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B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路的反射角不一定都等于入射角2 . 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3 . 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2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 )A照相机B放大镜C潜望镜D投影仪4 . 如选项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CD5 . 小红同学和家人去瘦西湖游玩,用照相机拍得五亭桥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她想将五亭桥拍摄得再大一些,如图乙所示她应该( )A拿相机远离五角亭,增大物距B拿相机靠近五角亭,减小物距C将相机的镜头缩回,增大物距D将相机的镜头伸出,减小物距6 . 如图所示是小虎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镜射到白墙上的情景,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 )A该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手持透镜伸直手臂观察远处物体,可看到物体的虚像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7 .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减小8 . 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远视眼镜D近视眼镜9 .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场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大小有关C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D电动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0 . 人的眼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人的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D人的眼睛本身的大小11 . 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和月亮B月亮和镜子C太阳和镜子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12 . 在焦距是20厘米的凸透镜的正前方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0cm/s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7s钟后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13 .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A30B60C70D9014 . 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采用比较法B用真空罩实验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是采用逐渐逼近法C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斜面实验,最终进行推理,得到“当阻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用的是反证法D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用的是等效法15 . 要观察西瓜果肉细胞的结构,需借助A放大镜B显微镜C凹面镜D凸面镜16 . 有人觉得自己家里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使客厅可以看起来大一些,你建议他装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都一样17 .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18 . 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和所观察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19 . 学校运动会100m比赛时一般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法令后开始比赛,终点处的裁判员通过停表计时,为了准确计时,终点处的裁判员应该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B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C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D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速比光速快20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2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D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22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了照相机原理B若用不透明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会变暗C若用另一凸透镜叠放在这个凸透镜前,将光屏向右移动一些,会出现更大的像D保持光屏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标有“35”的位置,光屏上可能出现放大的像23 . 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B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C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24 . 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5 . 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B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26 . 台北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的近视矫正手术,因为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27 .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若使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当是_。28 . 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方向改变25 ,则反射光线方向改变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 2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_将蜡烛放在图中_点(填B点或C点)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清晰倒立、_的实像30 . 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_(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_段发生_(选填“断路”或“短路”)故障,站在地上的人用于直接接触f点时,他_(选填“会”或“不会”)触电。31 . 站在河边看到清澈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看到的是鱼的_像和山的_像,前者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32 . “千年古城第一隧”的瘦西湖隧道全长3.6km,限高3.2_(填写单位)、限速60_(填写单位).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为_min.33 .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CD上同时发生的反射角和折射现象,分析图可知,入射角为_度,CD的右侧是_(选填“空气”或“玻璃”)34 . 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5 .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各色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_的。(选填“变化”或“不变”)(2)图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_组成的;36 . 电流是表示_的物理量,物理学规定:_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中电流的方向与内部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_。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可以用_来测量,实验室常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着字母_。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1)电流表要_在电路中;(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_接线柱流进电流表;(3)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_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_上。三、实验题37 .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50反射角20304050(1)实验时,将光屏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_。(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_两侧。(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_(答出一个结论即可)。38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2)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透镜的焦距为_ cm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 1(选填“”),此时的像是_的_像。39 .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40 . 文安同学进行了如下光学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华在检查视力时,发现视力表在自己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的是对面镜子里视力表的像。检查后,小华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帮助下,完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乙所示,小华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玻璃板后移动与A蜡烛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B蜡烛,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多次改变A与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小华进一步探究,得到了平面键成像的其它特点。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点P在平面镜里的像P,并画出小华看到点P的像的光路图。(_)(2)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填“注水”或“抽水”)。41 . (8分)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 ;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_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_ (选填:“变大”、“变小”或“变”);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_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_ 像,凸透镜能成 _ 像四、作图题42 .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43 .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1)请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2)图2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B点受到拉力的力臂l;(3)如图3,小王从插座处引出输电线(已画出)为一盏白炽灯供电,请完成电路连接44 . 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