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供应室基本操作流程_第1页
口腔供应室基本操作流程_第2页
口腔供应室基本操作流程_第3页
口腔供应室基本操作流程_第4页
口腔供应室基本操作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供应室发挥的作用,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部门由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渐转变成医院中的关键科室,近年来甚至有医院“心脏”科室之说消毒灭菌质量的高低与院内交叉感染有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供应室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毒供应室基本工作流程,检查、功能测试、打包,取出需要维修或报废的器械,增添器械,消毒、清洁、保养,回收、清点、浸泡处理,使用,使用前准备,储存、运输,灭菌,器材消毒供应基本流程示意图,循环,用户,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储存和分发,回收分类,(一)回收清洗流程及质量控制,CSSD,1.回收程序,回收前分类,供应室只回收可重复利用的器材器材应密闭运送特殊感染性器材需专用标识,2.清点、浸泡处理程序,尽量简化清点程序,特殊污染器械必须先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后清点器械上如有大量的血液、组织液以及其它污垢,应用干清洁布巾或吸水纸尽量将其擦除,记录,清点,清点、浸泡处理程序,如不能及时清洗,应根据器械材质或结构分类浸泡(保湿、软化处理),即将使用后的器械投入消毒液或酶清洗液中,污染轻的器械可用清水浸泡污染器械宜在用后1-2h内清洗,以免器械上的污染物结痂而增加清洗难度,流程与质量控制,3.消毒、清洁、保养,消毒程序常规污染器械和HBV污染器械以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为宜,时间10min以上)和戊二醛(浓度2%,时间20-45min)浸泡消毒为主(高水平消毒);特殊污染器械应热力灭菌处理(彻底消毒)将要采用机械清洗的器械不再作单独消毒,内镜则清洗后再消毒,流程与质量控制,注意!,所有化学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在消毒液中消毒或保湿的器械在时间上应严格控制(30min以内),防止损坏器械,流程与质量控制,流程与质量控制,浸泡消毒后,如果有完善的清洗措施,器械消毒还显得那么重要吗?,流程与质量控制,清洁“三部曲”,清洗除锈润滑,清洁程序,流程与质量控制,清洗,去除可见的污染和污渍有效的去除传染微粒提高灭菌的成功率减低工作人员的感染危险,清洗的作用,流程与质量控制,清洗需要的保障条件,清洗用水自来水杂质较多,易起垢,只适合器械初洗或冲洗软化水有效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清洗不易起垢,适合器械的酶洗和漂洗纯净水去除金属离子和其它杂质,适合器械的漂洗和精洗蒸馏水质量比纯净水更优,微酸性,适合器械的精洗和去细菌内毒素冲洗,流程与质量控制,清洗需要的保障条件,选择清洗剂不用清洗剂: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的器械可用自来水清洗,不必采用清洁产品多酶清洗剂:可有效地分解和去除干和湿润的污物;主要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的器械清洗。碱性清洗剂:可分解脂肪,主要用于油脂污染的器械清洗,但需配合机械活动去除污物酸性清洗剂:对无机物起氧化分解作用,适用于有陈旧性污垢器械的清洗,需配合机械活动去除污物不宜使用家用洗涤剂或工业洗涤剂清洗器械,流程与质量控制,毛刷柔软,不伤器械,一用一洗一消,干燥保存清洗场地清洗容器,清洗需要的保障条件,流程与质量控制,帽子面罩或护目镜口罩防水罩袍手套防水胶鞋,自我防护,(AORN),清洗需要的防护装备,流程与质量控制,机械清洗(清洗消毒器清洗),适用于结构简单、表面光滑的常规器械处理基本清洗过程为:冲洗清洗剂清洗漂洗93热水消毒(润滑干燥)优点是减少人工处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感染危险性;缺点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手工清洗,部分结构复杂器械和有管腔器械甚至达不到清洗要求,流程与质量控制,超声波清洗,采用气泡爆破式原理清洗器械,适用于有细小管腔和较深沟槽的器械处理清洗前用冲洗或擦拭的方法尽可能地将器械上的污染物去处超声波清洗容器内的水应完全覆盖器械,最好采用多酶清洗剂结合超声清洗,清洗水温不超过55,时间3-5分钟/35kHz清洗后的器械需漂洗甚至精洗,流程与质量控制,手工清洗,适用:不耐热的器械较精细及复杂的器械不能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的器材器材上有严重污染或生锈,手工清洗,方法原始但最有效,基本步骤冲洗清洗剂刷洗漂洗或精洗,流程与质量控制,手工清洗,冲洗可将器械上未结痂的污染物去处90%以上通常是用自来水直接作用于器械对于可拆卸的器械,按照生产商的指示将器械拆开再冲洗,流程与质量控制,刷洗刷子的大小必须符合清洗器械的通道、零件、轴节、接插件和齿槽的尺寸(如刚毛应接触所有表面)。刷子太小,刷毛不能完全接触管壁,刷洗不彻底;刷子太大,刷毛倒伏,降低清洗效果管腔器械应从近端进去,远端出来至少来回34次,每次从管腔内拔出刷子,必须冲洗干净后再刷仔细地刷洗螺纹、缝隙等处。污染重的器械应蘸酶洗涤液刷洗。根据器械的构造特性,刷洗时应呈一定角度,用力应适当,以免刷坏器械。刷子每次用完后须彻底清洗干净,再高水平消毒后干燥待用,手工清洗,流程与质量控制,手工清洗,刷洗还应注意:刷子须在水面下操作刷洗,以免水滴飞溅形成气溶胶污染环境刷洗温度宜在40左右,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增加刷洗的难度清洗剂应选用无泡或低泡型的多酶清洗液以及酸、碱性清洗液,以免水下刷洗时操作人员的视线被挡住,流程与质量控制,漂洗去除器械上残余清洗剂和其它杂质漂洗应选用纯净水或蒸馏水,至少需要用软化水,手工清洗,流程与质量控制,清洗干净的器械,无任何瑕疵,未清洗干净的器械,有组织残留物未清洗干净的器械,有水垢,多酶清洗剂的重要性,多酶清洗剂含有4-7种酶,不同的酶针对不同的有机污染(血液,脂肪与蛋白质)产生反应,快速进行分解,使用中性,不腐蚀器械有效去除生物膜!只有多酶才能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是重度污染器械清洗最好的选择!,流程与质量控制,注意!,保湿器械的酶清洗液应选用中性多酶清洗液,不宜用碱性清洗液多酶清洗液只分解有机物,没有消毒功能不能替代消毒液使用,流程与质量控制,消毒不是清洁的替代过程,CMT/U.Oelrich/2001/confidential/023,潜血试验(隐血试验)只对血源性污染物的检测适用镜检结果准确但操作难度大目测标准在制定中,可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借助蓝光检测仪判别,标准大致如下:,器械清洗后的清洁质量判别,流程与质量控制,1.器械经过清洗后,外观上应光洁如新,无血渍、无水垢以及其他任何残留物质。达到此标准的器械方可进入消毒灭菌程序2.锈渍的处理和判定:原则上清洗完毕的器械不应该有任何锈渍,如有则应做除锈处理。对于一些难处理的锈斑,可用纱布擦拭,如白色纱布上没有被锈渍污染,则可视同合格,否则此器械应该重新清洗或淘汰,目测标准,流程与质量控制,目测标准,3.器械表面,包括关节和齿等处,不应该有腐蚀斑点,如出现黑色腐蚀斑点,应该予以淘汰4.进入人体内部的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按以上3条标准执行,换药包和口腔诊疗包等不进入人体内部的器械,第2、3条标准可适当放宽执行,流程与质量控制,除锈对表面锈蚀的器械进行除锈处理,可以提高器械的清洁度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除锈器材必须选用器械专用除锈剂,不宜用工业除锈剂除锈(不但不能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反而会破坏器械的镀层,加速器械锈蚀)。已除锈的器械应用软化水或纯水冲洗,以彻底去处残余除锈剂后再及时作润滑处理,器械保养(润滑和除锈),流程与质量控制,润滑可增强器械的灵活度,也可在器械上形成油膜,延缓高温消毒灭菌时对器械的锈蚀。润滑材料应使用专用水溶性润滑油,不宜用石蜡油润滑,杜绝使用工业润滑油润滑,器械保养(润滑和除锈),流程与质量控制,器械关节处有严重锈渍,需除锈处理,器械表面有陈年色斑,但不污染白纱布的器械,可继续使用,器械表面污渍可污染白纱布,应将器械进行重洗或除锈处理,器械表面锈渍严重,即使不污染纱布也不能用于手术操作,作其他用途或淘汰处理,普通烤箱烘干(应注意烤箱内部清洁和烘烤温度控制)器械干燥箱烘干(效果好,但设备较昂贵)清洗消毒器烘干(干燥效果可靠,可独立干燥也可按标准清洗消毒程序干燥),4.器械干燥,流程与质量控制,(二)包装管理及质量控制,器材包装前的质量检查和配对质量检查:完好性、轴节灵活性,干燥度、清洁度配对:根据器械包的装配图表组装或搭配器械,并注意配对顺序,流程与质量控制,纺织布:140支纱,双层包装,细菌屏障效果较差,无菌保存期短,适用于常规器械和敷料的包装无纺布、皱纹纸:暂无标准,使用方法同纺织布纸/塑包装材料:细菌屏障作用强,密封包装,无菌保存期长,通常高、低温灭菌均可,适用于导管、精密器械、敷料等大多数医用器材的包装硬质器械包装盒、箱:细菌屏障效果可靠,国外较多使用,包装材料的选择,流程与质量控制,打包时应注意问题,包装袋穿透性?质量?破损?防止尖物刺破表面须完全暴露物品需固定方向需一致防止冷容器内凝水形成聚集金属器械用敷料间隔包裹大小,流程与质量控制,包外指示胶带:仅作为灭菌标识使用,不反映灭菌效果,胶带长度不小于3个条纹包内指示卡:反映灭菌质量,放置在器材包的中央,卡的长度应有标准对比色为宜。普通包内化学指示卡与器材包内金属器械接触有变色失真的现象,影响灭菌质量判别,在放置卡片时应做保护处理,或改用移动式化学指示卡,灭菌指示器材的放置(化学),流程与质量控制,包装和查对,原则上包装与查对分开,以确保器材的包装准确性和包装质量包装方法标识:粘贴标识卡,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数量、有效期、打包人、查对人等,流程与质量控制,(三)灭菌管理及质量控制,消毒员培训与考核消毒灭菌操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也较特殊的工作,要求消毒员需持证上岗消毒员应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慎独的工作能力,能熟练操作和日常维护灭菌设备对消毒员的培训是多方面的,包括医学理论、感染控制、基础护理操作等相关内容,流程与质量控制,灭菌操作管理,合理装载灭菌器材按规范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器运行过程中消毒员不可离岗严密监控灭菌质量完善灭菌质量记录,流程与质量控制,灭菌质量记录,压力蒸汽灭菌月监测记录,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记录,压力蒸汽灭菌器出锅质量监测记录,(四)无菌存放、发放管理,无菌器材包质量判别从灭菌器中取出已灭菌的器材包之前,现取出标准监测包判别灭菌效果,监测包内的化学指示剂变色标准才能取出其它器材包从灭菌器中取出的器材包须包装完好,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