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教师工作室与教师专业发展没有经过考证,在笔者很狭窄的认识中,“工作室”这种研究方式应该源于科研起步早,水平高的西方国家,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融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研发中心。按此理解,“名教师工作室”也应该是一个由相当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教师领衔,有一群有志者参与的,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为载体的,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新教研方式。例如,常州市教育局这样来描述“名教师工作室”的内涵:“以名教师名字或其专业特色命名的、吸引同一领域教师加入而组成的教师培训基地,是教师培训部门与教科研部门有关职能的延伸与补充。组建名教师工作室,是为了建立起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幼儿园)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的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发挥全市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培养全市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地,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样的描述,能较好地给“工作室”定目标、定地位和定任务。在我国,“名教师工作室”的出现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但像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其实是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进步到一定的水平后的必然产物。常州市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成立“名教师工作室”的设想,在教育行政的直接领导和全力支持下,2020年正式启动,2020年1月首批挂牌成立了27个名教师工作室。三年到期后,又于2020年1月挂牌成立了第二期42个名教师工作室。笔者有幸成为两期的“常州市中学化学教育金惠文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几年的工作经历,颇有一些感受。下面就工作室这种新的教研机制如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贡献,谈谈自己实践后的肤浅认识。1工作室对于有志向的教师,有着很好的凝聚力。导师培养制是名师工作室运作的一个特点。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要制订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并认真实施,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这种领衔人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好的凝聚力。首先,尊师重道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投考某工作室的老师,对工作室及其领衔人怀有敬重之心,有着较为浓厚的情感。亲师信道,在教师如何专业发展,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上,容易达成共识。在成员看来,领衔人是“师傅”;而在领衔人的眼中,成员是自己的“弟子”,同时也是研究中的“伙伴”。这种相互依存的益友型的师徒关系,使得工作室的内部关系,好像“一家人”一样,有着“天然的”凝聚力。其次,这种关系有别于学校教师与专职教研员之间的关系。虽然教研员是一个能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给予很多帮助的专家,但因其工作性质和要求,他们需要更加重视“面上”的教师成长。而有的老师看来,教研员是自己的领导,他们对自己的指导,多少有一点“行政管理”的味道。老师与教研员,不容易象“一家人”那样亲密。同时,这种关系也有别于一般学科教师与学校内的学科专家(如教研组长、分管教师发展的中层干部或校长)。工作室的成员虽然也是学科教师,但与一般教师相比,他们更有抱负,想干一番事业,希望自己在专业道路上能迅速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而且,工作室的成员往往已经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在笔者的工作室里,有的成员已经是学校的教研组长或者是备课组长),他们发展的起点较高。成员报考工作室的可能原因中,也会认为工作室领衔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指导力会更好些。同时,学校学科老师与分管的机构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的成分可能更多些。2工作室领衔人首先应提升其成员的教育境界。笔者认为,在我们当前期望的教育观念与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与教育的本质或宗旨的达成有着明显的偏差。例如功利思想的存在,使得某些教育者急功近利,十分躁动。不讲科学、不顾学生的现象也明显存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口号,曾经鼓舞着人们通过个人奋斗去实现人生的“不平凡”。殊不知,“追求平凡”的本身就是教育者的崇高境界。我们的教育不但需要“名教师”,更需要像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的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烈日下骑一辆破旧三轮车,穿街过巷回收旧书本,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这样的“平凡人”。报考工作室的老师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功利性的想法。这时的领衔人,应该把工作室变成一只“熔炉”,把正确的教育观“熔”进成员的思想中,让他们摒弃功利,重新塑造“金身”。对教育生涯的追求变功利的获得为境界的提升。有几个观念是我们必须具有的:(1)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之魂的铸就。淡泊名利,愿意积极和认真地做一辈子平凡事,一辈子做平凡人。(2)用自己的全部去热爱所有的学生,而不论你的学生的品德行为、家庭背景、智力情商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这话说来容易,真要做到是需要教育者有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博爱精神的。(3)要相信科学,相信我们的教科研能解决化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工作室存在的重要原因。赵东海、唐晓岚的挑战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有这样的话:中国曾有过许多发明,却少有创新。对此鲁迅先生曾悲愤的写道:“外国用火药制造枪弹御敌,中国用火药制造爆竹欢庆娱乐;外国用指南针航海,中国用指南针观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人拿来当饭吃!”这显然是历史的悲剧,这悲剧的现代版也许是:外国人用网络做生意,中国人用网络玩游戏。作者是从中国人的思维过于守旧而发表感慨的,其实,这与国人迷信权威和经验,不信科学的习惯思维有关。这种不好的思维方式,也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思想深处。观念上不破旧立新,工作室的科学研究便成为无本之木。(4)要让研究成为我们教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成一种习惯。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之一是:优秀教师善于观察与研究常态中的教育教学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一般教师对出现的问题或者熟视无睹,或者没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打算。要把工作室的成员培养成优秀教师,就要在他们的思想可种下“研究”的种子,树立研究的意识。3工作室应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学习室。因为繁忙的工作,老师们很难有宽余的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这也是当前教师做研究时理性分析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够的基础性原因之一。工作室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和场所。是工作室能为教师专业发展能做的实事之一。但成员的学习是需要组织和指导的。此时的领衔人既应是成员学习的楷模,也应是成员学习的指导者和督促者。笔者的两期工作室都很重视成员的学习,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习模式,成效不错。概括起来有三点:(1)领衔人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地选书,并且让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每年的寒暑假是系统读书的好时间。(2)规定读书必须完成的任务。例如成员读书之后必须完成“著作内容”与“学习体会”两项内容。其中的“著作内容”应有:概况(含书名、出版社、作者简介、书目录、书内容概要);重要内容摘录。“学习体会”应有:提炼出摘要和关键词;把著作中的观点或论述用于自身实际,作比较具体的理性分析。(3)做成含有上述内容的电子文件夹,在工作室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每人510分钟的演讲,并传至工作室网页上。因为读的是不同的书,这种成员之间的学习能使大家了解更多的理论书籍,起到了学习成果共享的效果。4. 成员应有不同研究项目,理想的工作室应是一个小小的研究中心。研究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方式,工作室要培养的重点是每个成员要学会研究。通过数年的努力,成员要具备独立寻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能力,以此为起点确定研究课题、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完成研究论文和报告。如果能独立地完成一个或数个课题,将会使成员的教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研究的指导作用是领衔人的关键作用。在研究过程的前期,领衔人应与成员一起,共同商讨、制定既有前瞻性和研究水准,又有具体措施的研究方案;在研究的过程中,领衔人要及时指导与评价成员的研究,适时调整和修正研究方案,教会成员研究方法;研究结束时,要指导成员完成研究报告,写出有水准的研究论文。这个过程,最能体现领衔人的功力,也能为成员专业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5工作室应是一个辐射源,是一支服务队,应该有效地为基层学校服务。成立工作室的意义不仅是带出一批人,而且应该有惠于尽量多的基层学校。辐射的范围越广,服务的有效性越高。工作室的工作绩效就越显著。就传统的方法而言,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可以用论文、专著、报告会、论坛、拍摄专题电视片等形式对外推广。从对学校服务的有效性而言,现场指导、公开教学、观摩考察或研讨会等形式更为学校所认同和接受。在当前的网络时代,网上的宣传、讨论和交流更是一种快捷和高效的途径。2020年2月底,笔者的工作室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从此,研究工作多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当工作室的内部运作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从发活动通知、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传递成员工作信息等简单事务,到成员网上评课、畅谈理论学习的体会、讨论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等更加务实有用的交流项目)时,成员们欣喜的发现,工作室以外的老师们也投身之中,网站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其影响范围竟然可以达到外市和外省。在笔者的工作室实践中,也感到这种教科研的新机制目前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1“官本位”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许多领衔人本身就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因为行政事务缠身,虽然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很高,但终因精力有限,工作室的效果还是可能会打上较大的折扣。2领衔人往往出身于一线教师,有较强的“草根性”,本身的理论功底有缺陷,如何提升领衔人的水平,也是当务之急。3受成员的教科研能力限制,尤其是理论分析水平和独立做课题的能力较低,成为提升工作室工作质量与档次的“拦路虎”。而且,成员们也因为时间与精力问题,使得研究活动和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其深入程度不够,成果的层次不高。4因为工作室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学术研究机构,如果行政的支撑不够,可能会因为一些学校的领导本身对其认识不足,对成员的工作支持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