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7年级下期末的历史问题()卷名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 _ _ _ _ _ _ _ _ _ _考试心得:1 .首先,根据您的要求,请在本卷的指定场所填写姓名、班级等信息。2、仔细阅读各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解答。 不然我就不评分了。一、选择问题北宋时,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纸币()a .半价b .小刀硬币交子d .五押金魏征对唐太宗说:“看到从前的帝王,在忧患时接受劝告。 并且,在环境安乐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松弛,让劝告者恐惧,导致灭亡”。 魏征提出的主张a .居安思危b .重视农业c .聘用有能力的人才d .轻率赋予3 .鞭炮声中除一岁外,东风暖宰苏。 千门万户定日,总是把新桃换成旧字。 这首诗描绘的节日景象a .春节b .元宵节c .清明节d .端午节隋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蓬勃兴起,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失,在中国的史书上写下了流星划过天空的短暂光辉。 关于隋朝的“灿烂辉煌”,以下记述不正确的是()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 .建立了科举制度d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5 .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称为“天可汗”,主要有理由a .唐太宗用武力击败了所有的少数民族b .唐太宗的和亲政策建立了双方的友好关系c .唐朝强大的国力和开放的民族政策d .唐太宗主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6 .长篇小说李自成自出版以来就很受欢迎。 小说中李自成提倡的口号是()a .免除三年,不要一个人杀死b .平买平卖c .均田免税d .为了天行者7 .在某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历史照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的照片。 这个展览室里展出的主题是a .宋代民族融合b .民族政权并存c .宋代国家统一d .宋代商业繁荣8 .所有科学技术成果,如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a .反映明代科技成果b .属于医学研究领域c .属于农学研究领域d .促进北宋商业发展9 .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以下不是康熙帝在位期间a .组织杰克萨战役b .册封班禅额尔尼c .平定大小和乒乓乱d .平定加尔丹叛乱故宫导游说:“这个不引人注目的偏房(图),在雍正时代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权力的中心。” 这个“偏房”a .船舶司b .宣政院c .内阁d .军机处11 .下表是关于设置不同史籍军机所的历史记述,“孤立证不成立”(只有一例无法证明),根据这样的史学研究方法,共同的历史事实被认为是军机所记述资料来源雍正十年,军队西北开始军室,改变了军机场.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开始设立军室,十年三月改称处理军事设施。 军机大臣年表a .为战争而设置b .设在雍正十年c .加强了君权d .设在雍正年间12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 .先秦时期b .唐朝c .秦汉时期d .宋13 .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和定期进行的考试。”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a .唐玄宗时b .武则天时c .太宗时d .隋炀帝时期14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其中回族形成:()a .隋朝元朝c .宋代d .唐朝15 .以下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张骞来到西域后,西域的许多乐器和舞蹈等传入中原玄奘去天竺,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药、建筑知识文成公主进西藏,带历、医药等方面的书去a .经济繁荣b .民族团结c .国家统一d .文化交流16 .元明时期,有着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A.B.C.D.17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行纪等揭示了古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和阶段性特征()a .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b .世界宗教与政治的融合c .古代经济和社会繁荣d .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兴盛18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历史功绩a .建立蒙古政权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元朝d .建立科举制度19 .宋代发展民族关系,其中不包括具体相关的主要民族a .契丹b .匈奴人c .女真d .党项20 .现在国家公务员录取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一位皇帝有没有面试过8次科举考试者?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21 .文物是我们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文物反映了唐朝社会风貌a .半价b .殷墟甲骨c .京剧的早期服装d .三彩骆驼俑22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的时候,实际上请了东南财务”。 这反映了经济现象()a .南方是全国经济的中心b .南宋手工业的进步c .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 .南宋都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23 .齐继光曾有诗明志。 “从远处夷岛飘浮在天空中,没有勇气忘记危重的岁月”诗中的“夷岛”a .台湾b .荷兰c .日本d .葡萄牙24 .我国现在实施的省级行政区划是从哪个早上开始的? ()a .唐b .宋c .元d .清25 .“秦始皇统一天下,将不久前建成的间歇性防御设施连接到完整的防御系统明代,将继续建设,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a .都江堰b .大运河c .长城d .故宫二、综合问题26 .材料一:可惜秦皇汉武,略败文采唐宗宋祖,略不满意.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2 :汉初开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如汉武帝叔父梁王之旅,千人骑百骑,与皇帝同威。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3 :(1)材料一“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个历史人物?(2)秦皇、汉武在思想支配方面会采取谁的建议? 实施了什么样的措施(3)材料三秦皇、汉武为巩固统治在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2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些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措施是谁提议的?27 .两个模式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关不断变革的情况资料1 :材料2 :元朝的部分区域图材料3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图3 )请回答(1)材料一般图a所示的中央机构是什么?还是在哪个时代完成的?(2)材料一中图b所示的中央机构的构成状况在哪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开始出现? 这个王朝中央机构的特点是什么?(3)材料2反映元朝实施了什么样的行政制度为什么要实施这个制度? 现在北京属于哪个机关在属州下设哪个行政区划?(4)材料3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8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开放到关闭的过程,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 :当时,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以外国客人、交往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居多,最多达到万人以上,仅日本遣唐使就达到了十几次。宋代,中西交往主要靠海路。 当时海外贸易旺盛,中西交往频繁,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并定居下来。(1)材料反映唐朝实施何种对外政策的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与宋代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材料二:明初,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明史郑和传说,郑和海宝船共63艘,最大长44英尺,宽18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只能容纳一千人,船队白天用罗盘引航,“洪涛迎天,波涛如山(2)根据材料2,分析郑和下西方成功的原因。 结合学到的知识,郑和下西方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材料3 :英国马尔加里尼使节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录:通过广州有指南针,但知道中国船只的结构完全不熟悉航海安徒生看到2世纪前的画发现“中国帆船没有什么变化”,马尔加里尼说:“他们对我们的航海技术他们从不模仿我们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使用他们的祖先的方法”。法勒非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3)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阐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农村盖房邻居协议书
- (2025年标准)预算师徒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进入车间协议书
- 2025广西崇左市统计局招聘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授权承担协议书
- 2025年共同承担赔偿协议书
- 2025年校医合作签约协议书
- 2025北京通州区第二次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7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房顶施工安全协议书
- 2025年代销抵欠款协议书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202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业余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 社情民意写作基本知识要点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