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_第1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_第2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_第3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_第4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加热冰水混合物,刚开始出现的情况可能是( )A冰熔解,同时水的温度升高。B冰熔解,同时水的温度保持0不变。C冰不熔解,同时水的温度升高。D已知条件不足,不能确定。2 .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池塘冰面上的温度为 16 ,下列几种情况温度恰为0 的是 ( )A冰层的上表面B冰层的下表面C冰层的下面所有的水D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3 . 关于下列几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4 .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94,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4用这支温度计测量31的热水温度,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为A30B31C31.9D325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升华B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凝华D揭开刚煮熟饭的锅盖,锅盖上附有小水珠液化6 . 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联系错误的是A露的形成液化;放热B霜的形成凝华;吸热C河水解冻熔化;吸热D湿衣服晾干汽化;吸热7 .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词句,其中包含了一种物态变化,这一物态变化的图像是ABCD8 . 如图中的情景属于升华的是ABCD9 .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BCD10 .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间出现“云海”B树枝上出现“雾凇”C “露珠”的形成D冰雪在“消融”11 .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暖手宝里面的液体是水C郑州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12 . 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是( )AABBCCDD二、填空题13 . 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会出现_,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时,内能_,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14 .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变小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家庭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储存在钢罐里的。15 . 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16 .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选填“吸”或“放”)热.17 . 小明同学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现象(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小明提出疑问:若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会感觉谁更冷些?傍边的小平立刻回答:一样冷,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平的回答是_的(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理由是:_。18 . 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增加;“烧红的炭放热”的“热”是指_。19 .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造: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时需要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你认为碘在热水中不熔化的可能原因是_。20 . 大雪纷飞时,用雪堆成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 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原因是_。21 . 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三、实验题22 .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_(2)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上升过程中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主要原因是小华加热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_(填“大”或“小”)(4)小明在第9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23 . 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12345678温度( )9092949698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特点是_。(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4)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4 . (5分)如图所示为某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该固体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其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为_。(2)处在图中CD阶段时,该物体为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3)处在图中BC和DE阶段时,物体需_。(选填“吸热”或“放热”)(4)吸收相同的热量,在AB阶段比在CD阶段温度上升快,这是因为该物质在AB阶段时的比热容比在CD阶段时的_。25 . (1)下图所示的各组热学实验中: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_烧瓶内的水停止沸腾时,浇上凉水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板上,形成小水滴,玻璃板温度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_(2)小周用图l2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把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移动,在光屏上能成一个_(更大、更小)的实像同时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移动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远离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保持光屏不动)(3)全班同(3)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明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实验次数斜面倾角斜面粗糙程度物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30粗糙1050710.50.730稍光滑1050610.50.68345粗糙1070910.70.978请你替小明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_(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4)如图是小红连接的测定额定电压为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