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12月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中会考化学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在以下两个古代文献中有所涉及。文献1: 开宝本草记载:“山中有霜,冬月有霜,水浸泡后熬炼”。文献2: 本草纲目“火药是一氧化二氮、硫磺和山本木炭的混合物,被认为是风水铜的药物”。下面的解释是不合理的A.文件中的提取利用了溶解、蒸发和结晶的实验过程文件2中使用的火药产品不会污染环境文件(1)中使用了中国方法,因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文件2中火药的功能反映了硝酸钾的氧化回答 b分析(详细解释)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溶解后,主要通过蒸发结晶获得,因此a项不符合问题的含义。B.火药会产生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这会污染环境,所以b项就遇到了这个问题。C.提取可以通过蒸发和浓缩溶液、趁热过滤、冷却和结晶来进行。主要原理是用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所以c项不符合问题的含义;D.氮气是在火药的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硝酸钾中氮元素的价态降低,反映了硝酸钾的氧化。因此,d项不符合问题的含义。答案是b。整理剂古代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3、s和c,在爆炸过程中,反应是:2kNO3cs=k2sn23c2in在反应中,氧化剂是KNO3、s,还原剂是c。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所选择的装置或实验设计是合理的A.图4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醇水溶液B.用乙醇从溴水中提取溴。选择图3所示的设备。C.图5所示的装置填充有饱和溶液,以去除其中包含的少量溶液D.通过使用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除去杂质,并且可以获得固体回答 d分析详细说明答: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乙醇和水的沸点差可以通过蒸馏进行分离。在蒸馏过程中,需要温度计来测量馏分。这个数字没有温度计,所以A项是错误的;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作萃取剂。应该选择四氯化碳或苯来从碘水中提取碘。应该选择图3所示的设备,因此b项是错误的。C.装置是一个气体洗涤筒,但筒内的溶液不能是饱和的Na2CO3溶液,因为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氯化氢混入二氧化碳中应该用饱和的Na2CO 3溶液除去,所以c是错误的;D.碳酸钠与碳酸钙杂质混合。固体可被溶解、过滤以除去碳酸钙,然后滤液被蒸发并结晶以获得碳酸钠固体。因此,选择了图1和2所示的装置。d项是正确的,答案是d。斑点在蒸发和结晶过程中,溶液不能蒸发至干。当溶液表面有结晶膜时,停止加热,用废热蒸发至干。3.如果NA代表Avon Gadereau常量的值,则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1摩尔羟基-含有9NA的电子B.将含有0.01摩尔三氯化铁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数为0.01纳的氢氧化铁胶体颗粒C.在常温常压下,23克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钠氧原子D.在标准条件下,22.4升乙醇(酒精)含有钠乙醇分子回答 c分析分析根据对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气体的摩尔体积和质量之间关系的分析。细节一个羟基含有10个电子,所以1摩尔羟基含有10摩尔电子,也就是说,电子数是10NA,所以A是错误的;B.一个氢氧化铁胶体颗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因此形成的胶体颗粒的数量少于0.01纳米,因此b是错误的;C.NO2和N2O4的最简单形式是NO2,因此23g混合物中NO2的含量为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Vm相同,物质的量假设为1摩尔,通过m=nM、V=nVm和N=nNA的组合来计算。详细说明假设物质的量为1摩尔,M(NO)=30克/摩尔,M(CO)=28克/摩尔。A.m(否):m(co)=15:14,错误;B.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间的电子数之比=,正确;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与相同数量的物质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体积比为1:1,这是错误的;D.密度之比=错误,所以答案是b。5.众所周知,由溶液和稍微过量的溶液制备的胶体,当它与胶体混合时,可以分离出混合的沉淀物,因此是已知的A.当胶体进行电泳时,胶体向阳极b移动。胶体带负电C.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胶体粒子是电解质回答一分析分析当AgI溶胶与铁(羟基)3溶胶混合时,AgI和铁(羟基)3的混合沉淀被沉淀,这是胶体沉淀,表明AgI胶体颗粒和铁(羟基)3胶体颗粒具有相反的电荷,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的导电化合物是电解质,从而进行分析。详细说明当AgI溶胶与铁(羟基)3溶胶混合时,AgI和铁(羟基)3混合沉淀析出,为胶体聚集,表明AgI胶体粒子和铁(羟基)3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铁(羟基)3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银胶体粒子吸附负电荷。A.AgI胶体粒子吸附负电荷,导致胶体粒子携带负电荷,因此它们在电泳过程中移动到阳极,因此A是正确的;B.胶体是不带电荷的混合物,所以b是错的;(c) AgI胶体粒子吸附负电荷,导致胶体粒子携带负电荷,所以C是错误的;D.AgI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d是错的,答案是a。斑点胶体本身是不带电荷的混合物。由于吸附正电荷或负电荷,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应该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6.下面的离子方程式写得很正确A.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b .将溶液滴入溶液中,直至溶液刚刚完全沉淀;C.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D.向铝中添加溶液:回答 b分析详细说明答:过氧化氢加入到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2HH2O2 2Fe32H2O,所以a是错误的;B.将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KAl(SO4)2溶液中,直到SO42-刚刚沉淀并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是al32so 42-2ba 24oh-=alo2-2baso 42h2o,因此b是正确的;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碳酸钙2H=H2O CO2Ca2,所以C是错的;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是2al 2 nao H2O=2na alo 23 H2所以d是错误的,答案是b。点样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反应原理来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是否产生给定的产物等。(2)从物质的存在形式来判断,如分辨率是否正确,它是否正确地代表不溶性物质和气体等。(例如,本专题中的备选方案c);(3)从守恒的角度来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守恒等。(例如本主题中的项目a和d);(4)从反应条件判断;(5)从反应物的组成和反应物的比例来判断(例如本主题的b项)。7.以下配制溶液浓度高()A.配制硫酸溶液,用量筒俯视刻度线测量浓硫酸当准备定容溶液时,查看容量瓶中的刻度线。C.准备100毫升1.0摩尔-1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药物重量,并将重量放在左托盘上。d、溶解后直接将氢氧化钠注入容量瓶回答 d分析试题分析:A .配制硫酸溶液和用量筒测量浓硫酸时,向下看刻度线会使被测浓硫酸的体积变小,则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变低,A不会被选中;如果溶液的体积太大【掌握点清】注意错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根据c=我们可以看出,用一定量的物质和浓度配制溶液的误差是由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引起的。在误差分析中,关键取决于氮和钒在准备过程中如何变化。如果N小于理论值或者V大于理论值,则制备的溶液的浓度将会更小。如果n大于理论值或者v小于理论值,则制备的溶液的浓度将更大。8.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粒子可以大量共存A.在酸性溶液中:B.在遇到酚酞时呈现红色的溶液中:C.在一种能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的溶液中:D.在透明溶液中:回答一分析详细说明答:Fe2、Al3、SO42和NH4不相互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它们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所以A遇到了这个问题。B.溶液中有大量氢氧根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Cl2和I之间,Mg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Cl2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因此,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共存,因此b不符合问题。C.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HCO 3能与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CH3CO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乙酸,该乙酸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因此c不符合问题。D.铁离子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不溶性氢氧化铁。铁离子和碳酸氢盐将经历相互促进的双重水解,产生不溶性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物和碳酸氢盐将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因此,d不符合问题。答案是a。定位选项C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请注意,铝将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氢。然而,如果氢是在酸性环境中产生的,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作用,NO3-将不会存在。9.以下关于金属的陈述是正确的A.铝箔在空气中受热时会熔化并剧烈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焰,产生白色固体铁和水蒸气的反应产物是黑色的。铝制餐具不应用于盛放酸性和碱性食物。回答 d分析详细说明答:铝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铝。因为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而且氧化铝在铝的表面,加热铝箔时不会剧烈燃烧,所以A是错误的;B.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黄色的,产生过氧化钠固体,固体是淡黄色的,所以b是错误的;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和四氧化三铁:3Fe 4H2O(g)4H2 Fe3O4,这是一种黑色固体,所以c是错误的;D.铝餐具表面的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容易与强酸强碱反应。在表面腐蚀后,金属铝将继续与酸和碱反应,因此它不适合保存强酸和强碱的食品。因此,d是正确的,答案是d。10.一个溶液包含总和和每一个,并且一滴一滴地添加到溶液中的溶液是过量的。以下关系图是正确的A.B.C.D.回答 c分析分析在三氯化铝和MGC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沉淀。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入,直到过量为止。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逐渐溶解。再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铝将完全溶解,沉淀为0.1摩尔氢氧化镁。解决方案是氯化钠和二氧化硅溶液,从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详细说明该溶液分别含有0.01摩尔氯化镁和0.01摩尔三氯化铝。向溶液中逐滴加入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与Al3OH-Al (OH) 3L反应,得到0.01摩尔沉淀,消耗0.03摩尔氢氧化钠,即30毫升,同时与Mg2OH-镁(OH) 2L反应,得到0.01摩尔沉淀。氢氧化钠的消耗量为0.02毫升,即20毫升。随着反应过程中沉淀量的增加,总共消耗50毫升氢氧化钠。将0.01摩尔氢氧化铝溶解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进行反应:氢氧化铝和10毫升钠C.是氧化剂d。是还原产物。回答一分析分析在xr2 yh2mr3nho中,原子守恒表明x=m,n=2,y=4,电荷守恒表明2x 4=3m,所以x=m=4。在这个反应中,r元素的化合价增加,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就是溶液。详细说明 A. m=4,R2被氧化,是一种还原剂,所以A是正确的;B.m=4,n=2,R3是氧化产物,所以b是错的;C.m=4,R2是还原剂,所以c是错误的;D.m=y,R3是氧化产物,所以d是错的,答案是a12.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仙境很美。在神话的这些仙境中,需要的烟雾是在将几滴水滴入置于温暖石棉网上的NH4NO3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后产生的白烟:NH4NO3 Zn=氧化锌N2=2H2O。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NH4NO3仅在该反应中用作氧化剂B.在这个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每65克锌消耗22.4升N2D.氧化锌是这一反应的还原产物回答 b分析分析根据对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详细说明在反应中,在NH4中,锌从0到2失去电子,氮从-3到0失去电子,在NO3中,氮从5到0失去电子(第B项是正确的)。锌是还原剂,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项目A错误)。氧化锌是氧化产物,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项目D错误)。每消耗65克锌(1摩尔),产生1摩尔N2,不一定是22.4升(项目c误差)。斑点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电子和价态被还原,导致还原反应和还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