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质量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秋游时,初二(5)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2 .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D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3 . 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在阳光下将火柴点燃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4 . 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可听到的声音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5 .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变化乒乓球撞击在球拍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树叶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BCD6 .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7 . 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8 .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 )A“小兔”的影子B花朵在水珠中成像C筷子在水中“弯折”D天鹅的倒影9 .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A水面飞鸟的“倒影”B照相机胶片上的像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了人眼的缘故B在平面镜后放物体会遮挡平面镜内的虚像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11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蜡烛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A大于20 cmB等于15 cmC大于10 cm小于20 cmD大于10 cm小于15 cm12 .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13 . 以下有关离心式水泵的扬程及工作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离心式水泵靠大气压提水,因此其扬程不可能高于10.4米B离心式水泵的实际扬程可以高达20米以上C离心式水泵的吸水扬程不可能高于10.4米D离心式水泵的提水过程不仅仅靠大气压的作用1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透镜距光屏34cm时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40cm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f6cm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变15 .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A倒立缩小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D正立放大16 . 如图所示的沙画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将沙子洒落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射出的光线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挡,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下列光现象中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海市蜃楼C反光镜成像D鱼缸中放大的鱼17 .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BCD18 . 物理课上,同学们手持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高大建筑,观察到的清晰的像为( )A正立缩小的像B正立放大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19 .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个_,外部物体可以通过它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_的镜头相似。用眼过度疲劳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前,这便是俗称的“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20 . 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面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是由于受到_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_作用21 . 凸透镜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对光具有_作用,在照相机中成_ (选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作为放大镜时成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22 .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3 . 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_在逐渐减小;天文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24 . 用一架焦距为3.5厘米的照相机照相时,底片应放在离镜头中心_厘米到_厘米之间,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_。25 . 根据题意解答(1)如图1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_(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_?画图说明_。26 . 具有实焦点的光学元件有_镜和_镜,这两种光学元件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但前者遵守光的_规律,后者遵守光的_规律27 . 上海世博会上,意大利展馆展放着一辆新型小轿车,为了让参观者能清楚地看到轿车底盘的复杂结构,展览人员巧妙地把轿车倾斜着支撑在大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这里应用了初中物理_知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探索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从我做起,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你应该怎么做?请提一条建议:_三、实验题28 .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面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 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 min,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cm;(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3)为了方便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4)如图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5)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2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1)实验前先把凸透镜正对平行光源,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_像(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下同);实验中,小明在光源和凸透镜间放上一只近视眼镜的镜片,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填像的性质)像(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小明利用手机拍摄学校体育馆时发现像不完整,他分析可能是在拍摄时,手指遮挡了部分摄像头所致。为了进一步分析此原因,他利用凸透镜、光屏、发光体AB和一张足够大的遮光板进行探究。将发光体AB、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光屏上恰能观察到AB清晰的像。接着,将遮光板紧贴着凸透镜自上而下插入到镜头前,直至挡住其上半部分(如图所示),在该过程中,光屏上AB所成像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亮度_(选填“变亮”“变暗”“不变”);再将遮光板从图所示位置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右平移,当移过主光轴上某点位置后,发现光屏上AB的像开始变得不完整,请在图中标出该点位置P(保留作图痕迹)。(_)3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调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凸透镜焦距为10cm。f(1)先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只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倒立、_的实像。(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倒立、_的实像。(3)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4)此时再把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_(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理由是光在折射时_。(5)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_(填“上”或“下”)调节。31 . 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_(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_(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在白纸上没有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的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_(填倒立或正立)_(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小亮又把他的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为了在白纸上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白纸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32 .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_(3)不要在野外乱丢矿泉水瓶子,瓶子装水形成_(填“凹透镜”或者“凸透镜”),对光线有_(填“会聚”或者“发散”),容易造成火灾33 . 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光学相关的许多知识,他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实验:(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角膜和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镜。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2)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_透镜,所成的是_(填“虚”或“实”)像。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四、作图题34 . 光学黑箱中有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CC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对准凹透镜焦点方向射去,经凹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透镜、光线、凹透镜的主光轴和焦点)(_)35 . 请根据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2)在图2中画出折射光线(3)在图3中画出正从斜面上滚下,重为5N的小球受到重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