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月历史复习题名字:班级:成就:一、选择题1.以下是根据孔子的评论编成的一本书A.诗经B.老子C.道德经D.论语2.中央电视台的热门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许多传统美食的制作技术。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种植前两种作物的国家。A.花生和玉米B.高粱红薯C.米谷D.小麦和大豆3.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为学习汉族的礼仪和法律,以孝治国,促进尊老爱老的氛围而提出的改革有A.关中改革B.商阳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1898年的改革运动4.“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你破釜沉舟,破釜沉舟,秦关将永远属于楚。那些努力做到最好的人将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如果超过3000元,他们就能吞掉吴。”这种联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末春秋时期C.秦末战国时期D.秦末汉初5.战国时期倡导的“百家争鸣”哪一派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思想A.儒家思想B.法家C.道教D.墨家思想6.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洪水,灌溉了大面积农田,使成都平原“水旱靠人,饥者不知”是()A.都江堰B.灵渠C.白色运河D.京杭大运河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经过商鞅变法,秦成为战国末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封建制度的建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废除旧的贵族特权B.奖励耕作战争C.国家承认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并允许自由出售土地。D.建立县体制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B.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C.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教育D.社会制度的变化9.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领导人。他带领人民控制了洪水。在过去的13年里,他三次没有进家门。他是A.姚B.回避C.禹D.含义10.殷墟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是商朝的都城。殷遗址出土的文物有A.青铜肖像B.四只羊C.士麦那丁D.青铜圣树该遗址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完整的直立人遗址之一”。这个网站就是今天A.西安B.袁某C.北京D.定州1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古老人类遗址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1)元谋,(2)北京人,(3)穴居人,(4)黄帝部落A.B.C.D.1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所有人都搬到了首都,引起了政治动荡。这都是因为外国入侵,这消耗了很多国家的力量。这都是因为暴君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D.监狱已经建立,酷刑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不满。14.“要爱他人,就必须理解并广泛地为他人着想。一个人不想做的事情不应该强加给别人”。这反映了孔子的主要思想是A.“仁慈”B.“没有教学就没有课堂”C.“无为而治”D.“法治”15.一位同学使用数据卡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该是A.关中改革的影响B.商鞅变法的原因C.商鞅变法的影响D.孝文帝改革的原因1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其中逐渐壮大秦的社会变革是()A.尊重国王,抵制外国人B.强调农业和镇压商业C.分封制D.商阳改革17.他因治理水资源造福于人民和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闻名。“何”指()A.黄帝B.炎帝B.历史记录C.神话传奇D.考古发掘20.把“公共世界”变成“家庭世界”,从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A.西周时期B.商朝C.春天和秋天D.夏朝21.在数百个学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儒家思想B.道教C.法家D.墨家思想22.当一个同学的考试成绩不令人满意时,老师安慰他说:“失败一次也没关系。也许是因为你这次失败了,你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你知道以下哪些作品可能与老师教学生的想法一致吗?A.B.C.D.2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所经历的变化有A.成绩品行,奖学金家庭声望考试成绩B.考试成绩成绩家庭声望道德才能C.优点考试成绩家庭声望道德才能D.家庭声望优点品行倾向考试成绩2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统治,他主要采取了战国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观点。()A.道教B.儒家思想C.法家D.墨家思想25.宓尚是为武王征服商人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臣。西周建立后,他成了诸侯。他是通过()获得这个职位的A.所有部长选举B.自己预约C.参加考试D.纣王的选举权26.战国时期,秦的军队特别有效,被称为“虎狼师”。主要原因是A.负责的将军的领导作用B.锋利和先进的战斗武器C.战场上的功勋国家授予了农田和贵族头衔。D.正确使用战略和战术27.以下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1)穆耶战争;(2)成浦战争;(3)官渡战争;(4)昌平战争A.B.-C.D.28.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半坡的原始居民在世界上种植的最早的农作物是A.大米B.玉米C.小米D.蔬菜29.对联恢复拓宇父子功名,创造天府古神祗中赞美的人物有()A.治理黄河洪水B.编辑论语C.都江堰建成了D.主持了秦的改革。30.国学对中学生来说是必须的,“夏川子,家庭和世界。400年来,夏朝被迁”这是三字经年对夏朝的描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其建立时间被认为是公元前2070年左右。根据断代法,夏朝建立于1960年A.大约在2170年代B.大约公元前2170年C.大约70年代D.大约公元前70年代31.礼记记录道,“公路旅行也意味着世界是一个公共场所,是人才和能力的选择.叫做大同。今天的大道是隐藏的,世界是家.这是一个小康社会。”材料中反映的系统变化有A.世袭制取代退位制B.退位制度取代世袭制度C.察举制取代退位制D.世袭制取代了察举制32.传说中的造词者是()A.黄帝B.仓颉C.雷祖D.玲伦33.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代表。以下是我国原始居民的最高生产力水平A.制作石器B.钻石斧C.骨骼D.铁犁铧34.史载:范周萍的封建亲戚。这反映了西周()。A.退位的做法B.分封制C.建立世袭制度D.县体制的实施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蕴含着“血脉相连,家庭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与这个道德最密切相关的是A.退位制度B.遗传系C.分封制D.家长制36.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准备探究老子的思想。他们应该参考的信息是()A.论语B.春秋C.道德经D.战国策37.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A.黄帝B.禹C.周武王D.秦始皇38.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以下相关描述不正确()甲骨文39.下列战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牧野之战坂泽之战(3)卓鲁之战(4)昌平战争A.B.C.D.40.春秋时期提出“顺乎自然”原则和主张“无为而治”的重要思想家有()A.老子B.孔子C.孟子D.孙二。综合问题4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通过回顾过去来学习新事物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材料2:一所中学1 (2)班的新学期刚刚开始,班上经常出现乱扔垃圾和故意破坏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但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他们争论道:劳动委员会委员:“我们一定要严惩,严惩不贷,真的不行,罚5元一次。”班长:“让我们说服和教育他们。如果他们不能做一次,他们会做两次。如果他们不能做两次,他们会做三次。我相信他们会改变的。”生活委员:“让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没关系,不要管”。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些历史人物的言论?他是哪所学校的创始人?(2)根据所学知识,其核心理念是什么?他的主要观点记录在哪本书里?(3)在材料2中,劳动委员会成员、班长、生活委员会成员的话语中,包含了战国时期的哪三个学派?请单独指出42.请结合您的知识完成以下研究。(社会动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频繁的战争成为改革的直接动力,思想文化的繁荣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秦孝公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商鞅借助历史大舞台进行政治改革,改变了秦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1)根据所学材料和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背景。(分解旧的,建立新的)材料二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改革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请将你的知识与商鞅直接触摸旧贵族的“奶酪”的措施结合起来。在政治改革中,什么措施对富裕的强兵最有利?(深远影响)材料3(商鞅变法)已经实行了十年。秦敏达(岳)说,山里没有小偷,家里人很多。人们有勇气为公众而战,害怕私人争斗,并且管理他们的村庄和城镇。 史记商君列传(3)商鞅变法是“百家争鸣”中的哪一种?根据材料3,总结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3.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基于不同于传统或普通人思维的现有思维方式和观点,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要素、新路径、新环境,并获得一定的有益效果,利用现有知识和材料满足理想化需求或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民族。根据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为了加强统治,统治阶级总是调整政策,创造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了加强地方统治,西周实行什么样的行政制度?(3)根据下图指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4)“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紧密联系历史,寻找其中蕴含的民族智慧,感受民族精神。举两个中国领先科学家的例子材料1:“我要求官方历史学家不要烧毁秦朝的记录.如果他不去,他将是一本医学占卜和植树的书。”.就此事向朱升提建议,违反禁令的460多人,全部坑(活埋)咸阳,让世人知道,要严惩。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汉初百家争鸣研究。除了那些被排除在名单之外,没有看到任何代表思想的墨水,各种学校仍然有相对的力量,特别是陶,法,阴阳和政治战略家,这是比较明显的汉代和地州。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材料三臣愚以为孔子的六艺全不在此列,各行其道,不求上进,恶君说得上气不接下气,则制可一而法度可明,人知所以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反映了在秦始皇强化的思想统治下发生的事情。(2)请用材料2的原话来解释汉初数百种势力的发展。这对统治者加强意识形态控制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3)在材料3中,董仲舒向谁求婚?总结他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4)董仲舒的建议使封建王朝正统化了吗?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谁?4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材料2(1)在材料1的位置和填写相应的系统和字符。(2)当材料2中的数字反映时,中国实施了什么样的制度?写下系统的主要目的。46.(2016年滨州26日,山东)改革创新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也是一个鲜明的历史发展主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经过十年的旅行,秦敏达(岳)说山里没有小偷,家里人很多。人们有勇气为公众而战,害怕私人争斗,并且管理他们的村庄和城镇。 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中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哪项改革措施鼓励人们“敢于在公众面前战斗”?这次改革对秦有什么影响?材料二孝文帝召见大臣们说:“现在,鲜卑语言应该被禁止,汉语应该统一使用.30岁以下的人和政府官员不应该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他们故意犯罪,他们应该被降职和开除公职。”(2)为什么孝文帝要进行改革?孝文帝在材料2中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这场改革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材料3(3)据了解,贞观新政在税收制度上进行了什么样的改革?三个省中的哪一个负责执行该法令?“贞观新政”在唐代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4)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创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三。辨别和分析问题4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显示了数字:“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对自己做的事”和“不要学习礼节,你不能站起来”。 论语材料2: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