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家】上官老师教你如何修改完善硕士毕业论文 得助于“固本培研”,我有幸认识和接触到上官丕亮老师,他的认真、热情、敬业、和蔼像感染过很多人一样,也令我感动。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以及到我论文获中国法学会奖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上官老师。其中,上官老师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件事,即这篇硕士论文写作自查手册,这篇自查手册不仅是教你如何修改和完善硕士毕业论文,对我们平时的论文写作业也大有裨益。虽然,之前在网上已有学生发出来过,但出于对老师知识成果的尊重,今天特向老师取得授权,以飨读者!律途漫漫1 查题目是否合适看论文题目是否很好地反映了文章的主题?是否精练?是否吸引人? 2 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先看文章除了引言、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之外,是否有三大部分(章或一、二、三)以上?各大部分之间有无逻辑关系?能否论述清楚文章的主题? 后看每一章(即各几大部分)下面是否均有2个小标题以上?每个小标题下面是否都有2个要点以上?各小部分及各要点之间有无有逻辑关系?能否支撑文章的架构? 3 查论证是否合乎逻辑?几大部分(或章)是否能够支撑文章主题?各章的标题是否妥当?是否都有文章最重要的关键词?每一章下面的各部分是否能否支撑该章的标题?章与下面各部分之间有无过渡句子?各部分的论证说服力是否强?能否让别人信服?小标题之下的每个要点之下的内容能否说明该要点?是否有论据?是否引用相关权威观点来支持?章以下各层次的大小标题是否妥当?必须一章一章地查,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查,一个要点一个要点地查,一段一段地查,一句一句地查。一定要逐一审查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前后是否有逻辑关系?总之,文章各大部分要为论文总题目服务;各大部之下的各小标题要为各大部分服务;小标题之下的各要点要为小标题服务;各要点之下要有论据支撑,要有说服力,这样层层递进,逐步论证,让人信服,觉得你讲得的确有道理,的确如此。 4 查资料是否翔实? 看正文的每页下面是否有注释(这可反映资料是否翔实)?与论文有关的各种不同观点有哪些?在文章中是否体现出来?国内著名学者的观点是否引用?台湾学者对这一问题有哪些论述?重要观点是否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有哪些?相关译著的观点是否引用(如有外文资料更好)?中国期刊网上的有关论文是否搜集齐全并是否引用?图书馆内的有关著作(包括相关教材)是否一一查阅并是否引用? 5 查引言是否符合要求?看是否写引言?引言开头可使用一个案例引出文章选题。引言是否按照苏州大学研究部的要求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等内容?研究意义是否分为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两部分?是否不妥当地把论文研究的意义与论文主题本身的意义混为一谈?研究现状是否先综述研究现状,然后进行评论,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面的一个标题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明确指出来?研究方法有哪些是否明确并有特色?研究思路(即文章的框架)是否清晰? 6 查结论是否明确?文章正文最后的结论是否自然地得出?结论是否明确?如果难以写成“结论”,则可写为“结语”,主要是对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7 查注释是否规范? 文章的注释采用脚注的格式。一律运用电脑自动生成:点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选择好相关格式)“插入”。凡是引用著作的,格式如下: 杨海坤、上官丕亮、陆永胜著:宪法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10页。 参见莫纪宏主编:宪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89页。 See Jeffrey Goldsworthy, Interpreting Constitu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p.325凡是引用论文的,格式如下: 上官丕亮: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如果能标明第页,当然更好!) 上官丕亮:论生命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4页。引用翻译著作的格式,如下: 挪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94页。如果不是第一手资料(尽可能查找第一手资料),要写“转引自”,格式如下: 转引自陈新民: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38、440页。不能看到别人的论文和著作上所引用的资料不错,就直接照搬过来,这样转手别人的资料其实也是一种抄袭。不能这样引用第二手资料,而要去原文原著,引用第一手资料!如果查找不到第一手资料而非要引用,就应按照“转引自”来处理。 引用网络文章的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名称,载网站名(详细的网站地址,从网站的连接地址复制下来,按照此地址必须能找这一文章),并要写明访问时间。比如:周永坤:毛小平落马与清除谣言,载平民法理(周永坤)法律博客(/art/1048219.htm),2012年5月2日访问。) 网络资料尽可能不用,一般报纸上有相关资料,应当尽可能性引用报纸杂志上的资料 。 引用报纸上的文章的注释格式,举例如下: 上官丕亮:谁有权规定警察开枪的情形使用警械和武器事关公民生命安全应由全国人大立法,载检察日报2006年3月27日第3版。引用论文集上的文章的注释格式,举例如下: 上官丕亮:国务院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人的尊严和生命权的宪法保护,载胡锦光主编:2008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7页。各种注释中的出版社后面的出版时间,最好到月份,当然也可到年份,但不管是到月还是到年,全文必须统一所有引用资料(不管是论文还是著作),凡是直接引用的,不要写“参见”;概括别人的观点而加以参考的,前面加上“参见”。特别注意 凡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和资料,务必要加上注释,否则构成抄袭,答辩是不能通过的,即使通过了,如果省里检查发现了,也要取消学位,而且指导老师也要受到处分,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8 查参考文献是否全面? 按照苏大的要求和习惯,论文除脚注之外,在文章结论之后,还要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在论文脚注的基础上,将所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论文、著作等各种资料列举出来,但不再标明具体的页码;有些资料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阅读了,但在文章中没有引用,也可在“参考文献”中列举出来。参考文献可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排列顺序都是从最新到最旧。参考文献的序号按照自动格式排列,以方便增加新的文献(可先用阿拉伯数字列举所有著作、论文文献,然后再在开头和中间加入“一、著作类”“二、论文类”):一、著作类1 2 3 4 9 查有无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摘要是文章各部分内容的精华归纳,可先从各大部分提炼出来两三句话,然后整理一段相对完整的话(苏大要求300字左右),让人读后,知道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内容摘要一定不要写成了前言,也不要写成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或写作过程。不要出现“本文认为”或“笔者认为”等词语。 注意正文修改了,内容摘要也要相应地修改。关键词3-5个,要选用反映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一般在大小标题中均出现。还有查看是否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这一项先不提交,在定稿前提交) 10 查有无目录? 文章正文前面是否已经有目录(提交的论文初稿必须有目录,因为可以直观地看出文章结构是否合理)?目录中大小标题的格式是否规范?字体是否有层次?论文各项的内容的顺序如下:(目录的内容应包括引言至致谢)内容摘要目录引言一、二、三、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致谢 11 查其他格式是否达标?文章各部分及各层次的序号,可用“章”“一、”“(一)”“1.”,或者不用“章”,直接用“一、”“(一)”“1.”。前后的“引言”和“结论”,一般不标序号。文章题目、各章的标题(包括引言、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可居中,其他层次的标题及各段落前面则空二字。在正文中的注释序号后面,空一格。内容摘要、目录、引言、各章(无章则一、二、三)、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这几大部分是平级的,字体大小应当一样(小二号黑体),它们之间点击电脑工具栏上的“插入”中的“分隔符”中的“分页符”进行分页,以保证各章内容的增加或删减不会引起排版混乱。正文用小4号宋体,章下面的标题可用4号黑体。,再下面的标题可用加粗。全文的行间距可先使用“单倍行距”。 12 查致谢是否恰当?最后文章要有“致谢”。致谢这相当于各种出版书籍后面的“后记”,主要是简单回顾写作的过程,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给你帮助的人(当然包括指导老师),也可在此感谢学习几年里所有的老师。务必注意对指导老师不要过分吹捧,而实事求是地写。否则,别人看到论文写得不够好,还以为是老师指导不好、水平不高呢。致谢可先不提交,而在定稿前提供13 查文字是否通顺? 论文稿在每次提交导师阅读之前,自己首先要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三遍以上,以消灭不必要的错误!并且,看文字是否通顺?有错别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