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 .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_B_C_D_3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4 . 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A30B40C60D1205 . 如图所示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得是( )A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出晾干B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也小,最后“消失”了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D夏天吃冰棒时,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6 . 在“梦想的声音”舞台上出现的淡淡薄雾,是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变为气态时吸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白雾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液化C汽化D凝华7 . 下列光学器具中,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放大镜潜望镜后视镜近视眼镜A与B与C与D与8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刚开始计时时,冰的温度为4B冰熔化过程花了10minCCD端表示当前物体仍处于固体D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9 .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写,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青山为参照物的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看起来比较实际浅一些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汽凝华形成10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1 . 北方的冬天,房间里因为有暖气十分温暖,而室外温度却达到零下,非常寒冷。小军遇到了一些景象,如图所示,请你指出其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甲图中温暖的室内窗户玻璃上形成的水珠B乙图中屋顶的积雪汇成的水流到屋檐下变成冰锥C丙图中雪人没有熔化但是却变小了D丁图中河边的柳树枝上形成的雾凇12 .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A30B45C60D90二、填空题13 . 隐藏的歌手是一档近期热播的模唱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中让歌曲原唱者和模仿者同时在幕后演唱,由现场观众分辨出原唱者。这些模仿者在模仿歌曲原唱者演唱时。主要是模仿原唱者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4 . 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发生反射,则反射角是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镜面,这时反射角是_度15 .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现象;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现象。16 . 温度计的构造: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都有(1)_;(2)_;(3)_;(4)_。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构造上的不同点是:常用温度计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直接连接的;而体温计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靠_来连接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温计_读数。17 . 冰变成水属于(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现象 , 放久的蔬菜变干是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8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色彩是由红、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_的(填“紫外线”和“红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9 .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20 .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产生的。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仪,若某一时刻该仪表的显示屏显示50.6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噪声的波形。21 . 下列几种现象:霜的形成;樟脑丸变小;湖水结冰;雾的形成;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_;属于升华的有_;属于汽化的有_。(均填序号)22 . 如图所示为针孔照相机的原理图,光屏上的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因为光沿_传播23 . 高峡平湖、美丽万州,在平静的江面上行驶的游船上坐着的乘客,以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岸边的银杏成荫,银杏树下的树荫是由光的_形成的三、实验题24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和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该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热,但温度_。(2)从记录的数据可看出,第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5 . 小刚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刚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_;(3)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能够使观察者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看到蜡烛B,便于_;(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5)实验中还需要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6)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选填“”或“”)处。26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此时入射角等于_,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_(增大/减小/不变),若将右侧纸板绕法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_(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此时_(不存在/仍存在)反射光线。27 . 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2)该物质熔化总共经历了_min;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模态能量回收装置与叶轮传动系统的协同效率提升机制
- 区块链存证机制对剪切内容溯源的解构挑战
- 功率型被釉线绕电阻器极端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动态评估体系
- 2024年颜料红系列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爱马仕手工工艺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报告
- 爱马仕手工工艺传承在奢侈品行业中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报告
- 临床工程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妇产科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康复毕业临床技能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火锅餐饮行业2025年消费趋势与品牌升级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四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套)
- 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登记表
- 工程预决算书
- 丰顺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 Unit4阅读课件沪教牛津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4000字范文
- 2023江苏苏州市昆山高新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第二批及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卫生部妇产科诊疗规范及指南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4《Hobbies》单元话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 《大青树下的小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