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了一位商代最残暴的国王的生活情况。”这段残片上的文字记录的是A夏桀B纣王C伊尹D姜尚2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天下为家”的主要标志是A禅让制的出现B世袭制的出现C公有制的出现D私有制的出现3 . 在史学界,我们往往称商朝为“殷商”或“殷朝”,与它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B商汤C盘庚D周武王4 .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胜利,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D起义地点是大泽乡5 .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会制造石器 会种植粟 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6 . “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下列哪些书籍最有可能没有被烧毁:( )A周易B离骚C论语D道德经7 . 如图中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依次是日明A象形-会意B会意-象形C象形-指事D会意-指事8 .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商鞅在魏国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东汉的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ABCD9 . 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去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A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约6000年前的陕西西安C约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约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10 . “文景之治”是指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时期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经济发展11 . 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是这样描述华夏族的形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行,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材料,华夏族A融合多民族而成B和诸夏没有渊源C由单一民族形成D近代以来才形成12 . 按照存在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列历史时期,正确的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西汉东汉ABCD13 . 下列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BCD二、填空题14 . 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文物内容船形彩陶壶骨针鱼纹彩陶盆猪纹黑陶钵远古居民三、综合题15 . 下面是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材料四: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1)材料中的“他”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时期?(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5)材料四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6)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的?他的言行都记录在哪本书里?16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浸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合纵,以逆京师(反叛朝廷)。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加强政治统治采取的措施。秦始皇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