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八上京山期中)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 . 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B . 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C .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 . 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2. (2分) (2018九下江门开学考) 在“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 ) A . 鸦片战争后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 甲午中日战争后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 (2分) (2019八下佳木斯期末) 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 ) A . 南京B . 上海C . 深圳D . 厦门4. (2分) (2017八上金乡期中) 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 . 英、法B . 英、俄C . 英、美D . 英、德5. (2分) (2016八上夏津期中)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粹,园内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和古代文物。有一天,一伙强盗闯入这里疯狂抢劫,然后把它付诸一炬。这伙“强盗”指的是( )A . 英军B . 英法联军C . 八国联军D . 日军6. (2分) (2019八上蓬江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这些被割占的国土主要位于( ) A . 西南和西北地区B . 东南沿海岛屿港湾C . 东北和西北地区D . 南方沿海沿边地区7. (2分) (2019八上綦江期中)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 ) A . 四洲志B . 海国图志C . 天朝田亩制度D . 资政新篇8. (2分) (2019衡阳)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 . 李自成起义B . 太平天国运动C . 义和团运动D . 秋收起义9. (2分) (2019八上抚州月考)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 . 北伐失利B . 永安建制C . 安庆保卫战失利D . 天京事变10. (2分) (2019太仓模拟)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主张与实践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 . 自强求富,中体西用洋务运动B .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新文化运动C . 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辛亥革命D . 民主科学,思想自由戊戌变法11. (2分) (2019呼伦贝尔)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 . 轮船招商局B . 海南制造商C . 福州船政局D . 大生纱厂12. (2分) 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一批又一批先进分子纷纷踏上救国之路。下列政治派别中,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 )A . 洋务派B . 维新派C . 顽固派D . 革命派13. (2分) (2018雅安)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 .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B .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 .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D .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14. (2分) (2019八上三台期中)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A . B . C . D . 15. (2分) (2016八上姜堰期末)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6. (2分)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于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 .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7. (2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 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C . 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 . 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18. (2分) (2017八上双城月考) 下列属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是( ) A . 鸦片战争B . 198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C .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D .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19. (2分) (2019石景山模拟) 下列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的事件有( ) A . B . C . D . 20. (2分) (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 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 .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21. (2分) (2017泰兴模拟)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 . 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C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 .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2. (2分) (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哪些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 B . C . D . 23. (2分) (2019阿克苏模拟)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 . 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 .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 重庆谈判实现了中国的民主建国D . 遵义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点24. (2分) (2019九上港南期末) 下列侵华战争中,曾攻占我国首都的有( )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A . B . C . D . 25. (2分) (2019石景山模拟) 下列口号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是( ) A . “扶清灭洋”B . “变法图强”C . “师夷长技”D . “均田免粮”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0分)26. (20分) (2019八上襄汾月考) 历史人物、历史建筑、历史地图均是历史的见证,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林则徐洪秀全邓世昌康有为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第一组:历史人物第二组:历史建筑(1) 从第1组任选两个历史人物,简述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 第2组的两座建筑的创办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他们的创建各自适应了什么形式的需要? (3) 从下边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可看出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据图可以得出两场战争的哪些相同点。27. (20分) (2019八上梅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材料二: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外国人评点李鸿章请你想一想:(1) 材料一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 概括材料二,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举两例说明洋务派是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4) 从材料二中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8. (20分) (2019东光模拟)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记录片走向海洋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21世纪把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 (2) 材料一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投?请列举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29. (20分) (2018八上新平月考)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 (3)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