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2 . 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3 . 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4 . 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C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物体的像5 . 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6 . 如图甲所示,是王爷爷的小孙女,王爷爷用照相机给她照相时在胶片上得到的像是下图中的 ABCD7 .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8 . 为了师生的安全,在学校校门及校园内一些地方安装上了“电子眼”,其镜头是A平面镜B潜望镜C凸透镜D凹透镜9 . 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cm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0 . 小元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其现象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 )A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B这是一块凸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C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近视眼镜的镜片一样D这是一块凹透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一样11 . 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A虚像B放大的C正立的D缩小的二、多选题12 . 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A可能是厚平板玻璃B可能是凹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D可能是凸面镜三、填空题13 .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2)属于凹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14 .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 m,他的像高为_ m15 . 小华测焦距 f 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并非最小的光斑时, 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 l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 l 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从紧贴透镜处远离透镜过程中, 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 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要在银幕上得到幻灯片景物的_、_的_像,应使幻灯片到镜头距离在_的范围内。17 . 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的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18 . 焦距:_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_,用f表示。透镜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19 . 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应当戴用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20 . 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理由:_。21 . 人的眼睛由晶状体等一系列光学系统组成.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但是靠近了就能看清楚,假设不考虑近视眼的调节功能,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断出远处物体成像是在视网膜_(选填“之前”或“之后”)的,应佩戴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这种镜片对光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22 . 如下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若是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cm四、实验题23 . 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2)当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选填“倒立、缩小”、“倒立、等大”或“倒立、放大”)的实像。(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2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_(选填“上方”或“下方”)。(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直到看见清晰的像,这是_的成像原理。(4)若保持图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动,用另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移动。25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如图甲所示,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改变烛焰在透镜前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他用如图乙所示方法记录了每次成像时像与物的对应情况,其中透镜左侧数字1、2、3、4、5代表烛焰的不同位置,透镜右侧数字1、2、3代表对应位置的烛焰所成实像的位置、倒立、大小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