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6题;共26分)1. (1分) (2019利辛模拟) 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B . 史料记载C . 学者推断D . 考古发现2. (1分) (2017七上泗阳月考) 以下不是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目的是( ) A . 烧烤食物B . 照明C . 御寒D . 娱乐3. (1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在学习古人类知识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下列活动场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购买陶器B . 种植水稻C . 雕刻象牙D . 烧烤食物4. (1分) (2016七上宿迁月考) 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剑D . 铁斧5. (1分)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A . 炎黄族B . 半坡氏族C . 华夏族D . 元谋人6. (1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7. (1分) 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 )A . 人类的起源B . 人类的发展C . 从猿到人的演变D . 中华文明的起源8. (1分) (2017七上郑州月考)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 ) A . 进行了变法B . 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C . 实行了分封制D . 产生了封建制度9. (1分) (2017七上河北月考) 电视剧封神榜中,有两位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神话人物“二郎神”和“哪吒”,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主是( ) A . 大禹B . 商汤C . 周武王D . 周文王10. (1分) 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隶书D . 楷书11. (1分) (2019夏津模拟) 我市市区西北处有一座为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禹王亭博物馆,属龙山文化遗址。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曾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B . 曾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C . 通过分封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 .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12. (1分) (2019深圳模拟)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 . 小农经济出现、临时约法颁布、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B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成立、解放战争胜利C . 秦朝建立、武昌起义爆发、新中国成立D . 封建土地制度确立、武昌起义爆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始13. (1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位于今天的( ) A . 四川省B . 山西省C . 河南省D . 湖南省14. (1分) (2016七上同安期中)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是( )A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B . 不隐瞒犯法行为C . 当兵立军功D . 合法经商致富15. (1分) (2019滨州模拟)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表所示)。这表明( ) 西汉汉平帝:褒成宣尼公北宋宋真宗:至圣文宣王明朝明世宗:至圣先师清朝清世宗:大成至圣文宣先师A .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B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 .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D . 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16. (1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阐释了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 A . 老子B . 庄子C . 孔子D . 孟子17. (1分) (2019九下禹州模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部,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这种思想属于( ) A . 儒家思想B . 墨家思想C . 道家思想D . 法家思想18. (1分)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春秋无义战”B .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C . 经济飞速发展D . 各学派激烈辩论19. (1分) (2016七上苏州期中)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 . 太尉B . 廷尉C . 丞相D . 御史大夫20. (1分) (2019七上兴化期中) 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下列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是( ) A . 丞相制B . 郡县制C . 州县制D . 县制21. (1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中国银行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 商朝B . 周朝C . 秦朝D . 汉朝22. (1分) 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A . 女真B . 蒙古C . 契丹D . 匈奴23. (1分) (2018七上东台月考) 为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设太尉B . 设御史大夫C . 设刺史D . 盐铁官营、专卖24. (1分) (2019三明模拟) 下列选项正确的( ) 选项举措影响A秦始皇建立刺史制度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隋文帝修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D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策略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A . AB . BC . CD . D25. (1分) (2019安徽) 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 . 王国B . 侯国C . 郡D . 县26. (1分) 仔细观察下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 . 城濮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大泽乡起义D . 牧野之战二、 综合题 (共5题;共17分)27.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打猎捕鱼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居民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材料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农作物。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说的两类原始聚落遗址分别在哪?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 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谈谈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有什么好处? 28. (4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步骤三:关注历史,为“和谐”发展献策。(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起到了哪些作用? (3) 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 (4) 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更加和谐? 29. (3分) (2018七上九江期中)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1) 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 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 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30. (2分) (2019重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在苏联,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一直不是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上。勃列日涅夫18年的改革,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市场供应紧张。勃列日涅夫也曾谈到,许多地方“向居民供应食品的困难依然存在”。这种畸形的经济、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据陆南泉苏联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时期整编材料三: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翻。-据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整编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的结果。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特点。 (4) 综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1. (4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官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请回答:(1) 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三点即可)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秦朝灭亡的人又是谁?发生材料二中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 你怎样用一句话来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第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