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3、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也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它洗涮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3)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6、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7、近代:日本进行的几次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8、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2)(3)(4)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近代化的探索)1、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3、思想主张: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4、学习内容:先进军事技术、先进政治制度、先进思想文化5、积极影响: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6、失败原因或局限:洋务运动: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戊戌变法:维新派无实权,光绪帝只是傀儡;没有群众基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7、近代化的特点:(共同: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8、共同影响:推动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专题三: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军队建设、重大战事(19211949年 28年革命历程)重要会议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建党90周年2、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 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2)政治路线:停止阶级斗争,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附: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北平)共同纲领建国初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北京)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军队建设1、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抗战时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4、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大战事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27年):2、红军长征(1934年至1936年):(1)原因:(2)含义:(3)目的:(4)路线:(5)长征精神:3、百团大战(1940年)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5、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6、渡江战役(1949年):专题四:20世纪中国经历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19112011年 100周年)(孙中山)、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邓小平)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百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1、为使中国人“醒过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存道路上进行了三次有益的探索: 2、为领导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3、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的标志: 4、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富起来了”,在农村进行的改革是: 农村改革中促进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是: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5、百年巨变的感想:专题五:新中国的农村政策(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1、土地改革(19501952年)第一次分田(1)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4)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5)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1)目的: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2)形式:建立农业合作社(3)土地所有制: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土地所有制(4)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目的: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的农村基层组织。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后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至今)第二次分田(1)本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2)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专题六: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的提出2、香港澳门的回归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1984年,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20世纪80年代,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二)3、台湾问题1895年, 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全部归还中国。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垮台,败退台湾1984年,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2年, 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政治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专题七: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3、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的密秘交易损害了中国的主权。4、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二新中国的外交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形势:冷战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成就: 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内容: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舞台亮相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3、 70年代的外交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主要成就: (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界联合国大会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结束敌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4、 改革开放后 国际形势: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我国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灵活务实地开展外交活动成就: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密切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港澳回归,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 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作用: (1)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2)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5、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专题八: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 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政体: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政体:共和制3、美国独立战争 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政体:三权分立的联邦制4、美国南北战争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5、俄国农奴制改革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6、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7、罗斯福新政 增强了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民主与法制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确立。2、独立宣言: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3、美国1787年宪法: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4、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5、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7、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8、国家工业复兴法: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专题九:国际格局的演变当今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确立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作用: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结束:二战的爆发。2、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形成过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影响: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结束:1919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3、当今的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起着主要作用专题十:三次科技革命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应用主要发明:珍妮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富尔敦制成第一船汽船特征: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加重了这些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主要标志: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的发明。主要发明:德:西门子发电机、有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美:爱迪生电灯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弟飞机;意:马可尼无线电报特点: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企业和部门间的联合,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兴起)主要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成就。主要成就:原子弹、核电站、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航天飞机、克隆技术等特点:第三次与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的高速化。影响: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人类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科学技术诉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战争问题:如一战中的飞机、毒气弹、坦克;二战中的原子弹。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等。高科技犯罪:如网络“黑客”。其他问题:如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科技革命的启示:专题十一:美国简史1、 独立战争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国家赢得独立。2、 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两块大石头: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3、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大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4年工业产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首位。4、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并获得了胜利。5、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6、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首先从美国开始爆发,而后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7、 罗斯福新政 增强了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8、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9、 美苏冷战 苏美对峙的两极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经济法同类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5济南市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项目融资渠道试题及答案
- 第22课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课件
- 英语教学课件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第4课时课件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公共关系建设试题及答案
- 英语教学课件Unit 5 Fun clubs SectionA 3a-3d语法课件 +内嵌视频 人教版20
- 2025年工程经济利润最大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医学证据的临床转化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分离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学
- 幼儿园观察记录书写培训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超详细一万字笔记
-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的结构与季节变化》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武汉版生命生态安全【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 第7课《网络资讯辨真假》课件
-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2024年下半年贵州省贵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招聘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