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_第1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_第2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_第3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_第4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王秀峰,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二、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三、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五、贵州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1.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镇聚集效应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条件:提供生产要素支持提供市场机会及信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提供加强管理的平台和载体,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1.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镇化的服务功能为工业化向纵深创造了发展基础:提供基础性服务。如:水、电等提供中介服务。如:咨询、培训等以降低工业化成本、提高效益城镇化程度影响工业化基本格局。城镇规模与容量影响工业化要素集聚规模与速度,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2.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与资金支撑,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3.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依托城镇化是提高服务需求的主要路径城镇化与缓解就业压力城镇化与第三产业投资及效益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4.城镇化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城镇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等城镇化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获取规模效益、降低建设成本,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价值,5.城镇化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贸易城镇化与投资:50万元/人,100万人需投资5000亿元城镇化与消费:贵州城乡差12000余元,增加100万人,可增加消费120亿元。(2011年),二、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以农村经济为主向以城市经济为主转变贵州省城镇化水平:1978年,12.06%;2000年,23.87%;2005年,26.87%;2010年,33.81%;2011年,34.96%。中国2011年城镇化率51.27%。差16.31个百分点贵州省城镇化进程阶段判断: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0-70%期间内,二、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向,1.城镇化是供给能力和GDP增长的途径优化整体经济资源配置。2011年,贵州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83147.34元,第一产业为6080.26元,是一产的13.67倍。高收入国家一般为1.9倍,我国在4-7倍之间。说明潜力很大。新进人口的置产置业,有利于形成长效的生产性资本,增强生产能力。要素集聚能带来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正向的生产率外溢效应。由于集聚而促进创新、产生规模效应,缩短产业活动地理距离、降低空间交易成本,二、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向,2.城镇化是促进需求增长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增加,设备需求增加人口聚集必然带来住房投资需求增加人口聚集必然带来对公共服务市场的扩大人口聚集必然增加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需求,三、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1.大通道构想及其基本情况高速公路:“十二五”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678”网,即:“6横7纵8联”快速铁路:连接周边省份和发达地区航空运输:机场数规划达到12个水运航道:有益补充交通网络:加速完善西南交通枢纽和出海通道地位巩固与加强,三、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大通道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预判物流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人才流方向从单向到双向优化资金流方向从逆流转向顺流成为可能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了基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可能性加大完善工业强省战略的基础条件,三、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3.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工规模大2010年贵州户籍人口与常驻人口差710万人4.城乡差别大,城镇吸引力强2011年城乡收入差别为3.98:1公共服务差别更大。如:教育、卫生等5.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村推力加强,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1.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能力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的力度,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这将为贵州省区域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更大的空间,为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2.国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带来的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已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积累,已使国家战略重点从“第一个大局”顺利的转移到了“第二个大局”。国家和东部地区从经济上大幅度提高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仅已成为可能,而且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贵州省的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必将迎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的黄金时期。,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3.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带来的机遇伴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中产阶层规模越来越大、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二是老龄社会加速到来,三是社会整体将迈入全面小康。随之而带来的必将是消费结构的变化、闲暇时代的到来,及以文化、体育、休闲、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就为贵州区域经济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休闲避暑旅游产业、老龄产业等新兴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五、贵州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1.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弱生态建设任务重,开发限制大流动就业为主,稳定性不高创新不足,特色不明显,核心能力差户籍制度限制、土地制度制约工业化水平低,产业支撑乏力,五、贵州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2.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提高其容量依托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新城市发展特色小城镇,构建城镇体系,五、贵州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3.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路径农民工市民化全国有14个省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广东超过60%,江苏、浙江和东北三省、内蒙古超过50%,福建、山东、重庆和海南超过45%。沿海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民工进城不断增加(分子变大),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0.7、27.9、24.7、24.4、18.6个百分点。内地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民工离乡不断增加(分母变小),四川、河南、安徽和湖南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5、10.6、13.3和16.6个百分点。,五、贵州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路径,3.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路径合理布局,增强功能,扩大容量布局:以路网节点布局城镇化构建“一核心”、“三轴线”、若干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城镇共同发展的贵州山区城镇体系。增强功能: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水平,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城镇化的认识2.制定一个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