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螺栓的注射模设计
36页 2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1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CAXA.rar
三维图.rar
任务书.doc
塑料螺栓.dwg
塑料螺栓的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塑料螺栓的注射模设计论文.doc
外文翻译--喷射成形加工对于注射成型和冲压成型模具的应用.doc
工艺卡片.rar
装配图.dwg
01动模座板.dwg
02垫块.dwg
03限位挡块.dwg
04哈夫块.dwg
05楔紧块.dwg
06定模座板.dwg
07定模板.dwg
08复位杆.dwg
09斜导柱.dwg
10导套.dwg
11导柱.dwg
12浇口套.dwg
13拉料杆.dwg
14导滑块.dwg
15支撑板.dwg
16固定板.dwg
17推板.dwg
目 录
1 引言………………………………………………………………………………… 1
1.1 国内外模具技术发展水平………………………………………………………1
1.2 技术发展趋势……………………………………………………………………3
1.3 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步骤………………………………………………………4
1.4 课程任务要求……………………………………………………………………5
2 方案分析与设计…………………………………………………………………… 6
3 塑料螺栓注射模的详细设计……………………………………………………… 7
3.1 塑料注射成型机的选择…………………………………………………………7
3.2 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10
3.3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11
3.4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和模体的设计………………………………………………16
3.5 注射模具的侧抽芯机构的设计…………………………………………………18
3.6 注射模具的顶出机构的设计……………………………………………………21
3.7 注射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21
3.8 模具结构的设计…………………………………………………………………23
4 注射模加工工艺的设计……………………………………………………………25
4.1 模板的平面加工…………………………………………………………………25
4.2 孔及孔系的加工…………………………………………………………………25
5 塑料注射模具型腔常用加工方法及设备…………………………………………28
5.1 型腔的普通加工方法及设备……………………………………………………28
5.2 型腔的特种加工方法………………………………………………………… 29
结束语 ……………………………………………………………………………… 30
致谢 ………………………………………………………………………………… 31
参考文献………………………………………………………………………………32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本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完成塑料螺栓的注射模设计。在设计中采用ABS塑料注射成型,成型方式为一模两腔,该论文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尺寸计算和强度的校核。
关键词 模具 塑料 螺栓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of
Plastic Bolts
Abstract
The mol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odern manufacture technology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If the mold CAD/CAM technology, the mold laser fast takes shape the technology, the mold precise formed technology, the mold ultra precis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of plastic bolts based on practical engineering was designed. In the design the plastic injected and formed with ABS, and there were two cavities in the mould. The technology of manufacture particularly was analyzed. The technology parameter of the plastic, the forming method, forming equipment in the course of using the mould and the collectivity blue print of mould design were confirmed. The collectivity structure of the mould and the particular structure of all the work s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resolved. Especially, side-loosing core and constitute cores structure, conducts some necessary dimension calculate and intension inspect were adopted.
Keywords Mold Plastic Bolt
1 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产品的品种很多,主要以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压铸模具为主。
在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中,冲压模具占50%,塑料模具占33%,压铸模具占6%,其它各类模具占11%。模具产品的应用面很广,汽车、摩托车部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轮胎及其它一些工业产品和塑料制品都需要模具来成形。模具产品以其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和低耗能耗材,引起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重视。模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
1.1 国内外模具技术发展水平
1.1.1 国外模具技术发展及目前水平
模具产品是工业产品制造的基础,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适应工业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加强了对生产周期短、精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的模具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近十多年来,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外先进国家的模具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已普遍应用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模具产品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和分析测试水平。从而达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是模具产品生产的一场革命。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这一技术。我国目前己有许多企业应用这一技术,但从总体来说,应用面还不是很普遍。
(2)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RPM是激光、光学扫描、先进的新型材料、计算机、数控综合应用的高新技术,该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对制造业的变革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应用该技术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低、精度高和寿命长的优势,是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一类制造模具的技术。该技术已被汽车、航空、家电、船舶、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国外大型企业如通用、福特、法拉利、丰田、麦道等企业都积极在产品设计制造中采用这项技术。在我国,一些重点模具企业已运用RPM技术进行模具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应用该技术
(3)模具标准化程度高。
模具标准化主要包括模具产品标准、材料标准、加工标准和模具标准件。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能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因此,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具标准化程度很高,一般80%左右,而我国模具企业的标准化程度还较低,一般35%左右。
(4)模具敏捷制造系统发展较快。
敏捷制造是一种能从受市场变化和个性化客户需求驱动而动态多变的不可预测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一种新的经营竞争型系统,它不局限于一个企业,还可以通过虚拟企业来组织生产、使企业可通过根本性的组织再设计和制定新的市场战略,综合制造、信息、管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来达到敏捷制造。目前国外先进国家的模具敏捷制造发展较快。这也是我国模具行业的近期发展目标。另外,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超精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热流道技术等己在国外先进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国家模具产品的质量、精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5.2 型腔的特种加工方法
特种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光能等进行加工的方法。特种加工与普通机械加工有本质的不同,它不要求工具材料比工件材料更硬,也不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施加明显的机械力它可以解决普通机械加工无法完成的加工工作,适合于加工各种不同材料而且结构复杂的模具零件,是模具制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加工方法。
5.2.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放法。电火花加工机床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脉冲电源、间隙自动调节器、机床床身、工作液及其循环过滤系统。
电火花加工特点: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工具电极与工件间无作用力;工件加工质量高;加工适应性广;自动化程度高。
塑料模具型腔常用的电火花工艺方法有:单电极平动加工法;多电极更换加工法;分解电极加工法。
5.2.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与电火花成形加丁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基于电极间脉冲放电时的电火花腐蚀原理,即极间液体介质被击穿后形成火花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间熔化和汽化,并把熔化和汽化了的金属去除掉,以实现加工目的。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点:
(1)采用线电极加工工件;
(2)适合加工复杂零件;
(3)加工效率高;
(4)线电极加工精度高;
(5)加工零件形状受限制;
(6)电解加工。
本模具中较复杂的成型零件主要是型腔,因此在工艺设计时先采用普通刨削和铣削加工进行毛坯加工和半精加工,热处理后磨削定位面和加工面,再用电火花成型加工两型腔,最后进行人工修磨抛光。
结束语
通过三个多月对塑料螺栓注射模模具的设计,我对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这个不断设计、学习、再设计的反复操作过程中,我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一种科学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利用现代化的设计上,我有了很多的自己的设计思想。
通过此毕业设计,掌握了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工作,包括确定型腔的数目、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系统、脱模方式、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注射模成型零件尺寸的计算等。
毕业设计从测绘塑件图纸,到完成其CAD三维造型设计;完成塑件注射模具方案设计和相关设计计算;模具成型零件CAD三维造型计;最后完成模具加工,掌握了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工程设计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流道的设计、抽芯机构的设计以及成型零件的计算等方面,费了很多周折,也走了很多弯路。而在装配图的绘制中,又遇到了前面设计上的很多结构错误,对细节的反复修改较多。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查阅资料,才成功地完成了本套模具的设计过程。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致 谢
经过近四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学习的同学、朋友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老师虽然工作繁忙,但是每周都抽出时间来亲自指导和检查督促我们做毕业设计,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开题报告到查阅资料,从设计草案的确定、修改,到中期检查,再到后期详细设计,装备草图等等整个过程中殷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外,老师科学研究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并会一直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与我一起做毕业设计的同学们。父母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们在本次设计中勤奋工作克服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设计,并分担了许多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努力,此次设计的过程将变得非常困难。
我还要感谢的是学校图书馆的开放,让我们有足够的资料可以参考、查阅。还要感谢四年以来所有的老师,为我打下了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本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对塑料注射模具这门课程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于各方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实际的体会。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本设计由于时间紧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在设计上不很周详,许多应该考虑的因素可能没有体现出来。在设计过程中,我得到了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各方面的帮助,才得以顺利进行,在这里再次表达我的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郭新玲.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申长雨, 李海梅, 高峰. 注射成型技术发展概况[J]. 工程塑料应用, 2003,31(3): 53~57.
[3]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S].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4] 《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 机械设计手册[S]. 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5] 史铁梁. 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 朱光力, 万金包.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7] 李钟猛. 塑料模设计[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8] 骆志斌. 模具工手册[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9] 成都科技大学. 塑料成型模具[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82.
[10] 成都科技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学[M].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89.
[11] 章飞. 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12] 张荣清. 模具设计与制造[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3] 陆宁. 实用注塑模具设计[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7.
[14] 史铁梁. 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5] 林清安. Pro/ENGINEER零件设计(基础篇上、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