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的争论正确的是( )A是解决王国问题的捷径B是打击诸子百家的需要C是汉朝大一统的需要D是统一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2 . “最强大脑”的主持人出了下图的一个题目,你能猜出他是谁吗?A尧B舜C禹D启3 . “民以食为天”。世界上,由我国先民最先培育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稻、粟、黍B稻、麦、黍C粟、麦、黍D稻、栗、黍4 . 文物价值是凝结在历史遗迹、遗物中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下列对图中文物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和甲骨文一样,出土于河南安阳B可以帮我们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C反映了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D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比较发达5 . 某校九年级1班李勇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老师给他打气说:“早发现问题,也是好事!你总结好原因,落实到行动上,下次一定能考好。”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A孔子B韩非子C墨子D老子6 . 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春秋争霸导致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春秋争霸消灭了一些诸侯国,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春秋争霸有利于民族交融ABCD7 .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于启D姬昌传位于姬发8 .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一故事所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春秋9 . 如下图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国人暴动B楚汉之争C商鞅变法D文景之治10 . 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A商王室狩猎B日食、月食C盘庚迁殷D战国时李冰主持修都江堰11 . 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成都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冰B李春C郾道元D张仲景12 . 成语“卧薪尝胆”出自(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13 . 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图片l和图片2,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粟的出现与种植是图1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图1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水稻的出现与种植是图2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图l与图2居民房屋样式的不一是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的结果ABCD14 .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15 .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改革户籍制度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16 .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正确的是A金文-甲骨文一篆书-楷书-隶书B甲骨文一篆书-隶书-楷书-金文C金文-甲骨文-隶书一篆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二、综合题17 . 构筑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让我们沿着下列时间轴,共同回顾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什么?(2)请根据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完成时间轴空白A处的填写。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公”主要分封的对象是哪一群体?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对A 国家发展产生的积极性影响。(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三认为春秋战国的纷争有何积极意义?(4)材料四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加强了国家统一?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8 .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改革推动历史发展。七(1)班就“古代改革”举办主题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一起回答问题(栏目一:改革助称霸)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这一目的最终有没有实现?举一历史现象的例子加以证明。(栏目二:改革助统一)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措施。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栏目三:改革助进步)材料三(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该改革有何历史意义。结合材料一、三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几种?(栏目四:改革中的感悟)(4)综合上述材料改革成功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19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积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纷争时代,儒家思想创立)(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材料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2)材料一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的哪一基本教育方法?(天下一统,儒家思想发展)(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被当时的哪位统治者所采纳?产生了什么影响?(与时迁移,儒家思想演变)(材料三)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4)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