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的是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凌C夏天湿衣服晾干D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2 . 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读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为5.23cmB速度表的计数是100m/sC温度计的示数为7D物体的质量为25g3 . 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把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金属盆,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在两盆液体中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酒精液面一段时间后,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B内盆中,冰所占比例增加C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D甲、乙温度计的示数相等4 . 下列描述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吸热、放热情况与其他不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积水干涸C深秋,早晨路边枯草上形成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5 .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放入冰水中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6 . 比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原理上是不相同的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是相同的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低7 .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B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8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衣柜中的樟脑球不断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9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由于凝华造成的B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C气温高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秋天的早晨,大雾随着太阳的出现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10 . 小芳泡方便面时,看到泡方便面的碗里冒“热气”,由此他联想到了吃雪糕时,雪糕周围冒“冷气”的情境,以下是他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1 . 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凝固C蒸发D凝华12 .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山间“云海”B树枝上的“雾凇”C花草上的“露珠”D江河的冰雪“消融”二、填空题13 .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形成“白气”。(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14 . 如图,“冰壶”是一项体育运动。冰壶出手后,为了减小冰壶受到的阻力,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刷冰,使冰层表面发生_(填物态变化)而产生水,这是通过_方式来改变表层冰的内能的。15 . 下表,为几种物质的沸点,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16 . 0的冰熔化成0 的水,在熔化过程中,冰要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其温度_,比热容_(填“不变”或“改变”)17 . 去年冬天雾霾天气较为严重,为消减雾霾,气象部门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空气中水蒸气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空气时,又吸收热量而_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8 . 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_和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9 . 如图甲所示读取被测物体的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20 . 大型液化天然气管道发生泄露时,可在泄露处喷水补救,因为液化天然气迅速_时吸热,使管道温度降低,水_将泄露处堵塞(均填物态变化)。21 . 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测温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_,读作_;北京此时温度为_,应读作_22 . 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_,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池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3 . 结合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见图所示)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1)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的道理(2)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飞船的速度增大,势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_能转化为_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三、实验题24 . (1)如图a所示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2)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所示)。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8 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第10 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选填“继续”或“停止”)。25 .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min.(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_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4)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26 . 下图是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回答;(1)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_,原因是这种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