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文字 统一铸“五铢钱” 修筑万里长城 颁布“推恩令”ABCD2 . 朝代歌是记忆历史时序的重要方法。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A商两汉辽B金两晋元C商两晋金D商两汉元3 . “工匠精神”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战国时期既演绎川西平原富庶的历史画卷,又体现“工匠精神”的著名工程是( )A长城B秦始皇陵C都江堰D灵渠4 . 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沉重秦朝灭了六国秦朝严酷的刑罚ABCD5 . 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事件是A昭君出塞B张骞通西域C文成公主入藏D北魏孝文帝改革6 . 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7 . 故土难离的家乡情绪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而东汉末年我国北方人民离开故土内迁,其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8 .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两段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都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整顿吏治,以德化民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D钳制思想,摧残文化9 . 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孟子墨子庄子韩非ABCD10 . “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1 . 光武中兴所处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东汉D三国12 . 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 )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BCD13 . 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与曹操无关的是(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BCD14 .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支持,根本原因是A能丰富中国文化B虔诚信佛来世能得到幸福C社会上广泛传播D有利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统治15 . 下列甲骨文属于哪种造字方法的字体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D会意字16 . 请填全这幅对联上联:商汤灭夏建毫都;下联: 迁股定国疆A夏桀B武王C纣王D盘庚17 . 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人所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B纺线织布技术C建造房屋技术D制作陶器技术18 . “由是曹之势力,不能复制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宫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19 . 下图中的三字经反映了A夏商的更替B秦汉的兴亡C两晋的交替D三国的建立20 . 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C他在阪泉之战打败了炎帝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1 .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领域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属于汉武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的是统一铸造五铢钱没盐铁官颁布“推恩”令平抑物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D22 . 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B土地肥沃C社会安定D北方人南迁23 .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小明同学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搜索到下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武王伐纣B战国七雄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24 .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25 . 那些凝铸在图片中的人和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那些事。以下表述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相印证的是下图中的遗址见证了秦朝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的历史下图中的文物说明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永不再战世代友好下图中的人物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下图中的人物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BCD26 . 夏朝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青铜酒器爵、盂(h)等。商朝青铜酒器以觚(g)爵、單(ji)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gu)为主,这与前朝明显不同。周王朝还为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段材料反映的文明被称为A石器文明B农耕文明C青铜文明D商业文明27 . 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是A月氏B匈奴C东胡D东越28 . 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起止点相同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而建的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BCD29 . 如图所列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30 . 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二、填空题31 . 公元前_年,周平王迁都_,史称东周。东周前期称为_时期,后期称为_时期。32 . 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三、判断题33 . 判断正误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写“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写 “错误”。(1)印度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_)(2)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_)(3)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_)(4)“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最能体现原始社会民主精神的制度是私有制。(_)四、综合题34 .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确立了什么制度?图二、三、四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那些措施?材料三: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3)材料三中反映了秦朝什么社会现象?最后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材料四: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4)项羽在哪场战役中消灭了秦军主力?根据材料四归纳楚汉之争中刘邦最后胜出的原因。材料五: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葬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战国策秦策(1)材料中所体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原则分别是?(2)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国君或诸侯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36 .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3)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怎样看待文学中的历史?(4)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计谋,请你说出几个来。37 . 开放则兴,是重要的历史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见图)材料三: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张骞“始开”的任务是什么?(2)为了加强对材料二中C区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该地区事务?东汉时期又派人经营该地区等,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村料二示意图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4)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