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构理论下疏通学生化学“瓶颈”的模式新探摘要:笔者把学生在学习中最需要具备的而学生又恰恰缺乏的能力和思想归纳为学生学习化学的“瓶颈”。本文分析了“瓶颈”存在的原因,并结合建构学习理论提出“建构教学模式”。最后用实例说明了在教学中如何疏通学生的化学“瓶颈”。关键词:建构理论 化学“瓶颈” 模式1、化学“瓶颈”及成因分析1.1化学“瓶颈”的自定义瓶颈,中文的抽象意义为易生阻碍的关键环节。凡事疏通了“瓶颈”,就会使“瓶颈”前后二者畅通起来,灵动起来,开阔起来。学习化学,绝大多数学生觉得知识点多,零散难记。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化学,许多化学教师作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尝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觉得学生正是缺乏了化学能力和思想,才导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收效甚微的。比如:2020年理综(新课程卷)第12题: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是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 H2 B CO C C6H12O6 D C12H22O11要解决该题,需要以下能力:一是分析能力:不管哪种物质完全燃烧后,产物是H2O或CO2或是二者混合物,再通过足量Na2O2放出O2,以H2为例,用方程式表示过程是:2 H2+ O2=2 H2O2 H2O+2 Na2O2=4NaOH+ O2O2尽管前步O2进入H2O中,后步O2来自Na2O2,但从Na2O2质量的增重来看即相当于H2的质量。同理分析CO。O2二是提炼能力: H2+ Na2O2=2NaOH CO+Na2O2=Na2CO3凡是符合通式(CO)x(H2)y的物质,在足量O2的存在下完全燃烧,其产物通过足量Na2O2反应,Na2O2增重的质量即为物质的质量。学生分析、提炼到此,选出D就轻而易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并非如笔者所想的那样能完成以下这道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 54.5% B 40% C 36% D 33.3% 一部分学生并不能顺利选出A答案。个中缘由笔者认为学生缺乏了分析能力、提炼能力、迁移能力以及差量思想方法。这也导致学生只能懵懂地就题论题,解决一个算一个,但不能由此披荆斩棘,解决一片类似的题目。笔者把学生在学习中最需要具备的而学生又恰恰缺乏的能力和思想归纳为学生学习化学的“瓶颈”。1.2成因分析:1.2.1学习方式以接受型为主,缺乏学习理论的指导高中学生的前奏是十来年的小学和初中,特别是经过了一场选拔性性质的中考,他们已经形成了教师讲解、认真听记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也被同化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乖乖地听讲,学习成绩一定能好。殊不知,这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不仅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而且造成学生只能越来越依赖教师的后果。试想,假如教师和家长向学生讲一些激励性知识,比如:爱因斯坦热爱科学,据研究,他的脑细胞开发约为10%,所以正常人的脑的开发余地相当大,只要善于思考,绝大多数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可以是巧解。也可以讲一些指导性知识:学习一些新知识并不是在头脑中塞进新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融进新知识。这可以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知识加以阐述的。笔者认为由于学生很少接触这些理论性知识,他们学习知识显得盲目,学习时就知识而知识,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提炼和创新。实际上,从长远看造成了自己学习上的困难。1.2.2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总体不高,内在驱动仍以应试为主学生对学习成绩十分关注,分数高就喜气洋洋,分数低就萎靡不振。当然这与教师和家长对着分数大做文章的原因有关系,但从低分数带给学习者本人的情绪影响来看,分数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诱因,不仅给学生带来过高的学习焦虑,还使学生对这种用分数“强制性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正是由于缺乏对化学学习本身的兴趣和其它更高层次的动机,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能动性和持久性以及独立思考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比如:学习提不出问题,不知道寻找需要的信息,不愿意预习,对相关的社会生活信息不感兴趣等。1.2.3学生认为疏通“瓶颈”相当浪费时间,不如直接记忆显得更有成就感应该说,有些学生的思维是相当灵活的。他们遇到问题,教师“一点”,他们马上就理解进去了。他们具备相对丰富的化学知识。但是,教师若进一步追问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思维学习得到的,他们就显得茫然和木讷。比如比较Fe3+和Cu2+的氧化性强弱,笔者请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来证明。出乎笔者的意料,学生表现得懒洋洋,认为何必多此一举呢。殊不知,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完全可以得到一种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实验法。其实,当时笔者就准备了氢硫酸和碘水想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模糊的问题:I2和S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所以,学生花必要的时间思考问题、提炼方法、评价方法,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实际上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些终身受益的思维方法。以前7+18,现在该是提倡6.5+0.5+18的时候了(8、7、6.5指学习知识时间,1指运动时间,0.5指思考感悟时间)。2、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基于以上的现状,教师当务之急是调整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具有指导性、引导性而不是包揽性,使学生的学具有主动性、切入性、提炼性而不是机械性。当前渐渐流行的建构理论能很好地启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2.1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教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建立的认知结构。这个观点启示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表面了解,而是追求知识点的本质、知识点的联系、知识点的应用、甚至学习的方法和体现出的思想的掌握。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应当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2.2学习是协作和会话的过程。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的过程,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的评价与改进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尤其指出的是,会话的过程是不同思维碰撞,形成更高层次的认识,分享各种思维成果的过程。这一观点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和主要如何扮演指明了方向。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借助什么途径来协助学生是教师的自由,但始终离不开教师是协助者的宗旨。2.3学习是真实情境的过程。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置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的观点给教师的启示是学生学习要达到既要正向的内化建构,又要逆向的外化于物。因此,教师应当把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总之,建构学习理论的中心是教师应当创设情境来协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知识、主动建构意义的。3、建构理论下疏通学生化学“瓶颈”的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等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教科书,运用讲授、板书及其它的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和输送对象;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和手段。学习环境媒体利用创设互动教师学生那么在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简称建构教学模式)又是怎样的呢?建构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教学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体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和灌输者。这样我们可以把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作为建构教学模式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稳定的建构教学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教学信息媒体建 构 教 学 模 式建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协作与会话,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教学信息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情境”、“会话”、“协作”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而且还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正所谓教学相长。这符合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当教学信息最终使学生建构起化学的能力和思想,而这种能力和思想是学生原来相当薄弱、而学习化学又不能不具备的,那么,笔者称这种模式为建构理论下的疏通学生化学“瓶颈”的模式。4、建构理论下的疏通学生化学“瓶颈”的实例4.1疏通“设计实验装置能力”的实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来证明命题或探索问题,是事实胜于雄辩的有力手段。设计实验能力是化学的一种要求较高的综合能力,改进实验的有关知识和能力考查相应地成了一种经典题型。例1:设计能较长时间保持Fe(OH)2呈白色的制备装置。(教师设计情境)回忆课本中制备Fe(OH)2的装置;装置中滴管的非常规操作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使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煮沸过的NaOH溶液?由于学生只观察到Fe(OH)2的瞬间白色,说明上述措施的局限性。这节课就是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设计能较长时间保持Fe(OH)2呈白色的制备装置。(意图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回忆问题的知识归属,理解问题的由来和归纳问题的解决方向即是采取措施隔开空气,就能较长时间地观察Fe(OH)2的白色。同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采用分组方式增强组间学生的竞争性,组内学生的协作性。(教师媒体展示)结合本校实际,提供仪器和试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洁性。(学生设计)设计实验方案,绘画装置图。(师生、生生讨论)实验方案,装置的可行性。(师生)到实验室验证可行性。经过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引导,各组都设计出了自己的实验装置,学生显得异常兴奋。通过这样练习,学生建构了“设计实验装置能力”。笔者还乘胜引导学生:记录白色固体变色的时间,比较各个装置的优劣。现整理如下:名称a课本实验b气体保护法c液体保护法d固体保护法具体措施持续通H2甲苯针筒装置0分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10分钟灰绿色沉淀,泛几颗黄色几乎不变几乎不变几乎不变30分钟黄色颗粒增多微变灰绿色灰绿色沉淀,泛几颗黄色微变灰绿色60分钟黄色颗粒继续增多稍变灰绿色黄色颗粒增多稍变灰绿色120分钟黄色颗粒继续增多灰绿色加深黄色颗粒继续增多基本同上一天黄色沉淀灰绿色加深几乎是黄色沉淀淡灰绿色学生比较分析:A、b、c、d均起到一定的隔绝O2的作用,值得在课堂上演示;B、隔绝O2的效果d b c,这与固体缝隙最小,O2几乎无法进入反应体系;由于持续通入H2,体系处于一个动态中,所以隔绝O2的效果是 b c。例2:疏通“有效复习无机物”的实例到高三时,学生学习化学已经五年左右了,知识点可谓多如牛毛,学生要整理知识却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所以在备考复习时,如何指引学生“入门”,达到纲举目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实现学生主动、有效地复习是教师要探索研究的问题。纵观20002020年的高考试题,CO2是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的典型物质。笔者复习时就以CO2展开尝试。(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例举有关CO2的知识点。多多益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记录知识点并统计本组所举的知识点点数。整理如下:(1)CO2的结构式、电子式、空间结构、晶体类型;(2)CO2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3)CO2可与H2O、Na2O、CaO等反应;(4)CO2可与NaOH、Ca(OH) 2等反应,并且相对量不同产物不同;还与苯酚反应,但产物与相对量无关;(5)CO2与Ca(ClO) 2溶液、NaAlO2溶液、Na2SiO3溶液等反应;而不与CaCl2溶液反应;(6)CO2与炭单质、镁单质反应;(7)CO2参与光合作用;(8)用于侯式制碱法;(9)用于制碳酸饮料;(10)用于人工降雨;(11)与Na2O2反应,应用于呼吸面具与潜水艇中供人体呼吸;(12)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CO2;当学生还沉浸于例举知识点的兴奋中时,继续下列工作:(教师追问)将知识点按结构、物性、化性、用途等进行分类;按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类。(分类的意图)培养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溢价协议书
- 典当行协议书
- 阴阳婚前协议书
- 签订师徒协议书讲话
- 中美协议书丧权
- 不承担责任协议书
- 阅文新合同基础协议书
- 投资辅导协议书
- 2025租赁合同案例
- 合伙商铺协议书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第一次月考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招聘会会展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 第四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冠心病案例汇总
- 2022年河北邢台市中心血站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4985-2021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
- 儿童认知发展
- 海船船员甲类三管轮实习记录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