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早和面积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美国B日本、美国C英国、俄国D日本、俄国2 .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材料指出了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是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参与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ABCD3 . 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下图局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 . 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家出版机构创办于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B袁世凯复辟的地点C黄埔军校所在地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5 . 民国初年,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子剪去了长辫子。这个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长辫子太脏,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C所有群众踊跃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争相剪辫D广东的天气太热,人们用这种方式避暑6 . 关于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C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推翻清朝统治D后期的口号是“求富”7 .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措施是A兴办京师同文馆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制地厂C开办轮船招商局D组建新式洋枪队8 . 申报国闻报民报新青年都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进步报刊,其中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A申报B国闻报C民报D新青年9 . 下列不属于封建性质改革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大化改新D戊戌变法10 . 以下是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据此对五四运动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时间大事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要求“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北洋政府逮捕了部分学生5月6日北京、上海商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拒签和约,抵制日货5月25日上海8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坚决支持北京学生6月10日上海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罢工,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商人罢市A运动从上海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B形成学生、工人、商人联合斗争的局面C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D五四运动最终失败,中国政府签署和约11 .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发表的2011年阿富汗鸦片调查,过去5年里,阿富汗非法生产的鸦片占同期全世界非法鸦片的90,成为毒品贸易市场上一个重要供应国。历史上英国也曾向中国大量地走私鸦片,当时它的直接目的是A打开中国商品商场B大量掠夺中国的白银C扭转对华贸易逆差D争夺对华贸易控制权12 .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13 . 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朕即国家”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他用左手托起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之际,就用右手托起了人的尊严。“”应是( )A李鸿章B孙中山C康有为D毛泽东1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15 . 下图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部分课题目录,其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16 .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A开设工厂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D获得赔款17 .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著作是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 警世钟ABCD18 . 下图中的文物是武昌起义军用的“汉阳造”步枪。这些起义军揭开了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19 .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口号或主张,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民主、科学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ABCD二、综合题20 .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以上两幅图片均出自中国历史上哪次农民运动?如两幅图片所示,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2)材料二所示的揭贴描述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农民运动?写出它的性质和提出的口号。21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道路充满艰辛。阅读材,回答问题。【布新而除旧】材料一让当时的满清上层社会胆战心惊的是,魏源在这本书中,还介绍英美等国民主制度,认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和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借鉴,正是如此,海国图志在中国被打入了冷宫。与中国的情形很不同,1851年,一个偶然机会,海国图志传到了日本。却让日本人如获至宝,在此后五年间,海国图志的日文版本竟然出了二十几个,深刻的启发了日本人的近代意识。钟颍川谈历史材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请用史实证实材料一中,海国图志对中日两国带来的不同影响。材料二中“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材料三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2)材料三代表哪一派别的主张?你是如何理解康有为的“心法”和“政法”的?【“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材四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日本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据辞海等整理材料五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3)由材料四可以看出,中华民国建立时,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无几。请写出当时西方一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材料五中“启蒙运动”是指何事?你如何理解它“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认识。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经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迭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l)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2)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3)据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3 .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面各题。(1)下列图片体现出的重大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破冰之旅”和“融入世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近现代中国外交的趋势。(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上面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因素。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些要素?历史事件历史叙述要素中共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争霸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当时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24 .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