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电离平衡弱电解的电离第一课让学生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正确写电离方程式。2 .使学生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温度、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转移。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水中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一、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大多数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强碱强酸(完全电离)电解质弱电解质弱极性键共价键化合物弱碱水当弱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弱电解质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离子,离子再次与分子结合。 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分析CH3COOH的离子化过程: CH3COOH水溶液中,CH3COOH分子和CH3COOH离子化的h和CH3COOH -、h和ch3ooh可以重新结合成ch3c ooh分子二、弱电解质离子化平衡: v离子化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和硫酸与等量镁反应回忆:化学平衡确立的条件 v正=v逆v电离=v分子化估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如何确立的? v分子化开始时c(CH3COOH )最大离子浓度最小为0,因此弱电解质分子t电离为离子的速度从大向小变化的离子与电解质分子结合的速度从小向大变化。 演示实验:1mol/LHCl1mol/LCH3COOH与镁反应的现象溶液的PH值电离平衡:定义:教科书P4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类似于化学平衡,在编写电离方程时也表现出来。 (2)电离方程的标记CH3COOH CH3COO HNH3H2O NH4 OHH2O H OH! (简单介绍一下,以后再详细学习)由于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请记住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电离平衡特征:动: v电离=v分子化0定:条件一定,各组浓度不变变化:条件的变化,平衡的移动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温度上升,平衡向右偏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2)浓度的影响:4 .思考和交流:教科书P42研究编写弱酸、弱碱电离方程比较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记入教科书P42的表中分析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特点弱电解质与电离平衡练习问题1、(01-春京理总-10 )从以下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a .这种酸沸腾也不分解b .这种酸与石灰石反应,释放出CO2c .该酸使Al(OH)3沉淀为d .该酸浓度为0.1mol/L时pH为12、(95-全国-14 )甲酸的以下性质中,被证明是弱电解质的A. 1 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2 B .甲酸能与水以什么比例相容c.10ml的1mol/l甲酸正好与10ml的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弱3、(04-湖北处理总-9)用水稀释0.lmol乙酸溶液,以下说法正确a .溶液中c(H )和c(OH-)的b .溶液中c(H )都变大c .乙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pH值增大4、(02-上海化学-18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100 ml 0.01 mol/l的醋酸溶液和1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前者比后者大的是以下的数值a中和所需NaOH的量b离子化的程度C H物质的量D CH3COOH的物质的量5、(98-全国化学-9)用水稀释0.1摩尔/升氨水时,溶液中随水量增加而减少的原因是a、OH-/NH3H2O B、NH3H2O/OH-c、H 和OH-积d、OH-的物质的量6、(03-江苏总理-15)o.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 H这样的电离平衡。 关于这种平衡,以下叙述是正确的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加水后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滴加少量的0.1mol/LHCl溶液,溶液中的C(H )减少d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04-广东化学-3)在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a、h物质的量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h物质量浓度不同的d、h物质的量浓度相同8、(04-广东化学-14 )甲酸和乙酸均为弱酸,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时,甲酸中的c(H )约为乙酸中的c(H )的3倍。 目前有两种浓度不同的甲酸溶液a、b和0.10 mol/L的乙酸。 测定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a、a的浓度必定比乙酸的浓度b小,a的浓度必定比乙酸的浓度大c、b浓度必定比醋酸的浓度d小,b的浓度必定比醋酸的浓度大体积与(89-全国-14)pH相同醋酸和硫酸分别与足够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a .同样b .乙酸多于硫酸c .硫酸多于乙酸d .无法比较用0.01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03-全国处理总-13)ph=3以下的溶液. 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a盐酸b硫酸c高氯酸d乙酸11、(04-江苏化学-10)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如果将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设为Vl和V2,则Vl和V2的关系正确A.V1V2 B.V1A反应开始时速度AB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反应过程的平均速度BA盐酸中有锌的剩馀醋酸中有锌的剩馀a铮铮铮作响17、(90MCE-38 )中有2条pH=2酸溶液,1条是强酸,1条是弱酸。 目前只有石蕊、苯酚酞、pH试纸和蒸馏水,没有其他试剂。 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简单说明判断哪个瓶子是强酸的方法。.是.参考答案1,d2、AD分析:如果能说明甲酸在相同条件下部分电离,就能证明其为弱电解质。 设1 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2,则c(H )=0.01 mol/L,说明甲酸的部分电离。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中自由迁移离子数强的酸较少,其导电能力弱于强酸,即甲酸只能部分电离。 b、c与甲酸的电离状况无关。3、D 4、BC 5、B 6、A 7、D 8、A 9、B 10、D 11、A 12、AC 13、b14、BC分析: pH相同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的c(H )相同,但两溶液的浓度若醋酸比盐酸稀释成相同的倍数,则两溶液的c(H )不同,醋酸中的c(H )比盐酸中的c(H )大的锌0.03 g约为4.610-4 mol,与两酸反应时酸变得过剩锌消耗完毕后,产生的氢气应该同样多的稀释后的醋酸溶液c(H )大,因此反应速度大。15、AC解析:在a中,如果两酸为强酸,则应该从pH=4稀释到pH=5,加入等体积的水(两者的体积数相同)。 但是,醋酸需要加更多的水,加水过程中不仅稀释,有时还会继续电离,因此需要加更多的水,以免二酸被稀释后变得相等,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在b中,因为盐酸是挥发性酸,所以能够用非挥发性酸硫酸制造的醋酸是弱酸,能够用强酸(硫酸)制造。 两种反应符合盐和酸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的复杂分解反应规律,但谁强谁弱还不清楚。 在c中,在盐酸中加入可溶于水的NaCl固体,在不影响盐酸pH的醋酸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pH变化大是因为增大了溶液中的c(CH3COO-)。 CH3COOHCH3COO- H电离平衡向相反方向移动,减少了溶液中的c(H ),因此增大了pH值,表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在d中,由于pH相同,因此c(H )相同,与锌反应的开始速度相等,无法确定酸的强弱。十六、a17、将各等体积酸液用蒸馏水稀释成相同倍数(例如100倍)后,用pH试纸测定pH值,pH值的变化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庆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购销统计岗
- 内蒙古地区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综合管理岗
- 松原市中储粮2025秋招基建工程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乐山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国家能源甘孜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急诊调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抚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普洱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2025年地理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厦门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
- 作文主题:生活感悟(课件)-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热点作文
- 拖欠工资催款函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 R语言入门(经典)
-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1-2单元)(月考)-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杨儒贵版高等电磁理论课后习题解答
-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定稿)
- 《老人与海 英文原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常见汽车保养维修工具设备及运行材料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