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 十九世纪中后期,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A . 大化改新B . 1861年改革C . 明治维新D . 独立战争2. (1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C .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 (1分)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参与皇室斗争B . 保卫天皇C . 保护自己的庄园D . 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4. (1分) 下面是张红同学在复习某重要历史知识时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正在复习( ) 时间事件1868年颁布改革诏令1871年废藩置县A . 日本大化改新B . 俄国农奴制改革C . 日本明治维新D . 美国罗斯福新政5. (1分) (2017九上南通月考) “君主立宪,工业先声,它曾一度称霸世界;思想启蒙,革命烈焰,它践行着各种社会理想;变法图强,上下一心,它从落后中崛起。”材料中提到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A . 英国、法国、日本B . 英国、美国、日本C . 法国、俄国、德国D . 德国、日本、法国6. (1分) (2019九下枣庄期中) 日本政府2019年4月1日发布新年号,定为“令和”。“平成”时代结束。新年号自5月1日新天皇即位起施行。1868年,日本也改过年号,当时的年号定为( ) A . 明治B . 大化C . 大正D . 昭和7. (1分) (2018九下长沙月考)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B . 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C .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D . 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8. (1分) 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两次崛起的相同的因素有( ) 都进行了社会改革都注重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都重视发犀教育都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A . B . C . D . 9. (1分) 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A . 农奴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B . 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上而下”的革命C . 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 . 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10. (1分)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都以失败告终B .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 .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D .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分)11. (3分) (2016九上娄星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的交流】材料一:如图【文明的借鉴】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文明的传播】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间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文明的共享】材料四:“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法】巴斯德(化学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作用。(2) 材料二评述了日本借用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 “科学属于全人类”,所以每一项新科研成果都会影响整个世界,请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发明。(各一例)(5)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获得了什么启示?12. (1分) (2019广东模拟) 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 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2) 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 “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 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 (5) 明治维新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 (7) 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8) 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 (9)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