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辽沈战转战陕北解放北平挺进大别山ABCD2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组织华兴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创办黄埔军校组建南京国民政府ABCD3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中,并不断地受其影响。”中国被迫开始打破闭关自守是A洋务运动之后B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4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如图所示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5 . 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举办的新政,限于官办的制炮造船,认为这是自强的快捷方式但是需款颇巨,有出无入,何况军事工业与其他企业息息相关。洋务派认识到必须独辟蹊径,利用民力。以此为出发点,洋务派(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派遣留学生D组建北洋舰队6 .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抵抗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C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7 .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此次战役中,中炮牺牲和弃城逃跑的清军官员分别是( )A邓世昌、叶志超B左宝贵、叶志超C邓世昌、左宝贵D叶志超、左宝贵8 . 中国属于世界,世界影响中国,下列世界事件与中国事件的连线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工业革命鸦片战争B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C巴黎和会五四运动D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被迫突围长征,其直接原因是A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日本扩大侵略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10 .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都达成了停止或者避免内战的意向ABCD11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最为重要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内容包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ABCD12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在20世纪初的那场壮烈的抗击八国联军的侵华历史剧,下列素材我们可选择陈化成与吴淞战役火烧圆明园聂士成与天津保卫战义和团廊坊狙击战ABCD13 . 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辛亥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大跃进运动C东方红一号上天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4 .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缉拿烟贩,销毁鸦片B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D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5 . 怀揣梦想穿越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中国梦”激励着国人前行,近代著名的张謇弃官从商,履行的是A自强求富梦B民主共和梦C民主科学梦D实业救国梦二、判断题16 . 南京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三、综合题17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诗(1)根据材料一中的歌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什么战争?(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后,为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请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次重大战役名称?(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重大战役?18 .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从图一、二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先锋是,后来成为运动主力的是。(2)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图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诞生于哪一年?(4)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1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为“学习外国利器”,该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2)材料二中的“变法”发生在哪一年?是指哪一事件?(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指什么?该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