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化石或文物不能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ABCD2 . 历史悠久的云南,被誉为“彩云之南”,不仅有着四季如春的气候,好吃的傣味,优美的竹楼,曾经孕育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3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水稻玉米马铃薯粟ABCD4 . “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5 . 周礼记述“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6 .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不断,源于哪一政治制度的衰落?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奴隶制7 . 据考古发现,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闽江流域ABCD8 .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周朝的列鼎列簋制度反映了( )A周朝青铜器制作的高超工艺B周朝青铜器的种类繁多C周朝青铜器的用途广泛D周朝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9 .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没有能力接任天下,于是就把天下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选举制B禅让制C宗法制D世袭制10 . 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11 . 下列文明成果中,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标志的是A北京人懂得使用天然火B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C河姆渡远古居民种植水稻D商朝时先民铸造青铜农器12 . 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13 . 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学习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禅让制14 . 相传在黄帝时期,是谁创造了文字?( )A黄帝B嫘祖C仓颉D隶首15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土地国有制16 . 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下图的朝代更替表(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17 . 下列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进献贡物缴纳租赋服从调兵服从命令ABCD18 . “我来自元谋某,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背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以下关于元谋人和北京人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都知道人工取火B他们都会制作工具C他们都处于新石器时代D他们都会缝制衣服19 . “它给我们御寒,也帮我们抵挡野兽的侵袭,它给我们烧饭,帮我们明亮了黑夜,还邀请我们一起坐下,依偎在它身边。”这是学者加莱亚诺对远古人类生活的描述,他所说的“它”是指:A弓箭B石器C部落酋长D火20 . 初一同学王亮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后,认为夏、商、西周三代的衰亡留下的主要历史思考有:“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勤政方能治国爱民才能安邦夏、商、周的统治者多无建树( )ABCD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 (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的住房样式是什么?从这些出土物品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1)根据材料一回答,原始社会尧、瞬、禹时期,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比较材料一、二,说一说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3)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五:(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