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物理月考名字:班级:成就:检查说明:1.请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和其他信息。2.请仔细阅读回答各种问题的要求,并在指定的区域回答问题,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道题;总计32分)1.(2分)(2018年8月仪征期)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是正确的()A.只要物体振动,它肯定能听到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快。在校园周围植树是为了减少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声音控制开关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2.(2分)(2012梧州)在以下现象中,光的折射是()A.水中的反射B.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C.阳光下的阴凉处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弯曲”。3.(2分)(2019武汉模拟)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平面镜是一个虚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公里/秒使用照相机时,人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焦距的两倍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是错误的()光线的线性传播形成了阴影B.物体在平面镜中形成直线和相等的实像C.当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会降低。阳光将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分散。5.(2分)以下光学元件在日常使用中会形成大的虚像是()A.平面镜B.近视镜C.望远镜使用法D.放大镜6.(2分)(2018年9月三明月考)以下现象及形成原因搭配是否正确()寒冷天气时从嘴里呼出的“白色空气”会蒸发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并液化一层厚厚的冰凝固在河面上D.冬季枝叶霜的形成升华7.(2分)(2017年8月底在岱岳)关于声音现象,以下说法是错误的()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B.所有声音发生器都在振动。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降低噪音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就是改变声音的音量。8.(2分)(2018-8八佰伴时期)如图所示,照片中的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以下四个光路图中,它是()a。b .c .d。9.(2分)(2019-8深圳中考)在以下图像中,能正确描述非晶溶液凝固的是()a。b .c .d。10.(2点)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a。0b .30c .45d。9011.(2分)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或解释了以下光学现象()舞者用平面镜观察并纠正他们的姿势。他们用平面镜来成像。B.汽车的后视镜使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这个小男孩在平面镜中看到了他的真实形象。桥在水中的反射是光线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虚像12.(2分)(2018年8月惠山月考)以下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是正确的()在图a中,小孔是一个虚拟的倒影。b在图b中,显示远视患者需要佩戴凹透镜。在图c中,白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色和紫色D.在tooting中,漫反射光是混乱的,不遵循光反射定律。13.(2分)(2019益阳)车辆在直道上移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车辆的移动为()A.在前10秒内做匀速运动b速度在10秒内不会改变。C.在第三个10秒领先300米。前30秒的平均速度是14.(2分)(2017常熟模拟)如图所示,透镜位于虚线框内,MN是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的光学中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指向透镜的两条光线。众所周知,光线a穿过透镜并在点p处与MN相交,光线b穿过透镜并在点q处与MN相交。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15.(2分)(威海时段,2017年8月)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以形成清晰的图像。A.形成的图像是正在缩小的真实图像。B.得到的图像是倒置的缩小的真实图像。C.向左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的位置以获得更小的图像。将蜡烛向右移动一点,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更小的图像。16.(2分)(2018-9-up大庆时期)晓宇用黑色画笔在透明玻璃板上画了一个表盘,如图a所示。将玻璃片放在凸透镜的左侧,用平行光源照射玻璃板上的表盘,如图b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此时表盘上形成的图像如下图所示()a。b .c .d。二、填空:(共6题;总计15分)17.(2分)(2018广东)炎炎夏日,当小东刚刚走出空调房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他的眼镜片变得模糊不清。在游泳池游泳后,他走上岸,感到有点冷,因为他身上的水吸收了热量。他买了一根冰棍,过了一会儿觉得很凉,因为冰棍吸收了热量。18.(3分)(2019成都)用镜子打扮。如图所示,萧红在镜子中的形象是_ _ _ _ _ _(当她从远到近向平面镜移动时,填入“大”、“小”或“不变”)。周围所有的学生都能看见小红,因为光线照在小红身上,而且有光的反射。19.(2分)(2019年8月十堰期末)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 _ _ _ _ _的照射下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要观察月球和其他天体,请使用_ _ _ _ _ _。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20.(3分)如图所示:这是一台人脸识别和访问控制一体机,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捕捉到的图像与之前输入系统数据库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较。相机镜头相当于_ _ _ _ _ _镜头,对光线有_ _ _ _ _ _效果(可选“会聚”或“发散”),可用于矫正_ _ _ _ _ _眼睛(可选“近视”或“远视”);如果镜头的焦距是10厘米,为了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脸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_ _ _ _ _ _ _厘米。21.(3分)(2019年9月长春月考)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_ _ _ _ _ _,光屏上可能会出现清晰的图像;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放置在_ _ _ _ _ _ _ _时都不会成像。请画出凸透镜通过焦点f折射的光路图。22.(2点)(2016靖江模拟)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着_ _ _ _ _ _照射到空水箱底部的O点,形成一个光点。向水箱中注入适量水后,水箱底部的光点移动到o点的_ _ _ _ _ _(可选“左”或“右”)侧。继续沿水箱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将为_ _ _ _ _ _(选择“增加”、“恒定”或“减小”)。三、制图和简答题:(共3道题;共12分)23.(4分)(2016姜堰模拟)图纸按题目要求:(1)如图a所示,反射入射光线AO。(2)如图b所示,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情况,画出拔钉时的最小功率f及其力臂L1的示意图。(3)请使用图C中给出的信息,用箭头标记电源的正极、小磁针的S极和磁感应线的方向。24.(4点)(2018年8月丹徒上期末)如图所示,分别产生了AO折射光线和BC入射光线。25.(4分)(2018年9月吴璇月考)为什么长期使用的白炽灯灯丝会变薄,玻璃墙会变黑?四、实验(1)小雨让一束光贴在纸板上,沿A0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0B方向发射,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多次。(1)上述实验探索的规律是_ _ _ _ _ _。A.光沿直线传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面镜成像的特性(2)白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 _ _ _ _ _(只写一个)。(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右纸板被折回,使得光仍然粘在纸板上,并且沿着AO方向被导向镜面,则反射光在纸板平面中为_ _ _ _ _ _(可选:“入”或“出”)。通过平面镜观察镜子中的纸板图像,图像的光路图是_ _ _ _ _ _(可选序列号)。27.(6.0分)(2019环泰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探索“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装置。(1)为了比较图像和物体之间的_ _ _ _ _ _关系,实验选择了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2)在本实验中,使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目的是同时观察蜡烛甲和蜡烛乙,从而确定_ _ _ _ _ _。玻璃板成像的清晰度优于日常使用的平面镜(填写“好”或“差”)。(3)在玻璃板后面的纸上来回移动蜡烛B,发现它与蜡烛A的图像不完全一致。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 _ _ _ _ _。(4)上述问题解决后,蜡烛B和蜡烛A的图像可以完全重叠。如果此时蜡烛A靠近玻璃板,图像将是_ _ _ _ _(可选“近”或“远”)玻璃板,图像的大小将是_ _ _ _ _(可选“大”、“小”或“不变”)。(5)在实验中,当蜡烛B和蜡烛A的图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被移去,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然后光屏上的_ _ _ _ _ _(可选的“可以”或“不可以”)呈现蜡烛A的图像,表明平面镜形成的图像是_ _ _ _ _ _图像。28.(7.0分)(2019天水)图为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烛焰的图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心,应对烛焰、凸透镜和光屏进行调整,使它们的中心约为_ _ _ _ _ _。(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位置B时,将光屏移动到位置D,观察者将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图像。此时,如果图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凸透镜的焦距为_ _ _ _ _ _厘米。(3)用不透明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后,立即发现出现在光屏上的图像是_ _ _ _ _ _(选择“完整”或“不完整”)。(4)当蜡烛向右移动5厘米时,屏幕上的图像变得模糊。为了使图像更清晰,光屏应该适当地向右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图像应该是颠倒的真实图像,_ _ _ _ _ _ _ _ _ _(填写“放大”、“大尺寸”或“缩小”)。五、计算问题:(共2题;总计19分)29.(9.0分)(冀东期末,2019-8)100米比赛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记录时间为9.706秒(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1)他的时间准确吗(2)这个记录是高还是低?(3)实际结果如何?(4)100米的实际平均速度是多少?30.(10分)(2019-8-黄石时段)一辆汽车以36公里/小时的恒定速度向远离悬崖的方向行驶,在离悬崖一定距离的地方按喇叭,两秒钟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汽车鸣笛时,离悬崖有多远?(2)当你听到笛声时,离悬崖有多远?第16页,共16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6道题;总计32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