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 . 下列有共同之处的四组帝王,其中夏桀应归类在哪一组A秦始皇、汉武帝B齐桓公、晋文公C汉文帝、汉景帝D商纣王、周幽王3 .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B他们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C传说他们有许多创造发明D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4 .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ABCD5 .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这些发现说明了在这一地区有远古人类活动元谋人会制造工具元谋人知道用火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BCD6 .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汉朝时期7 .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住在以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的房屋,其复原图是( )ABCD8 . 文字记载历史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中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行省制9 . 周武王通过哪一场战争灭掉商朝,建立了西周(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10 .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B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C霸王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弱小的诸侯依赖周天子11 .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青铜立人像B四羊方尊C司母戊鼎D青铜豕尊12 . 参观博物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某同学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A已掌握磨制技术B能够制造瓷器C从事渔猎活动D会使用牛耕地13 . 假设有人想拍摄有关我国早期粟的种植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4 .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请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ABCD15 . “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二、综合题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耒耜”在农作中的用途。据材料一,概括远古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变化。材料二:(2)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3)综上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因素。17 . 西周等级示意图(1)此图是西周什么制度的反映?(2)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图中第二层人指哪些人即分封的对象是谁?他们从周天子手中得到了什么权利?同时他们要向天子尽什么义务?(4)请写出图中第二层、第四层人物相应的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