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版(五四教育制度)六年级第一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分离练习名字:班级:成就:检查说明:1.请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和其他信息。2.请仔细阅读回答各种问题的要求,并在指定的区域回答问题,否则不得分。一、选择题1.“老马倒下了,瞄准了几千英里;烈士的心在他的晚年膨胀。”(龟虽寿)中的“强心”是指()A.击败袁绍B.东汉王朝的灭亡C.南下统一国家D.赢得赤壁之战2.战争已经贯穿了我们人类的历史。接下来的战斗不是“少花钱多办事”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肥水之战D.流浪者之战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A.欢迎汉献帝到许昌“用皇帝做诸侯”B.官渡之战以更少的胜利和更多的失败打败了袁绍。C.赤壁与孙权、刘备联军作战公元220年,它改名为魏,建都洛阳。4.历史地图可以直接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时期B.春秋五霸C.七个战国D.三国之间的三方对抗5.学习和总结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的描述是准确的A.中国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出现与社会变革C.建立和巩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分权和种族融合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长期以来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文率领舰队前往宜州,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A.公元前30年代B.1930年代C.公元前30年代D.1930年代7.下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商朝、秦朝和三国B.春秋战国隋朝C.商、秦、唐时期D.春秋战国三国8.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它为三国之间形成三方对抗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A.和平战争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伟大的鹿战9.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暴露在野外,千里不鸣。一百个人会出生,一个会被留下;一个人的思想会伤透一个人的心。”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当前形势动荡(3)王莽篡位(4)军阀割据混战A.B.C.D.10.图文并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决定了“天下三分”的战略。决定“把世界分成三部分”的著名战役是()A.和平战争B.伟大的鹿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11.东汉末年,占据河南的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A.采取措施开垦荒地B.从洛阳接汉献帝,拥帝为诸侯C.莫金上尉的组建D.组织部队和流离失所者从事农业生产12.“治天下能臣,乱世奸雄,汉武帝秦帝;当宋以酒,攀必赋,金先例”。对联中描述的历史人物()A.生活在三国时期B.完成国家统一C.开通连接南北的运河D.官渡战争的胜利13.广告“汉朝三国真美丽汉中”。“汉朝”是指()A.西汉和东汉B.西汉时期的韩曙C.韩曙和后来的韩D.后汉的南汉14.从易中天品三国到最新版本的三国电视连续剧在各大卫星电视台播出,这三个国家的受欢迎程度再次上升。以下对这三个国家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刘备的首都是成都的nat材料1:长期的春秋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在春秋时期争夺霸权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摧毁,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领土不断扩大,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和在与周边的戎、狄、满、彝等民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春秋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粮食充足,势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他们的对手,控制北方。200年,双方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曹操采取了攻打元军粮库、烧光粮库、迅速消灭元军主力的策略。以上33,354份材料摘自教育部中国历史版七年级第一册。(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争的积极影响是什么?(2)材料2中描述了哪一场战斗?根据材料2,曹操获胜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斗的积极影响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古代战争(战役)?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三国时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有许多英雄和迷人的人。一颗心脏只能支付三次材料费用。他们是从川西来的,决心要成为野蛮人。水面会被火侵蚀。“三国鼎立,被他的伟大所束缚,八面堡建立在他的名声之上。”材料二:他用谋士许由的策略打败袁俊,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1)材料一中的“水面可被火攻击”指的是什么运动?“三国鼎立,被他的伟大所束缚,八面堡垒建立在他的名声之上”指的是谁?(2)谁是材料2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打败袁俊”运动的名称是什么?三。辨别和分析问题18.“材料一”接收两条河流,排列八个阵列,捕捉七个中的六个,并且在五个张远前面有49个灯。他只付了三次。取西蜀,设蛮、东、北,改金木土革瑶卦为军帐。水面会受到火的袭击。”材料2:“三国鼎立,被他的伟大所束缚,八面堡垒是建立在他的名声之上的。”材料三:“今曹已有百万人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真的不是互相竞争。权力属于江东,已经过了三代。这个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人民与它休戚相关。善良的人可以利用它。这可以用于援助,但不能用于盈利。”(1)材料1和材料2中被表扬的人是谁?哪个句子最能概括它的贡献?(2)你在材料一中分别说的“取西蜀”、“拒东拒北”和“水面可遇火”是什么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