚方案范本
- 谷歌劳动关系管理案例
- 会务工作安排汇报
- 长廊吊顶安装方案范本
-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图
- 安全员案例题库pdf及答案解析
- 塔吊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 猪场厂长半年工作总结
- 江苏省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 9.18事变防空演练方案3篇2025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
- 2025年充换电站项目建议书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成都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专利代理培训课件
- 人教版(PEP)(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教学计划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英语试卷(PDF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三级笔译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