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两汉时期曾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局面。两种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B减轻赋税和徭役C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2 . 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A第五位B第七位C第六位D第九位3 .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现推行“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分封更多诸侯C加强思想控制D削弱地方权力4 . 三国志吴书记载:“(黄龙)二年春正月遗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直洲。”对这段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卫温,诸葛直是蜀国大臣B卫温,诸葛直的行动加强了夷洲与内地的联系C派卫温,诸葛直去夷洲的是曹操D派卫温,诸葛直去夷洲的是周瑜5 . 下图所呈现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影响有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确立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ABCD6 .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东汉中期以后,朝政紊乱、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黄巾起义C州牧割据D地方豪强地主并起7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天下为家”出现于:(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B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位置C汤战胜了桀D禹传位给伯益8 . 利用地图学习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有助于我们掌握A秦末农民战争B春秋争霸战争C黄巾起义D秦灭六国9 . 史明智同学胳膊化脓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为了让他消除对手术的恐惧而讲述了我国古代外科手术发达的历史故事,该医生最有可能讲述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B华佗C司马迁D祖冲之10 . 东晋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位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钟繇B胡昭C王羲之D顾恺之11 . “闻鸡起舞”的故事说得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勾践B祖冲之C祖逖D项羽12 .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搭配不正确的是A华佗发明“麻沸散”B甘英出使大秦C顾恺之创立太平道D刘备建汉,史称蜀汉13 . 下侧诗句(节选)中“汉祖”是指A刘邦B项羽C刘备D曹操14 . 孔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什么的出现使一这现象发生了根本变化( )A丝织技术B青铜技术C道路的畅通D造纸术15 . 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A单刀赴会B七擒孟获C空城计D赤壁之战16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中把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东汉西汉西晋曹魏ABCD17 . 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图片1和图片2,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水稻的出现与种植是图1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B图1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C粟的出现与种植是图2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D图1与图2居民房屋样式的不同是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的结果18 . 下列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A孔子B庄子C老子D荀子19 . 在秦朝要获得县长这一官职的途径是A世袭继位B考试获得C中央任命D选举产生20 . 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名著齐民要术的作者是A贾思勰B司马迁C郦道元D张仲景二、综合题21 .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艘变法五年后,泰国富强起来。材料三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韵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目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郭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1)“他”指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他的代表作采用哪种体例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哪件历史事件?(2)材料中“霸诸侯”指的是什么?23 .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皇帝,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材料一: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1)概括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作用?材料三: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白寿彝中国通史(3)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汉武帝最后接受了谁的建议,确立了什么学说的正统地位?对待这一学说秦始皇曾采取什么政策。材料四: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