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B771年,犬戎灭西周后,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C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二里头遗址D夏商周秦的灭亡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2 .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所知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它可佐证哪个王朝的历史:A夏B商C西周D东周3 .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主要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B备民族不断交融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周王室的势力重新崛起4 . 下图所示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祖先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神物反映的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代,各部落互相征战、互相融合,进而走向统一、形成华夏族的历程。从神物的结构和它的诞生的过程看,下列哪项不属于“龙”文化的精神?A墨守成规B追求卓越C开拓进取D开放包容5 .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BCD6 . 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成为“夏历”。这段材料表明A禹在位时的社会情况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B禅让制已经被世袭制取代了C国家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D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夏朝时产生了早期的国家7 . 秦朝的疆域,正确的是A东到辽东,西到临洮B东至东海,西到陇西C北到长城,南到珠江D北到北海,南到南海8 . 2018年1月31日,TFBOYS成员王源出席纽约联合国青年论坛,关注优质教育和教育公平。下列思想家观点中有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9 .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0 . 电视剧张骞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该场面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A铁剑B丝绸C瓷器D葡萄11 . 距今(2019年)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2 . “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袁绍B曹操C诸葛亮D孙权13 . 西汉政权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他们继续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并重视“以德化民”,使国库充盈、粮仓丰裕,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大一统”D“王与马,共天下”14 . 官渡之战中袁绍十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二十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A军心涣散B骄傲轻敌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15 . 通过对我国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历史遗存、口头传说等多种反映历史的材料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祖国的历史。如图所示的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历史遗存”是ABCD16 .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中国古代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这位数学家是A顾恺之B锤繇C刘徽D祖冲之17 . 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诸侯王势力对抗朝廷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大批贫民流离失所D黄巾起义攻势强大18 .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 )A长安B洛阳C建康D北京19 . 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这些北方人民来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频繁C躲避民族压迫D政府强行迁徒20 . 西汉的建立者是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二、列举题21 .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括号内填上相对应的字母)( )退避三舍 a.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 )纸上谈兵 b.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问鼎中原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22 . 列举相关的历史真实:(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反映七八千年前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状况的遗址(3)考古学者发掘洛阳平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可以考查朝的历史。(4)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春秋思想家创立的学派(5)主张“兼爱”、“非攻”的学派;(6)提出“民贵君轻”理念的思想家是三、综合题23 .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又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请以“我看秦始皇”为主题写一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24 . 某中学开展“人文陕西”主题研学活动。(研学概览)材料一陕西区域范围及参观地点示意图图注: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茂陵博物馆(汉武帝)(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的参观地点所反映的史实按先后排序。(填写序号)(研学考察)(半坡遗址博物馆)材料二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屋共有三十六座,分为两片,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60平方米左右,两片各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最小的只有1220平方米,可能是一般氏族成员的居处。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半坡村落遗址示意图(2)依据材料二,说出半坡遗址的布局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材料三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秦兵马俑至少有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黄、桔黄、黑白、赭等十几种颜色,而且早在1988年出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就已经多处提到了兵马俑为彩绘的这一事实。(3)依据材料三,从历史学价值、军事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看法。(茂陵博物馆(汉武帝)材料四霍去病墓陪葬茂陵(汉武帝陵墓)。霍去病因功高封为大司马瞟骑将军冠军侯,死时仅24岁。为了纪念霍去病,汉武帝特为他修建了外形如祁连山的墓,并在神道两侧安置许多大型石刻,其中尤以“马踏匈奴”最为著名。(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汉武帝对霍去病如此重视的原因。(研学汇报)材料五(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件文物(“鎏金铜蚕”除外),仿照示例,加以介绍。答题示例:鎏金铜蚕这件汉代文物反映出当时政府对养蚕业的重视,这为丝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为丝织品远销欧洲提供基础。(6)“人文陕西”主题研学活动内容丰富,请你向父母说说研学的收获。答题要求:收获紧扣主题;表述要有史实。25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下图材料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子的制度?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2)材料三中图片显示情况是因为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四中商鞅变法得到哪位国君的支持?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下,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帅识地理,夜则观日,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三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请回答:(1)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